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笔谈】陈峰:用评价改革引领促进健康教育生态建设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文件有哪些新亮点,下一步我省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之江开辟“教育评价改革笔谈”栏目,邀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和专家教师谈思路、提建议,凝聚各方共识,加快形成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合力。
用评价改革
引领促进健康教育生态建设
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陈 峰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因此,教育评价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龙头之战、关键之战、攻坚之战。
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快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为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建设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
在我看来,《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是破“五唯”,即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立“三观”: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定“四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抓“五体”,即“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
《总体方案》的主要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国特色。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五个“对标”。
一是对标中央,进一步提高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眼力。教育评价是否科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是要看是否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使命。教育评价是由教育目标所决定的,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任务等基本问题,才能真正掌握教育评价的标尺,使评价指引着教育活动向着正确的教育目标前行。
围绕教育初心和使命,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育人观、质量观,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评价教育、评价学生,全面纠正不科学、不全面、不正确的评价导向。登高才能望远,望远才能笃行,才能提高政治站位,拓展评价视野,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确保教育评价的正确方向。
二是对标问题,进一步增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多元复杂的现实问题,各类诉求和矛盾交织,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在评价和批评教育,往往使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反而无所适从、无语凝噎。面对大变局,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破局,而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对于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层的一些“潜规则”,大家都非常清楚。关键是面对问题,我们是熟视无睹、随波逐流,还是迎难而上、积极破解?逆流而行,必然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碰壁的代价;但不改革不足以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足以维护健康的教育生态,更遑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应该有担当、有作为,直面教育的热点难点堵点焦点问题,积极研究问题、找寻规律、破解难题、提出对策,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供给和实践指导。
三是对标科学,进一步坚定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定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育工作者不会、不愿或者不敢发声,或者被片面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绑架,或者被约定俗成的教育“潜规则”左右,没有坚持按教育规律、教育原理指导教学,也没有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开展评价,客观上成为片面教育评价观的助推者。
科学的正确的教育评价,是坚定教育初心、落实教育使命、实现教育目标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将发挥重要的导向、激励、调节、育人功能,引领整个教育活动按客观规律和教育科学办学治校。而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违背了教育方针,必然会畸化了教育行为,带偏了教育方向,淡化了教育使命,加剧社会的教育焦虑和教育不满。希望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坚定教育理想,坚持教育科学和规律,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引导教育教学工作真正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孩子,促进人人成才、人生出彩。
四是对标任务,进一步夯实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毅力。教育评价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的难题,评价改革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一场需要推动重大利益调整的“革命”。因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克难攻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已经为我们列明了改革的任务,其中既有必须要做的,也有禁止做的。要对照任务、结合实际,梳理出当前的任务、重点的任务、紧迫的任务,分清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聚焦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改什么”“怎么改”,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清单。尤其要注重“破和立”的关系,即破“五唯”后,我们如何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如何实施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绿色评价”?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边破边立、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我们说评价是难题,难就难在定量评价易、定性评价难,“显性指标”易、“隐性指标”难,短期评价易、长期评价难,破“五唯”易、立“新标”难。这方面,迫切需要评价专家开展研究、贡献智慧。
五是对标未来,进一步丰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能力。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发展、赢得主动的普遍选择。我们古老的教育事业,也需要吸纳新时代的新鲜空气,用新技术赋能新教育,才能保持永恒的活力。大家日益感觉到,信息技术使得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可,也使教育教学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评价也是如此,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和融入技术革命,加快更新迭代教育评价手段,研究开发教育测量和评价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AI等技术工具,改进评价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呈现方式,探索“智评”模式,以此推行精准评价、减少过度教育、发展素质教育。
我们要积极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用评价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用评价改革促进健康教育生态建设,努力为我省的“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本期责任编辑:徐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