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持和发扬中华文化,请不要编造《易经》中没说过的话 2024-06-10 18:52:2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突出优势。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更应该着力维护好自己的文化。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被称之为群经之首,古往今来的很多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对《易经》的学习和研究。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来,总看到网络上有很多类似于《易经提醒你:“相由心生”,心术不正的人,脸上会有这些“怪相”》、《周易提醒:走路时有这3种表现的人,一般没啥真本事,要敬而远之》、《易经揭示:人到45,如果你身陷“迷途”,余生要留这“4条后路”》、《易经告诉你:一个人想发财,并不只是靠勤劳,建议你读读这3句话》、《易经:一个人,把自己的身心,专注在一个地方,就没有办不成的事》等等这样的文章。纵观这一类文章,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自己编造一些《易经》中根本就不存在的话。凡是读过《易经》的人都知道,在《易经》这本书中,是绝对找不到“相由心生”、“把自己的身心,专注在一个地方,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样的话的。 在《易经》的原文中,非但没有这样的话,就连相似的意思都没有,真想让这些文章的作者,去把《易经》中的原文,摘出来给大家看看。这一类文章,纯粹就是借用了《易经》的名义,讲一些自己编造出来的话,就等于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吧”这句话,写成了是孔子说的,把牛顿第一定律说成了是《易经》提示的。大家只要看看这一类文章的题目,就知道这些文章对中华文化,已经随意篡改到什么程度了?二,所有这些以《易经》的名义讲述的内容,话虽然还是不错的,但这些话却是十分肤浅的,甚至还上升不到道理这个层面,充其量只能算是于丹式的心灵鸡汤,对这些文章说得好听点是接地气,说得严重一点就是贬低了中华文化。在那篇《易经提醒你:“相由心生”,心术不正的人,脸上会有这些“怪相”》的文章中,说心术不正的人,脸上会有“獐头鼠目、凶神恶煞、皮笑肉不笑”这些怪相。 且不说《易经》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提醒”,而且这样的“提醒”也是毫无价值的东西,以貌取人本来就是很肤浅的。在那篇《周易提醒:走路时有这3种表现的人,一般没啥真本事,要敬而远之》的文章中,说《易经》提到:“走路犹豫不决,像老鼠一样;疾驰前进,步伐枪林弹雨的人;乌龟动作快,步伐拖拉的人,都是没啥真本事,要敬而远之。”且不说《易经》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这样的话,而且这样的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按照作者这个说法,作者自己也不要散步了,有了急事也不要赶路了。三,这些文章,并没有对《易经》进行真正的讲述,既没有对《易经》的经文进行讲解,也没有对《易传》的十翼传文进行讲解,甚至连普通的介绍都没有,仅仅只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内容。 最多也就提到一二句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顺天应人,适时而动”这些比较简单的句子,根本就没有涉及到《易经》的卦辞爻辞等深层次的内容。而且这些文章,对《易经》真的是一点都不专业,在《周易提醒:走路时有这3种表现的人,一般没啥真本事,要敬而远之》这篇文章中,说什么“《周易》这本书,可以归纳为大象、苏、利、四部分。”真是我的天哪!《周易》中那有什么“大象、苏、利、四部分”?莫不作者想说的是理、象、数吧?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理解《易经》这本书呢?任何一个人,在读《易经》之前,必须先要认真思考这四个问题:一,周文王为什么要写《易经》这本书?是为了编写一本卜筮算卦的书?还是要揭示某个自然科学的定律?还是要说明为人处世的人文文化? 二,商纣王也知道周文王写了《易经》这本书,在商纣王的眼里,《易经》又是怎样的书?如果周文王写的是一本人文文化的书,商纣王还会不会释放了周文王?三,在孔子眼里,《易经》又是怎样的书?值得孔子走路睡觉都要带在身边,甚至“韦编三绝”?三,在秦始皇和李斯的眼里,《易经》又是怎样的书,以至于让《易经》逃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四,在汉武帝他们眼里,同样是这部《易经》,为什么又成了五经之首?并在后世流行了二千多年而不衰。 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四个问题,正是读懂《易经》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够把这四个问题解释清楚了,要读懂《易经》也就不难了。以上四个问题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有史料记载的事实,只要查阅一下《史记》、《汉书》等书籍,都能找到以上的记载。至于如何解释以上四个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解释《易经》的每一个卦辞、每一个爻辞,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跟大家分享。易经到底该如何理解?只要看看这一卦的解读过程,就明白了看看雪夜围炉的诗,有几个误传,说说煨芋谈的禅,是什么禅知道了二十八宿的排列和现在的节气,就可以推算每晚的星宿天上的二十八宿是怎样排列的?如何用星象图找到今天的星宿 赞 (0) 相关推荐 易经智慧:周文王临死前写下一句话,仅300字,专家至今无法解释 引言 说起<易经>,很多人到现在都分不清,<周易>和<易经>区别.所谓<易经>就是关于<周易>的统称. <易经>历史悠久,自伏羲 ...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易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或者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 ... 脸上有“怪相”的人 渝美人在线 发布时间:2020-12-06 11:19:25 心术不正的人,脸上多半有这3种"怪相",要警惕! 老话常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往往 ... 相由心生。#国风国学 #中华文化 #易经 #周易 #预测@DOU 小助手 相由心生。#国风国学 #中华文化 #易经 #周易 #预测@DOU 小助手 成大事者必学易经,周易动画之复卦,#国学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成大事者必学易经,周易动画之复卦,#国学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渊回国学:什么是易经?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古人智慧的结晶 渊回国学:什么是易经?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古人智慧的结晶s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易与天地准.易经全书,不过六七千字.但是,就是这六七千字蕴含着人生宇宙,万事万物的道理和智慧.不要认为这是夸张, ... 周文王临终留下一段话,仅300字,却是《易经》精髓,耐人寻味 易经,这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道都深受其影响:它包罗万象,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人生百态,都包含在其中. 这也是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本包罗万象的神书,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你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至今为止, ... 读《笠翁对韵》,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学诗请从本文开始! 台对阁,沼对塘.朝雨对夕阳. 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 三寸舌,九回肠.玉液对琼浆. 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 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 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 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 ... 中国云天书画院诚邀全国艺术名家共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云天书画院外景 中国云天书画院,是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发展旅游事业为主体的社会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宣部.文化旅游部.中国文联的指导下,画院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高举 ... 传播中华文化!中文到底有多美?请屏住呼吸,准备好美到窒息 中文有多美? 从字体结构,到书法艺术:从音韵格律,到朗读吟诵. 从单字含义,到组词成语:从市井俚语,到官样文章. 从语录散文,到诗词歌赋:意韵无穷尽,美意不胜收. 中文之美,是传统之美,她美在历史,美 ... “四世同堂”用英语怎么说?请签收这两本汉英中华文化特色词典 学英语很难,但学习很快乐. --- 学英语那点事 四级翻译又翻车啦,听说有小伙伴把"四世同堂"翻译成了: son, father, grandpa and his fath ... 八问《花木兰》——请尊重中华文化 王艳梅/文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尽孝双亲的故事,不带任何神话光芒,我们千年来所 ... 发扬中华国粹,传承武术文化 刚柔并济.轻灵圆活的太极拳,绵绵不断.潇洒飘逸的太极剑,左右旋转.变化多端的八卦掌......走进萧山各晨练点,仿佛闯入了一片武林世界,不少武林高手身怀绝技,卧虎藏龙于此.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 ... 中华文化习养“国学书法”初探 / 国学,一国之学,华夏之根,民族之魂. 书法,中华国粹,文化精华,审美代表. 我们尝试将国学核心精神与国粹书法紧密结合,以传承先贤之优良传统,不负先贤良苦用心及"丰功伟业". 前 ... 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 高懿德 2020年3月22-26日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恩格斯的这句话虽然在今天仍言犹在耳!但殊为可惜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迄 ... 对比光绪时的字典,《新华字典》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 2017-10-03 20:00 作者〝老愚〞日前发表文章,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1949年之后编撰的<新华字典>做了一个对比研究,赫然发现,原来<新华字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