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基金,它凭什么七年四倍?
为了缩小以后的基金评测的范围,小易初步选择基金评测均先以晨星评级为基础。这是第一个问题:
何为晨星评级?
晨星评级是基金的排名指标。晨星按照过往业绩进行评级,其给出的1~5颗星,代表一支基金的过往表现。但是,如果基金经理有变动,晨星星级评价不会随之改变。因此,评级结果可能只反映了前任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业绩。
晨星把每只具备3年以上业绩数据的基金归类,在同类基金中,基金按照“晨星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前10%被评为5星;22.5%评为4星;35%评为3星;22.5%评为2星;最后10%被评为1星。
晨星评级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只看晨星评级来买基金并不靠谱。但是,又一个侧面来讲,我们不能预测未来。彼得·林奇曾言,
在美国有6万名经济学家,他们中很多人被高薪聘请从事预测经济衰退和利率走势的专职工作。然而,如果他们能够连续两次预测成功的话,他们可能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所以,过往业绩是能否购买它(基金)非常重要的参考。在一个班级里,你愿意相信过往考试排名一直名列前茅的优等生能够一直优秀,还是差生能在下一次考试中咸鱼翻身?强者恒强,我宁愿相信前者。
在基金评级机构中,除了晨星评级,比较著名的还有招商证券基金评级、上海证券基金评价、济安金信评级等。它们的介绍分别如下:
招商证券基金评级的方法为,根据经典投资组合理论,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指数模型、经风险调整收益指标、以及微观金融市场分析理论中的流动性指标为基础,按照不同类型基金的特点进行评级。对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进行单一指标排名。
来源:招商证券官网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强调能力驱动的业绩,对基金的综合评级基于对基金三方面能力的评价:一是风险管理与构建有效投资组合的能力,体现为风险-回报交换的效率,由夏普比率度量;二是选证能力,即通过选择价值被低估的证券(股票与债券)而产生市场风险调整后超额收益的能力;三是择时能力,即基金根据对市场走势的判断,通过调整基金资产、行业、证券配置以增加或降低对市场的敏感度进而跑赢基金基准的能力。
来源:上海证券官网
济安评级主要理论包括分形市场理论,类推原则、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等三种预测原则,依据不同类型基金的设计初衷与特征,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与方法,设计独特的类内多因素评级体系。首先,依据不同基金类型设计了不同多评价维度,经过相关性检验选择了相应的二级指标,不同维度和指标权重系数均经过最佳配置后,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依据评级维度与具体指标和权重配置进行类内星级评价,最终获得分级归类星号评级。
来源:济安金信官网
这三个指标,在天天基金网中可以查询到某只基金自成立以来三年期、五年期的所有评级以及变动,同时也是除晨星评级外小易重要的参考内容。
晨星评级将一只基金评为5星,代表着这只基金在同类型排行前10%。本期要说的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正是这前10%的一员。(不是前10%的,就没必要说了)
2019年度三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2018年度五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2018年度四年期平衡混合型明星基金奖;2017年度三年期平衡混合型明星基金奖,种种奖项都代表着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的业绩在同类中出类拔萃。
该基金成立于2013年9月4日,属于混合型基金中的平衡混合型。自成立起至评测今日,收益率为472.4%,七年四倍。同期沪深300收益为121.69%。
收益率是同期沪深近4倍,自然离不开基金经理的操持。如同小易所言,买主动型基金,买的就是基金经理。杨浩作为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的一把手,2015年8月15日起担任该只基金经理至今。
可以从走势图中看出明显的特点:其担任经理开始,就是这只基金收益的转折点。而其担任时间,也正处于2014—2015年的牛市末期。
穿越牛熊周期,是对基金经理的一次考验。在熊市下跌周期2015年6月—2018年12月,历时43个月,大盘最大跌幅达45%的情况之下,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收益为95.5%。穿越熊市不仅做到不跌,反而还能在两年时间内有将近50%的年化收益,我认为这源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角度。
杨浩学通讯出身,此前访谈曾说过,通讯是一个搭积木的系统性工程,一开始要学会分层和归类,在投资中也沿用这种分层和归类的思维模式。这种比较有模块化思维方式,在”平衡稳定“上自然会有独特的见解。
他提及,“我自己是天秤座个性,喜欢四平八稳。构建组合上,也追求达到和谐生态。我的组合会有行业分散度、商业模型分散度、所处阶段分散度,他们彼此形成对冲,力求最终留下的都是Alpha。
历史上看,我组合波动不算大,并非是个股波动小,而是构建组合中实现了对冲。我将自己投资标的,分为四个方向:消费型服务业,品牌消费品,政企服务,先进制造。这四个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力求形成东边不亮,西边亮。
我也比较幸运,头几年业绩也不错。大家也不会去争短期排名。我们有更多理想,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希望变成投资哲学。我们也希望把组合做得平稳,给个人投资者好的体验。”
*摘自基金经理英雄榜第八期
对于为什么去选择消费型服务业,品牌消费品,政企服务,先进制造这四个行业,杨浩认为,“消费型服务业,是一个崭新的大门类。这里面包含了对于蓝领和白领的服务,涉及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本地化生活服务,金融服务等等。这个模型的特征是,需求大。人都需要被服务。
这里面的难点是,供给整合变得困难,不能依靠堆人头。可以通过单人价值或者产品化率来提升价值。也有类似于美团这样的公司,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把网络效应做好。
由于很多服务业公司,资产是出表的,公司的壁垒很难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公司的PB看上去就很高。要思考为什么这类公司PB那么高,并非真的估值很贵。
第二大门类是品牌消费品。最牛的是高端白酒龙头。这类公司里面有一些存量部分会进行重估,就是供应链做得好的公司。
第三类是政企服务业。这类公司特点是客户比较集中,商业模型不算那么好。但是阶段性弹性会比较大。类似于5G投资也是政企服务拉动的,检测类企业也属于这一类。
第四类是先进制造业。这类公司商业模型中客户数量比较少,和政企服务业有些类似的地方。光伏、电子制造都属于这个范围,大部分都是代工制造模式。这里面有些变化在于,政府补贴在某些领域取消了,已经导致一部分格局出现变化。
我看重企业的三个模型:景气度、产业生命周期、价值观,都可以在这四大模型里面讨论。这个组合可以调成我想要的样子,可以很有锐利度、也可以四平八稳,或者完全防御。”
*摘自基金经理英雄榜第8期
正如小易此前提及的,大多数人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在仓位管理上,杨浩尽其所能的贯彻“知道和做到”这一点。
2020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续10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稳步恢复,当前景气度已处于年内较高水平。近一年,交银双息一直在增配制造业,仓位比重达到了第一,也正符合杨浩所言的投资秘诀:与时俱进。
(交银定期支付平衡稳定双息混合仓位分布)
过去五年杨浩的基金经理生涯,在管基金总规模从最开始接手的9000万到现在200亿,他自叹“很感谢客户让我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得到锻炼的机会”。对于与时俱进,倒不如说是自我的进化。规模不断扩大,是基金经理无法逃避的。杨浩表示,“规模扩大也伴随着对基金经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一位基金经理必经的成长之路。”
在20年年中的直播会上,杨浩给出了逐步增加制造业的理由。有投资者问,我看到您几只基金行业配置上比较重的都是制造业、通信、传媒,杨浩回答称,
“我觉得这样相对稳妥一点。我以前做分析师的时候,主要涉及两个行业,通信和传媒娱乐,这其中会体现很多种商业模型,比如通信包括制造业,有一定科技属性;传媒娱乐则是比较典型的消费服务业,从娱乐本身去学习品牌价值,然后再一点点拓宽到其它领域。”
对于选择公司,杨浩认为,“价值观要和商业模式放在一起说,代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之前一些企业家不好的发展习惯,要面临改变。过去企业家是尽可能快速提高渗透率,抢占市场份额。这是一种跑马圈地的做法,有些方式并不是那么好。”
*摘录自基金经理英雄榜第八期
与此同时,价值观在杨浩的投资理念中的位置极高。他说,
“没有不能买的股票,只有不能买的价格”这句话我非常不同意。价值观不正的公司,我是放弃的,不能在我这边进入股票库。很多股票是不能买的。
如此思想,自然杜绝了许多在业绩上、管理层上暴雷的股票。其在构建双息平衡的投资底仓时,以成长性为选择标准,找到“革新者”并持有时间三年以上,业绩也证明了它的价值投资理念如鱼得水。
事实上,基金管理人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投资思维更贴近于上述理念,剩下的任务,则是等待。让盲目的风投资本和它们拔苗助长的畸形企业离开,等待优秀的企业家发现自己行业的命门,耐心打磨产品服务或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他在19年答投资者问时最后留给基金投资者的一句话是,
“投资基金和炒股不同,讲究的是一颗平常心,基金理财更是一个慢慢变富的过程。”
基金经理的思路对一只基金的影响,是可以全面贯彻的。“喜欢四平八稳”,再到“与时俱进”,使得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混合在同类基金里属于中低风险。说人话,就是涨的慢,但很抗跌。
这只基金的特色还有一个,也是最特色的地方。每月初自动赎回持有人账户部分基金份额来进行现金支付,即每月初都有一笔现金入账。(被动卖出)这或许是杨浩“喜欢四平八稳”的又一体现。目前市场上采取定期支付的基金一共只有十二只。
说完基金经理,我们再来看该只基金的两个数据。一为标准差,二为夏普比率。简单理解这两个数据,便是:
标准差越小,基金未来收益越稳定。
夏普比率越大越好。
注:这只是简单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
同类型基金很少,没有参照物。但长期来看,这只基金的这两个数据比部分股票型基金还要好。
小易同时也看了杨浩在管的其他基金。在2018年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年报上,杨浩写了这么一段话:
未来,更重要的机会点在于质量型发展模式的星光,这是更长期和坚实的。
基金经理的思维认知同一,决定了其管理的其他基金风格亦是相似的。
我们在挑选一只主动型基金的时候,必须要看基金经理的观点以及投资方向。绝大多数人在看完一只基金的历史业绩后,就匆匆下决定。买完后跌了,对经理大骂一通,这是对自我认知的局限。
大多数人做投资时头脑发热,太过草率,殊不知做出一个投资的决定,与要不要买这套房、要不要买这辆车同等重要。
这只基金凭什么七年四倍?行稳致远或许是答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