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乐圣公司如何一步步进圈套?从伯爵的对策,看丁元英的高明
@今晚读书评《遥远的救世主》之十:丁元英为什么挑林雨峰的乐圣公司下手?
在第七期对周剑华的解读文章下面,有个读者留言说,想听听丁元英对乐圣公司的布局中,乐圣公司是怎么一步步上钩的?
类似的留言、私信还有“为什么丁元英不对更有钱的伯爵公司动手,让乐圣公司落井下石呢?”
这个问题确实也曾经是@今晚读书的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乐圣公司慢慢进入圈套的过程,丁元英敢断定乐圣公司一定会中计的原因。
01
乐圣公司林雨峰和丁元英之间的“因果”循环
丁元英常说的两个词,一个是文化属性,一个是因果。
文化属性我们以前初步解读过,那么因果呢?他回国之后,提到创业扶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乐圣公司,难道乐圣公司和他之间也有因果?
有!
大家是否记得,芮小丹痴迷音响的那段时间,曾拉着欧阳雪和他一起去过叶晓明的雅风音响店,曾在叶晓明店里墙上看到过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林雨峰的照片。
当时的叶晓明正在给芮小丹推荐乐圣期间,他毫不掩饰对乐圣的夸赞。当然了,夸赞不仅仅因为他是乐圣公司的代理商,还一个原因是,乐圣确实是国内音响界的“劳斯莱斯”。
墙上的那张照片上除了林雨峰之外,还有一行字:
乐圣公司只有矛,没有盾。乐圣公司的旗帜上永远只有六个字,进攻!进攻!!进攻!!!
欧阳雪突然看到这幅照片,对林雨峰评价道:
太狂了,霸气十足!
欧阳雪靠摆馄饨摊发家,也是个生意人。她从生意人的角度去看另一个生意人,得出的结论是狂。
大家注意,“狂”这个字如果用来形容一个年轻人,就是夸赞;如果用来形容一个久经商场的老总,很可能是个贬义词。
这个和因果有关系吗?有!
韩楚风和丁元英去五台山论道的路上,讨论过林雨峰这个人,韩楚风说:
乐圣公司是中国Hi-Fi音响挑大梁的牌子,掌门人林雨峰是音响界的名角儿,据说他早些年靠走私电器起家,黑白两道都蹚的很熟。
大家请看,对林雨峰并不熟悉的韩楚风,都知道一些关于林雨峰的故事。
此时的丁元英正准备从音响入手,和乐圣来一场真刀真枪地“劫富济贫”,他会不提前了解林雨峰吗?他一定会比韩楚风多了解十倍百倍!柿子捡软的捏,丁元英一定是把伯爵公司、乐圣公司这些音响巨头的资料研究透了,才决定对乐圣公司下手!
换句话说,丁元英对比伯爵和乐圣的结果是林雨峰的弱点明显一些,他的蛋糕更好分!
丁元英和林雨峰之间的因果就好解释了:因为林雨峰的弱点太明显,丁元英才会拿他开刀。有了林雨峰比伯爵老总苏逸文弱点更明显的“因”;才有丁元英选择分林雨峰蛋糕的“果”。
林雨峰的弱点是什么呢?您往下看。
02
丁元英能从乐圣公司分到蛋糕的六个条件
芮小丹和王庙村的那帮农户,他们只知道丁元英要带着大家脱贫,只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不怕苦不怕累。
不怕苦,不怕累就能脱贫吗——不是!工地上、工厂流水线上到处都是不怕累的人,大家脱贫了吗——没有!
这是因为成功背后更多的隐藏条件,丁元英不会告诉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太低,就算知道也理解不了。
“劫乐圣公司的富,济王庙村的贫”这件事要想做成,除了农户们不怕吃苦这个基础条件之外,还需要5个隐藏的前置条件,这5个条件丁元英只告诉了韩楚风一个人。
- 五个隐藏条件的含义解读:
- 借乐圣公司的矛:格律诗没有品牌基础,借用乐圣公司的大品牌为自己造势;
- 在北京支个摊,让柏林、巴黎、伦敦三个城市当托儿:到欧洲镀个金,再回国卖高价,用这种老掉牙的方法引起林雨峰的重视和鄙视,从而钓林雨峰上钩;
- 让斯雷克公司当打手:格律诗的音响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王庙村农户生产的阻尼板、接线盒、接线柱;二是斯雷克公司的电源、前级功放、后级功放;第三才是乐圣公司的旗舰音响。也就是说,格律诗其实是只有组装没有核心技术,整套音响的电源、功放是买斯雷克的,核心音响是买乐圣的——斯雷克公司是格律诗的供应商。那么当格律诗突然发起价格战,为了避免像乐圣一样被发烧友们骂暴利,斯雷克只能跟着降价,只要斯雷克跟着降价了,那就成了格律诗的帮凶,这就是所谓的“斯雷克当打手”的含义。
- 让媒体起哄:前面两个条件满足之后,只要官司一开打,媒体一定会爆炸。为什么?因为这场竞争本身就是不对等的。第一,财大气粗的乐圣对上刚成立的格律诗,有着毫无悬念的结果;第二,从明面上看格律诗确实有侵权行为。大家都认为格律诗会输的时候(包括双方当事人自己都这么觉得)格律诗偏偏赢了,这是个令媒体难以拒绝的热点。
- 让伯爵公司落井投石:伯爵公司为什么一定会落井投石呢?因为丁元英算到了伯爵老总苏逸文的“居安思危”。他也算到了苏逸文后来面临的分析:格律诗资产100万出头,乐圣公司资产6000万,而伯爵公司的资产是2.1亿。格律诗和乐圣整整差了50多倍,就敢向乐圣发起冲锋,双方不管谁胜出乐圣都将被迫和格律诗合作,那么到时候两家公司合作体量大增,再向伯爵发起冲锋怎么办?所以伯爵公司一定会拉拢格律诗。
有了上面这五个前置条件,农户们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基础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不然一切都是白忙活。再插一句多余的,这看上去是六个条件,可实际上农户生产这一条不算重要,因为可替代性太高,不在王庙村,也可以在李庙村、张庙村。
丁元英花了几天时间,思考了上面的这些条件,又远赴五台山求个心安。费尽了心思去算计一个林雨峰,那么林雨峰的弱点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算计苏逸文呢?
因为他只有矛没有盾!
霸气、狂的近义词是刚硬,不够圆滑。过刚易折是千古不变的铁律。
他刚硬、狂傲的性格,正是丁元英钻空子的关键!
分析到这儿,心细的读者们又有个新的疑问:乐圣赢了,格律诗倒闭,大家各自退回原地相安无事;可一旦格律诗赢了,格律诗扩张后就能用低成本优势来挑战伯爵公司!也就是说,格律诗胜诉对伯爵的危害更大一些,那么伯爵明明可以直接联合乐圣把襁褓里的格律诗击垮,为什么反而还要向格律诗抛媚眼呢?
这就是苏逸文比林雨峰的高明之处,大家接着看。
03
林雨峰:摸了老虎屁股不用给钱的纸老虎
格律诗公司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正式开始对乐圣公司出招,丁元英引诱林雨峰上钩的过程分三步:
第一步,找乐圣公司北京分公司一次性采购100台乐圣旗舰,引起北京分公司老总于志伟的注意。
于志伟一定会向林雨峰报告,从而再达到引起林雨峰注意的目的。
为什么丁元英敢肯定于志伟一定会向林雨峰报告呢?因为他拿捏准了,“只有矛没有盾”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个刚愎自用的、狂傲的老板,乐圣公司肯定是林雨峰的一言堂!果然,被他猜准了。
当然了,大家也可以理解成丁元英查资料发现乐圣公司是林雨峰的一言堂,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丁元英吃准了,乐圣确实是林雨峰的一言堂,于志伟也确实决定不了这100台订单。
第二步,林雨峰亲手拍板100台的订单,得知丁元英用“外国镀个金再回国卖高价”这种老套的方式分他的蛋糕,勃然大怒。
得知丁元英用乐圣旗舰去组装音响,并且用这种老套的方式去和他竞争,林雨峰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置格律诗于死地!
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林雨峰的矛啊!
这就是他对商业对手的进攻,求和或者防守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没有盾。
既然不防守,怎么进攻呢?一次性卖给他1000台撑死他!等丁元英被撑死的时候再回来哭着求乐圣给他擦屁股。
第三步,1000套乐圣旗舰被组装成五百套格律诗音响,突击式大幅度降价,引诱林雨峰起诉!
果然,林雨峰以不正常竞争和剥削人工为由,起诉了格律诗。
结果格律诗的价格是合理的,格律诗也没有剥削,人家和农户是合作关系。
林雨峰在公司决定起诉的会议上说,有人摸了老虎的屁股还没给钱,要以吃掉这家公司为由发起一场诉讼。结果人家摸了老虎屁股真不用给钱,他成了纸老虎。
04
苏逸文:和丁元英心照不宣的老狐狸
苏逸文的段位比林雨峰高明了好几倍,最直观的就是,苏逸文的伯爵公司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苏逸文提出以650万收购格律诗的那场会议上,伯爵公司发表意见的人总共有五个:市场老大刘家明、总经理付子清、企划部老大王振光、销售部老大许家玉和苏逸文本身。
坐在一起理性讨论,最后在大家观点一致的情况下,苏逸文才下达650万收购的指示。
大家再回忆下林雨峰开会是什么样的?从财务到各大分公司的老大发表意见之后,他直接对起诉组做出了起诉的要求,把人家之前说的方案都否了。那您把大家叫到一起讨论了个寂寞?
回过头来说苏逸文,他为什么会按照丁元英的预设去走呢?其实,这只是苏逸文和丁元英二人对商业的敏锐和对人性的洞察,交汇到了一个点上。
林雨峰开出600万的赔偿价格,目的不是真的要600万而是想置格律诗于死地。在这种前提下,苏逸文的650万收购格律诗就是一步活棋,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阳谋”!
- 伯爵公司的收购是虚中有实,真真假假。第一,是作为接近格律诗的理由。苏逸文调查丁元英的背景后,认为格律诗公司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但是又苦于没机会去接近了解,怎么办?以收购为借口抛出橄榄枝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就算丁元英不给他机会,他一样还有后面三个好处。
- 第二,650万的收购价格蕴含着“阳谋”。既然林雨峰起诉格律诗的索赔金额是600万,那苏逸文如果出价低于600万都是看不起格律诗公司,就成了趁火打劫。所以他以高出50万的价格收购,即向格律诗表达了尊重和暧昧,又恶心了乐圣一把。此举在乐圣眼里看来,无疑是想为格律诗兜底。
- 第三呢,如果格律诗官司打赢了,说明格律诗价值远大于600万,那650万收购了格律诗就是大赚特赚,他能通过格律诗顺理成章的进入Hi-Fi音响1.4亿级的市场。
- 第四,如果格律诗输给了乐圣公司,那说明格律诗不值钱,苏逸文也有退路!别忘了他向肖亚文发出的是“收购意向书”,注意意向两个字。肖亚文即使同意收购,意向书也不是真正的收购合同,双方肯定会经过一系列的讨论谈判,到时候再随便找个理由压压价、取消收购也完全没问题。这时候格律诗已经输了没了价值,乐圣和伯爵各自退回原位,媒体也不会过多关注败诉后的格律诗,苏逸文就算取消这个意向,也根本没有后顾之忧。
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果说林雨峰是只纸老虎,苏逸文就是一只老狐狸。
以上。
这时候心细的人又会考虑到,伯爵公司如果和乐圣公司合作,打垮了格律诗之后不是一样可以进入Hi-Fi音响市场吗?
这时候再结合市场老大刘家明在会议上说的话,我们就全明白了,他说:“我们知道格律诗的幕后是丁元英,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调查此人……(中间省略,说的是丁元英的厉害之处)……大家都说他是个鬼才,面对这样一个鬼才,我们还能说格律诗降价只是简单的清仓甩卖吗?”
很明显,刘家明的意思是格律诗的降价是有预谋的,伯爵公司已经预感到了丁元英的布局,已经闻到了格律诗胜诉的味道。
就是因为这种嗅觉,苏逸文才会大胆地对格律诗抛媚眼,大胆地对乐圣公司落井投石。
这种嗅觉乐圣公司也有,可惜的是,乐圣公司的嗅觉再灵敏也没用,最后还是要林雨峰的一锤子定音。
乐圣败于林雨峰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