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导向性原则”与向导教学法“教师向导性原则”的区别

德育“导向性原则”与向导教学法“教师向导性原则”的区别

A.政治思想教育导向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49066325752838845

B.“向导教学法”教师向导性原则:

互助合作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必须发挥向导服务作用,要想学生之所想,提供学生之所需,才能保证学生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提供向导服务,当然要避免学生自主探索的阻滞、延误和方向性错误。这就要避免学生认识的片面性、主观性、利益的偏见,但不是指责、指示和灌输,而是提供多方面资料,让学生正反多方面对比,是非、善恶泾渭分明,事实胜于雄辩,自主辩识和选择,独立思考心悦诚服。

现代教育: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批判继承间接知识,教师提供向导服务,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即是学生主体论。

传统教育:教师主导,设计灵魂(工程师),修枝剪叶(园丁),教师是统治者雇佣,把学生加工成统治者得心应手的工具或武器,苏共提出“驯服工具”,中国提倡螺丝钉,“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即是“教师主导论”,亦即工具论。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批判继承间接知识,就是面对课本呈现的间接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经过独立思考甚至实践(实验)检验,说明其真有道理,或者还有某些不足和偏差需要修正。

因而,批判继承间接知识,不是否定间接知识,也不是一切都从原点开始自己摸索,而是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检验,在融汇贯通取得共识同时,对间接知识的应用和发展,预留无限的探索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