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之绊脚石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看到小鸡,便可以想象小鸡长大后的样子,或雄赳赳,或“咯咯咯”。

反之,我们也可以想象小鸡曾经猫在蛋壳里,等待适宜的温度。

我们可以向前看,也可以试着“逆”着看。

『正文』

P.E.T.中有十二块著名的绊脚石。

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我们尽量避免使用绊脚石。

避免使用,就不能用了吗?或是说,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绊脚石呢?

Brenda曾提到过,故意扔出“绊脚石”可以帮助我们中止我们并不想要进行下去的对话。比如,当你不想听对方絮叨时,可以扔出一句,“对啊,我那次也是这样。”对方可能觉得无趣便打住了。

再进一步说,我们经常在日常交流中,或是微信聊天中,会出现聊着聊着,便聊不下去的时候、尬聊的时候。当我们回顾这些时刻时,便可以清晰地找到我们、或是对方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偏差。是双方太急于给予对方建议,不停地责备对方,还是我们在不断地转移话题。

在我们作为第三方倾听时,也可以观察到互动的双方是不是在扔绊脚石,又是如何扔出来的,结果如何。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可以帮我们识别沟通的障碍,改善沟通;也可以帮助我们制造障碍,结束对话;在亲子交流中,让积极倾听更有效。

而孩子是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当我们抛出绊脚石时,他们也可以毫无遮掩地说出来。我就曾经会意错过棉棉的情绪和想法,她便很气愤地回应我,“爸爸,你说的不对。”

当我们对绊脚石看得越透彻,无论用还是不用,什么时候用,都会更加游刃有余。

那绊脚石的背后是什么?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需求,包括我们的言语。无论我们说真话,说假话,都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我们的需求。

而如果我们长期以某种方式说某一类话,那便是我们的长期需求所在。长期需求亦是我们的信念所在。

比如,我们喜欢说教。

那么,我们为什么喜欢说教呢?

是我们看到了对方的困惑,想给对方一些提示或建议;是我们觉得对方没有跟上我们的思路,便急不可耐;是我们以为对方会步入歧途,偏离主题,离目标越来越远,需要及时将对方拉回;还是我们习惯了说教,不说不快。

我们的说教往往出于“为你好”,可是这个真的是对方需要的吗?换句话说,我们怎么知道对方就会出问题;或是即使我们发现对方已经出了问题,而真的就需要我们的帮助呢?

难道对方真的搞不定吗?而我们又怎么知道对方搞不定呢?即使对方真的搞不定,我们的帮助真的就能解决他们眼前的问题,而对他们又有哪些长期的影响呢?

归根结底,是“我行,你不行”在作怪。彼此之间少了信任的桥梁。这信任不仅是相信对方行,也包括即使对方现在不行,我仍相信你自身的力量。而缺少了这样的信任,便放心不下,便想要去拯救对方。

那我们为什么会有“我行,你不行”的想法呢?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说教看作是一种投射,那么说教的背后其实是“我不行,我不相信自己。”我不相信自己,既包括我不相信我相信你,也包括我不相信我自己。

说教本身可能是一种掩饰,我表示出了对你“不行”的关切,很可能隐藏着我的某种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可能会在某一个层面、某一个方面躲藏着,却又无时无刻不露出其马脚。我们只是选择视而不见而已。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视而不见呢?

这种不自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一个可以再去仔细想一想的问题。

十二块“绊脚石”也是十二面镜子。看看哪一块是我们的料,哪一块就能帮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我们。

同样,当我们观察到身边的人也在习惯于使用某一块“绊脚石”,我们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他们。在沟通中,便多了一层关怀和理解。

当我们注意到我们孩子也开始在使用某一块“绊脚石”时,我们也便意识到模仿和影响的力量。反过来,也会引发我们的反思。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不同寻常的十二块绊脚石吧:命令、威胁、说教、建议、争论、责备、赞美、嘲讽、分析、安慰、追问、转移注意力。

觉察即是改变的开始。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们通过归纳,展望未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演绎,发现自我。

『题外话』

“一张画变成一个故事,我要让我的画越来越复杂。”

— END —

一瓶溢出了泡泡的好喝饮料

*** 第一百四十五篇原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