九年级下册第八课《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四、问题研究:
   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这可以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中反映出来,更从他们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对这种人物、这种品德的追求,正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特色的语句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六、拓展迁移
   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七、布置作业:
   根据课上所学,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0)

相关推荐

  • 小楷《劝学》(节选)

    荀子是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儒家集大成者,被称为"后圣".但也是一个颇具特点的人物,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和李斯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其<劝学>时至今日仍不过 ...

  • 教案:《复活》(节选)

    9    复活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体 ...

  • 教案:《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8    大卫 · 科波菲尔(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生活背景. 2.熟悉故事情节. 3.学会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

  • 【设计】统编教材六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 陈德兵 教学目标: 1.阅读原著节选,梳理小说重要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提出自己的疑问,努力从原著中找到答案. 3.品味小说中有表现力的语言. ...

  • 2021年第70篇:读文随笔∣单元整体视角的单篇文本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视角的单篇文本教学设计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齐鲁师范学院徐洁教授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第11期(上)的论文< ...

  • 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海燕》教学设计、朗读

    海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自然这也 ...

  • 九年级下册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从容说课<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 ...

  • 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台阶》教学设计

    单    元第三单元课  题<台阶>适合年级七年级主备教师陈永萍参与教师七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完成基础知识目标2.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学习3.通过学习,理清文章的 ...

  •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手指》教学设计

    上次工作室活动中试课的文章是<手指>,这篇课文是在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要学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但是如何感受风趣幽默是一大难点,自己本身也不是一个幽默的人. 最近看到了一些杂志上的文章,结 ...

  • 同步练习:九年级下册语文15课《无言之美》

    15 无言之美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jìngyù( ),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A.________(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一下,完全 ...

  • 九年级上册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

    18.<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 ...

  • 九年级下册第十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3.理解和学习唐 ...

  • 九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序"这种文体: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熟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课文内容:通 ...

  • 九年级下册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14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