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CTO何世友:大小团队的管理试错史
我这次主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过往的一些试错,大多数都是错误的,这看上去很像我躺在手术台,各位大牛联合会诊。首先,我给今天的定个主题基调:“心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管理更是一门实验(经验)学科。”
我不知道大家对管理是怎么看的。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太多人把管理当做一门理论项目了。各种特效理论,例如『兔子、狼』这种的。越是这样,就越说明太多的管理者是不懂管理的。也许有人会问,不懂管理的人怎么还成功了呢?打个比方,一个人考上了博士,这是不是就说明他体育好呢?他的锻炼方法是不是就是正确呢?答案是显然的。
所以,我们太需要正视管理这门学科了。需要补的课、需要交流的经验实在太多。
当然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必然有一些要剔除的因素。
在这里,介绍我自己也是为了把我个人的因素剔除掉。我自小学开始连续当了8年的班长,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坏事儿,我想很多人应该有类似经历:学习好,然后被老师委以『重』任,被同学敬而远之,自己也脱离群众、自视甚高。回头来看,这对于自身的群体性意识来说,实在是开了个坏头,再加上我是一个内向的人。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组建或参与过的一些团队。
这是我大二的时候为了创新基金而组建的一只小团队,共4个开发者并且都是同学。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缺乏经验,大包大揽,最终失败。
失败之后呢,我想不行,我得锻炼,于是加入师兄创办的游戏团队,在2010年的时候,开发iOS手游。这个团队依然存在经验问题并且很糟糕。但是,有件奇妙的事情就是游戏团队的人都很有激情。所以,这种激情掩盖了很多事情,这在当时是不能察觉的。
我自己是不喜欢玩游戏的人,我只是非常热衷于制作游戏,开上帝视角制定规则的感觉赞爆了。但是,毕竟不是喜欢游戏的人,加之当时中国的游戏圈子有一种我不太喜欢的氛围,他们并不是在想方设法做出优秀的游戏;用心做游戏的又不容易生存下去。想了想,我还是比较喜欢做有普世价值的事情,于是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加入了几个做创新项目的团队。
Ipost 是台湾团队,台湾人非常细致,对细节、质量非常讲究,而且不放弃、纠缠到底。我学习了很多,当时主要是负责其产品的全栈开发,团队的人分别在杭州、广州和台北。工作推进地很顺利,可惜市场不行。我在中间也参与了国内一家做按月订购的团队,经历类似就不赘述了。
Ink361 是基于 instagram 的图片社区,那时候instagram 还没有被封。这个团队就更有趣了,它是一个跨国团队,公司注册在香港,团队的人分别来自荷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跨文化、异地交流,西式、粗放式管理,可惜后来业务迁到欧洲了。
Welomo 也是做跟图片有关的事情,软硬件结合,做基于微信的打印机。毕竟是初创公司,预算有限,团队组建的挑战较大,管理上偏西式。
爱范儿大家可能熟悉点,其实爱范儿公司不大,刚到 80 人左右。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小团队、高职能的方式推进。这里要吐下苦水,中小型公司的尴尬之处在于:与大公司差不多的招聘要求,但因为品牌上的不足,招聘和团队组建面临不小的挑战。管理上偏西式,遇到的问题不少。
我刚刚说了两次西式管理,还真不是我想偏向着西方,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其实西式管理更多的是员工的意愿,但推行上的障碍也是员工的因素占更多的比重。不知道大家的管理是朝着哪个方向进行的?
这几年特别流行拿来做招聘噱头的弹性工作制,不打卡等承诺还不都是在讨好员工么,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下大小团队的差异性和共通性。
首先,小团队和大团队的区别非常明显,如果做下提炼,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沟通方式的不同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经历过,一个团队从一两个人到一二十人的时候,沟通方式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团队成长中的头号难题,其实我觉得这只是表象。
2. 思维、观念的差异
我刚说到沟通方式是表象,那么本质是什么呢?——思维和观念。如果让一个在两个人的团队里干活的员工,去到一二十人的团队里干活,思维和观念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这主要体现在,之前一个人负全责的项目,现在要跟其他人分,个体的重要性要降,集体的利益要升。
3. 需求差异
思维观念是很难改变的。员工不可能听了你一句话之后就改变了观念。真那么容易动摇的员工,不要也罢。那怎么办呢?这就要从需求上切入,思维观念会以需求的方式反映出来。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员工在小团队里非常活跃,而进了大团队之后,因为权责稀释,感觉自身的重要性下降了,他变得不活跃。那他的需求就是自身的重要性(价值体现),这很容易观察出来。
不论团队多大多小,其共通性还是非常多的:
·团队都需要激励,这是一个大的话题,我会在后面去讲。
·随着团队越大,约束的程度越大。但我建议团队在小的时候,约束一定要健全,不然在成长中,阻碍会非常大。
·培养,大小团队几乎无差异。差异来自公司的预算。
·赋能:动机赋予,大团队的需求更加强烈。
特别提一点,『赢得员工的信任』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大家都很清楚,但大家知道应该如何做吗?我觉得作为团队的领导者,给出的承诺就要兑现。我亲眼见过太多说待会找你处理这个问题,然后有事就不来讨论的领导,小细节最致命。另外,在研发团队中,员工认领产品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做法。
这个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不通!我十分不想承认这个事实,凭什么在中国团队里,实行开放自由民主的管理方式就是不行呢?这主要是因为Work ethics(职业性)、观念、契约精神和关系网络这四方面的原因。
国人的契约精神没那么强,这些年也没有得到明显的强化。更严重的是,中国的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团队协作的教育和经历(而这是需要大量的教导和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对,技能! 团队协作是一个技能。跟性格什么的没关系。
我们太缺乏对自身的投资了,我们说一个很小的方面:健身、锻炼。健身锻炼这会儿终于在国内火起来了。但这事反映的是国人迟到的自我看重。
有人会说人家不投资自己关你公司啥事?还真是有关。不投资意味着他对于自身的追求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容易模糊自己和公司的关系,在自我意识里认为自己和公司的不平等,进而有了 sacrifice (牺牲)情结。顺时啥都好说,逆时各种怪公司。
而关系网络则反映在不够 open、局限在小圈子、不容易跳出去理解问题、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参加 party 、泡吧还真不是花天酒地、吃吃喝喝那么简单粗暴,人家是在社交啊。
说了这么多的原因,有什么恶果(教训)么?教训就是容易抱团,一起消极抵抗公司,这很可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改变模型,适应国情
·引入海归(严肃脸)
不是讲笑,我觉得第二点比第一点好使。适应国情的改变模型还真是有挺多细节的。重点来说,其主要是从刚才说到的为何西式管理行不通的那几点原因下手。然后就是我依然在摸索中的话题——激励。激励是一门艺术,通常来说,激励会从内在激励、外部激励、环境、成长需求和平衡点这五个方面下手。其中,我说一个大家容易忽视,也容易遇到,也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性格』,翻译成人话就是『哎呀我团队里的人,我分享完提问,都不积极怎么办』。我上次在EGO 会员群里看到有人想了个歪招——找托儿。其实这不是歪招,是好招。激励主要考虑的应该是『性格』或者叫取向。但是,对于个人性格来说,我不建议用任何现行的性格测试工具得出结果。想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怎么样,简直再简单不过了,用你的直觉、用 HR 的直觉,初期多接触几次就可以得出结论。国际通行的什么九型人格跟算命的没什么区别,求各位但行好事,放过无辜的后生。通常来说,迫选型的问卷形式都不可能准确与公允。
而前面那个问题,不积极,则反映的是——团队的性格。团队的性格完全是靠成员们的性格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如果是一群内向的人,再怎么鼓动也还是闷的;而如果一个团队中有一两个积极分子,不用做什么,这个团队都会很活泼。要不你就可劲地找托儿,要不你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事情,适当匹配一些人来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
考虑到近几年员工流动性逐年升高。有一段话与各位共勉——“施肥,播种,按照最新理论灌溉,然后平心静气坐等收成。可能大丰收,也可能颗粒无收。一切顺利时,你会感觉良好。但来年,还得从头再来。这和团队的行为模式相当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