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彬:使用酸化剂防控非洲猪瘟存在哪些误区?

编者按
近几年来,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扑杀、无害化处理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进行防控和根除,一时间生物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任何消毒方式都不会100%有效。最好的生物安全措施首先是防止交叉污染,其次才是消毒作为补充。正如范卫彬所说: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有千万条,但是任何一条我们都不能盲信盲从。
接下来范卫彬老师将从实际出发,谈谈使用酸化剂防控非洲猪瘟存在哪些误区?

作者简介

概述

饲用酸化剂是一种可降低饲料在消化道中的pH值,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的新型添加剂,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家禽、仔猪、肉牛、奶牛、羊等动物的饲料中。

在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以前,酸化剂作为添加剂仅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促消化的功能为主,其使用量和范围都相对有限!自从非洲猪瘟在全国蔓延以后,酸化剂这类产品,瞬间风靡整个业界,成为了大家的抗非“神器”。动保企业也争相推出此类产品,邀请专家教授站台,在各大平台宣讲酸化剂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其热度可见一斑!

那么,酸化剂在非洲猪瘟防控中具体有什么作用?公众对酸化剂存在哪些误区呢?

非洲猪瘟病毒耐受的酸碱环境为:无血清时3.9<pH<11.5;有血清时3.9<pH<13.4。可以看出,环境无论是否有血清,非洲猪瘟病毒耐受酸性环境是没有变化的,这与强酸和强碱的杀毒机理不同有关,其耐受酸的pH临界值是3.9。言外之意就是,pH值低于3.9时就会达到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必要条件,所有酸化剂的杀毒理论和营销说辞都是来自于此!

酸化剂的应用
(一)拌料脱毒

拌料是酸化剂常见的一种使用方式!

部分饲料企业以“饲料酸化”抗非洲猪瘟为卖点,其理论依据也是来自饲料中高含量的酸化剂可以达到酸化饲料,进而杀灭饲料中潜在的非洲猪瘟病毒的目的!

那么,酸化剂拌料真能达到杀灭饲料中的非洲猪瘟病毒,以此阻断猪群感染的目的吗?

1、杀灭难

酸化剂拌料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于饲料中,而酸化剂的酸性体现条件是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以此才能达到降低pH值的目的。但是通常饲料中的水分含量过低,无法满足让酸电离出氢离子以达到降低饲料pH值的目的。

试问,酸没有电离条件何谈把饲料酸化?何谈通过把pH值降到3.9以内杀灭饲料中的非洲猪瘟病毒?

因此,试图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杀灭非洲猪瘟病毒,这是误解!

2、阻断难

虽然在饲料中没有足够使酸电离的水分,但是进入口腔和胃时会有足够的消化液和饮水作为酸电离所需的水。诚然,此时可以满足酸电离的条件,但是这样就可以阻断饲料中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机体了吗?我看难!

(1)感染途径不允许

非洲猪瘟感染机体的途径,首先是在口腔被扁桃体捕获,在扁桃体和下颌淋巴结进行第一次复制,随后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进入淋巴结、骨髓、脾、肺、肝、肾等二次复制场所,大量复制后随血液和淋巴进入全身各组织,病毒全身发力,显现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腔,而不是胃肠道。此种条件,只有口腔存在阻断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机体的可能。口腔中的消化液作为酸电离水源时,酸化剂才具备阻断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机体的条件!

口腔阻断感染,我们要考虑三个问题:

1)口腔中的消化液能满足酸电离的量吗?

2)口腔中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可以将pH值降到3.9以内吗?

3)饲料pH值降到3.9以内到被扁桃体捕获的间隔时间,能够达到酸化剂杀灭病原的最短时间吗?

三个问题,有一个不符合,口腔阻断就行不通!

(2)杀灭时间不允许

消毒剂杀灭病原必须符合三要素

1)作用环境;

2)最小杀灭浓度;

3)最短杀灭时间!

作用环境,在不结冰的情况下,只要是液体状态,环境对酸化剂杀灭效果的影响有限,口腔环境适宜;

最小杀灭浓度,酸化剂的最小杀灭浓度,可以理解为pH值,我们可以体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添加量即可,不是问题;

最短杀灭时间,从文献资料和哈兽研检测结果分析来看,酸化剂的最短杀灭时间不低于30分钟。这个条件,饲料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无法满足,即无法提供酸化剂与病原作用30分钟的条件!

饲料中非洲猪瘟病毒只有在接触扁桃体前被灭活,才可以阻断感染机体。这个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饲料进入口腔,在很短的时间即可到达扁桃体,而酸化剂的最短杀灭时间是30分钟,因此病原不可能在到达扁桃体前被灭活。

不清楚酸化剂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最短时间,以此阻断是错误的!

(二)饮水脱毒

酸化剂饮水是猪场水源脱毒最常用的方式!

酸化剂饮水,满足消毒剂使用三要素!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酸化剂饮水就可以达到水源脱毒的目的呢?我看也难!

1、pH值的误解

文献资料显示pH值低于3.9可以杀灭非洲猪瘟病毒,但是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pH值低于3.9是酸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通俗地讲就是,酸化剂杀灭非洲猪瘟病毒pH值必须低于3.9,但并不是pH低于3.9的酸化剂就一定能杀灭非洲猪瘟病毒!

求真农牧委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做了一项酸化剂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实验。试验结果显示,在37℃环境下,各pH值的实验组,酸化剂与非洲猪瘟病毒作用30分钟,其中pH分别为3.38、2.28、2.51的3个实验组,对于非洲猪瘟病毒几乎没有杀灭作用!

这个结果实属正常,酸化剂的杀毒效果,不仅与pH值有关,更与酸的浓度分不开,3个实验组的浓度都比较低,最高的不超过0.1%。这是本次实验,虽然pH值低于3.9,但是无法杀灭非洲猪瘟病毒的原因!

只考虑酸的pH值,不要求酸浓度的水源脱毒操作,那是误解!

2、长期饮水的误解

酸化剂可以长期饮水,对猪群没有危害,这是各酸化剂厂商的宣传语!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1)口感

本人亲自品尝pH值为3.58和3.12的酸化水,入口犹如喝醋,难以下咽,进入食道有灼烧感。为了缓解酸味,酸化水添加5%的白糖,仍旧无法下咽,最后白糖添加到10%,结果没有任何改善。白糖添加量如果再增加,就是高渗糖水,易发生腹泻,临床意义不大,因此没有尝试更大的白糖添加量!

猪与人生理虽有不同,但是同为哺乳动物,味觉差异不大。最大的差别是人会讲话,而猪不会!长期下去,猪会用“行为”告诉我们,它不喜欢!不考虑猪群生理感受的操作,未必能获得我们想要的防控效果!

(2)代谢影响如胃酸、胆汁、胰液分泌及酸碱平衡等方面

①  胃酸分泌

胃酸分泌是一种条件反射性神经活动,长期、大剂量、额外添加酸化剂,特别是含无机酸量大的复合酸化剂,由于其解离度高导致pH值降低的速度过快,存在灼伤食道和胃的风险,也会抑制胃底腺细胞胃酸分泌功能,严重的影响到胃的发育。

胃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依靠胃酸激活,胃酸分泌受影响时,又何谈消化吸收率呢?

②  胆汁、胰液分泌

消化道,口腔至胃为酸性,十二指肠至肛门为碱性;酸性环境主消化,碱性环境主吸收。

酸碱过渡在十二指肠完成,从胃幽门排出的食糜为酸性,由胆汁、胰液和肠液调节为碱性。在这个调节过程,胆汁、胰腺和肠液的pH值是相对稳定的,对于酸度高于正常值的食糜只能通过加大各分泌量来实现调节作用。在长期大量添加酸化剂情况下,无异增大了胆汁和胰液的分泌量。长此以往,胆囊和胰腺的代谢功能是亢奋还是萎缩呢?部分猪场反馈,在长期大量添加酸化剂后,解剖猪可见胰腺糜烂的共性现象,虽然还无法确定胰腺糜烂与酸化剂是否有直接关系,但是在其减少和停止酸化剂的添加后,这类情况很少再出现!

③  酸碱平衡

体液的酸碱平衡受体液缓冲系统和食物酸碱度的影响,长期、大量添加酸化剂,会破坏机体的缓冲体系,直接结果就是酸中毒引起的一系列机体代谢问题!

建议
(一)饲料添加

饲料中添加酸化剂,脱毒作用可以否定。即使液态饲喂也受矿物质、氯化胆碱等多种物质影响,对饲料营养影响和脱毒作用需要做全面评测!

虽然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无法脱毒,但是适宜的添加量和酸种类可以通过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减缓胃排空速度和补充胃酸促进消化、参与三羧酸循环提供能量、降低肠道pH值促进有益菌生长等多方面提高猪群抵抗力,从另一个层面协助非洲猪瘟防控!

(二)饮水添加

建议添加验证过的酸化剂,不要盲目相信pH值;添加时段只在拔牙期、高风险期和水源有污染嫌疑时!

对于饮水,最好的方式是预防性保护,而不是懒于防控的长期酸化饮水。

规范的水源性病原监测和防范措施是解决水源污染的最好方式,因为猪最需要还是清洁的淡水!

总结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有千万条,酸化剂使用不过是其中的一条!但是任何一条我们都不能盲信盲从,要尽量做到有出处、有来源、有依据、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

专家点评

作为饲料添加剂,酸化剂早就广泛应用于饲料业,更是常态化应用于养禽业的饮水消毒。非洲猪瘟前,酸化剂在仔猪教保料上已得到普及,从2019年开始,逐渐应用于育肥猪和母猪的饲料。

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的防控需要,酸化剂广泛应用于饮水消毒,其效果得到了实验室和现场的证实,但不少业内人士还是将信将疑。

实际上,只要组方科学、质量可靠,酸化剂不仅具有本来的营养和调控功能,对非瘟病毒的杀灭效果也是确实的,用于饮水风险控制,也得到了实际临床的检验。但市面上的酸化剂产品的确鱼龙混杂。酸化剂不仅要科学配制,还要合理使用,并根据实际不断完善和优化。

选择酸化剂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 复合酸的配比和缓冲体系要科学合理;

  • 适口性好、无刺激性;

  • 要具有营养价值;

  • 可杀灭非洲猪瘟病毒和有害细菌,但不影响且有益于肠道正常菌群,建议测试一下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实际杀灭效果;

  • 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本文讨论了酸化剂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误区,值得大家思考。比如,用于拌料时,酸化剂不一定能阻断饲料源病毒感染猪群,但是可以通过抗应激、促消化等机制提升猪群的抗病力,从另一个层面防控非洲猪瘟;用于饮水时,酸化剂可以消除水源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风险,但需要适时、适度、适量使用,并从源头上控制水源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系“抗非大家谈”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否则视作侵权,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后台、仇华吉研究员、文章作者授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1期“抗非大家谈” ▼
【1】仇华吉:非洲猪瘟是一种可管理的疫病
【2】余旭平:非洲猪瘟可防可控,生物安全:让非洲猪瘟病毒遇不到猪
【3】高远飞:用“铁桶模式”提高抗击非洲猪瘟的可靠性
【4】郭廷俊:防控非洲猪瘟要重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5】樊福好:非洲猪瘟检测瓶颈之核酸提取与纯化
【6】韩春光: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体会和对行业的见解
【7】曹松嵘:临床防控非瘟需注重细节和化繁为简
【8】何启盖:要科学防控非洲猪瘟
【9】王爱勇:防控非洲猪瘟需要系统思维
【10】游启雄:保猪净化,有道可寻
【11】邵国青:非洲猪瘟发生一周年自问自答
【12】范卫彬:操作不规范是非洲猪瘟防控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13】唐红宾:“善待猪,提供生理舒适度、原料清洁度和营养均衡度,降低非瘟感染概率”
【14】刘自逵:疫苗与中草药搭配有利于更好地防控非洲猪瘟
【15】赵普刚:搞定非洲猪瘟要有系统化的防控方案
【16】区伟波:凡病不治疗
第2期“抗非大家谈” ▼
【1】郭廷俊:养猪实战派:巧妙解决冬季北方猪场保温与通风矛盾!
【2】吴荣杰:认清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特征,抓住关键,务求实效
【3】仇华吉: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猪场如何打赢抗非战争?
【4】陈芳洲:非洲猪瘟精准清除成功案例分析
【5】周海鲁:我们是如何抗非的?
【6】吴家强:把控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重构猪场生猪安全体系
【7】李金龙:十六字箴言 论非洲猪瘟防控策略之精准清除方案成败
【8】赵宝凯 于学武:御敌于外、截病于初,非洲猪瘟可防可控
【9】陈俭:在云南防非(上)
【10】吴荣杰:非洲猪瘟凭眼观超早期识别与预防性淘汰技术探讨
【11】曹松嵘:用消毒池替代猪舍门口的消毒盆——细节决定成败
【12】邵国青:该抓“牛鼻子”了——猪场复养成功的关键所在
【13】刘从敏:猪场生物安全文化建立之我见
【14】郑全:中药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及其效果评估标准探讨
【15】付学平:非洲猪瘟后猪场成功复养之道
【16】苏志鹏:规模化猪场复养关键点剖析
第3期“抗非大家谈” ▼
【1】杨耀智:从技术角度看集团化养猪企业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刘立茂:过去的兽医实践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启示
【3】张文火:非洲猪瘟背景下现代化猪舍设备系统的选择
【4】郭廷俊:不太“怕”非洲猪瘟的阳光猪舍养猪模式
【5】王长年 赵俊娜:非瘟防控,岂容“烽火戏诸侯”?——浅谈PCR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监控措施及规范化操作流程
【6】赵宝凯 李洪宇:抗非檄文
【7】潘飞: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规划设计
【8】赵宝凯  耿健:非洲猪瘟背景下售猪生物安全管理
【9】余旭平:生物安全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意志!再谈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
【10】区伟波:疫情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我就知道你“在看”
(0)

相关推荐

  • 再谈非洲猪瘟的3怕与3不怕,作为养猪人该如何应对!

    2018年08月0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存栏383头,发病47头,死亡47头,确诊该起疫情为国内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疫情以下简称小非),这是小非第 ...

  • 筑牢防线,多级阻断,系统防控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以来,已对我国养猪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此病目前没有疫苗和兽药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只能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提高猪群整体健康度进行防控.笔者经过 ...

  • 系统思维,把握重点,精准防控非洲猪瘟

    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两年,猪价一路飙升,表明我国总体上缺猪,生猪产能还没有恢复到理想的供需水平.国内兽医科研院所.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猪病专家们带着"忧国忧民忧猪&qu ...

  • 仇华吉:防控非洲猪瘟要三管齐下

    编者按 日前,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常态化防控新要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了<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明确了12项强化措施.的确,只有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才能做 ...

  • 吴家强:把控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点,重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编者按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大国,受到非洲猪瘟疫情侵袭之后,生猪产能连续下滑.目前,稳定生猪生产.着力保障市场供应是生猪及消费市场的刚需,生猪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着我国生猪养 ...

  • 高血压防控的10大认识误区!

    导 语 正确认识高血压,有助于医生更好治疗-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但治疗率只有45.8%,控制率仅为16.8%.关于高血压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严重 ...

  • 非洲猪瘟监测的误区和盲点

    编者按 非洲猪瘟(以下简称非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多发性出血.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每年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市场上尚无安全有效的商品化非瘟疫苗,主要通过严格的生物 ...

  • 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组指导安徽本土疫情防控

    5月13日,安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国家卫健委已派出专家组,指导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社区防控和院感防控等工作.这再次提示,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必须时刻紧绷 ...

  • 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国家卫健委付强主任课件)20210127.pdf

    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国家卫健委付强主任课件)20210127.pdf

  • 杨博:功能性脂肪酸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潜在价值

    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只的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非洲猪瘟病毒,大部分被感染猪被淘汰,这给食品生产和饲料市场带来严重的影响. 受病毒污染的饲料是导致病毒性疾病传播的一种重要因素,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