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人文:一咏一觞绵千载之遐思
山少了水,仿佛少了灵性;山水少了人文,仿佛少了灵魂。山东五莲不但山水俱佳,风光秀美,而且还有悠久灿烂的远古文明和深厚浓重的文化底蕴,堪称钟灵毓秀、人文渊薮。
五莲仙境
丹土:亚洲最古老的城市遗址
丹土遗址位于五莲县城东南约37.5公里处潮河镇丹土村,发现于1934年,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城址,经考证是亚洲最古老的城市遗址之一。
沧海桑田,换了人间,今天已然难觅丹土往昔景象,只有出土的玉器等遗物在五莲博物馆里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笔者曾作《咏丹土遗址》:“人言历史久,城古数亚洲。 底蕴何深厚,文明著风流。千载倏忽过,遗址世间留。人事永代谢,往来度春秋。”
丹土遗址正面
丹土遗址背面
两山:“千古文章府”
自唐宋以来,五莲山、九仙山就有苏轼、蒲松龄、丁耀亢、张侗等诸多文人雅士在此流连驻足,题字赋诗,抒情言志,留下了大量佳作名句,使这两座山有了“千古文章府”之雅称。苏轼誉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誉九仙山“九仙今已压京东”,更为五莲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五莲山
苏轼称赞誉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
光明寺位于五莲山大悲峰下。建于明代1602年,万历皇帝敕命五朵山改为“五莲山”,赐寺名为“万寿护国光明寺”,山门门联为“名山自是无双地,妙法仍然不二门”。寺内的“敕建护国光明寺碑记”记载“山曰五莲,寺曰光明”,字刻比电脑写得还要好!
五莲山光明寺
孙膑书院位于九仙山抱犊峰下。传说战国马陵大捷之后,孙膑辞去齐国军师,浪迹山林,终选此地,修建茅舍,聚待讲学,写下了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此处峦峰叠翠,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形成意蕴深邃的游览境地。笔者曾作《咏九仙山孙膑书院》:“马陵大捷后,孙膑隐九仙。山深绕云雾,仙境藏书院。钟灵毓秀地,人杰谋大篇。 兵书耀千古,光辉留世间。”
李存葆题写的九仙山山名
九仙山孙膑书院
丁公石祠:或为《金瓶梅》著书地
丁公石祠位于九仙山东南麓丁家楼子村东,系明代名人丁耀斗1610 年为颂扬其父丁惟宁而建,石祠全部用石头建成,为研究明代建筑提供了标本。祠南有仰止坊,坊柱阳面竖刻咏联“一咏一觞畅百年之逸兴 勿伐勿剪绵千载之遐思”。
《续金瓶梅》由丁惟宁之子丁耀亢著作,有专家通过探寻此地,考证《金瓶梅》由丁惟宁而作,石祠就是丁氏父子二人著书之地。是耶,非耶,相信总有一天这层神秘的面纱终将揭去!
九仙山仰止坊
丁公石祠内景
小窑管氏:一门五进士
在五莲县于里镇小窑村至今还流传着“一门五进士”的佳话。晚清短短二十来年,小窑村管氏一门,以管廷献、管廷鹗、管象颐为代表的兄弟子侄五人皆进士及第,成就了“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盛名,一时声震齐鲁,民间传曰“大店庄,北杏王,功名出在小窑上”。
他们的事迹载入《国史馆》、《山东统志》,为五莲抹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人文底气。笔者曾作《咏小窑管氏“一门五进士”》:“叔侄三翰林,一门五进士。名次列京榜,辉煌属同支。才清志高洁,行美显政绩。声名传至今,人文蕴底气。”
管氏祠堂
管氏渊源
在五莲广袤的土地上,秀美山川与人文典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留下了很多风景名胜、人文典故和历史传说。白云千载空悠悠,绵绵历史任遐思。且看代代传接力,往来兴替成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