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班主任工作的“灵丹妙药”
众所周知,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看问题往往肤浅片面,难免在言行中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普通中学,由于生源不好,学习成绩差又不守纪律的学生占有相当比例。这一批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他人数不少,危害也相当大,常常破坏团结,扰乱课堂秩序,甚至与老师顶撞,造成很坏影响。
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面对上述情况如不严加管理,势必带坏班风,进而影响到校风。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做一名合格的现代班主任,就要把爱与严有机结合起来,从爱出发,从严要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学生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正常运作必须有一定的保障制度,离不开一定的规范,这就是校纪班规。在班级管理中,就应充分运用校纪班规这一手段,以实现规范育人的目的。校纪班规的制约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违反了的学生具有制裁、惩戒的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制约着学生不去做违反校纪班规的事。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领会校纪班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遵纪守法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因此,我们要以科学性为前提,制定出规范标准,提出各项要求。这些规范要求,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教育规律,做到严而有理;二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严而有度。
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图像第一次出现时对大脑的刺激最大,因而印象最深。但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会对大脑皮层某种抑制,从而关闭其接受系统。班主任做教育经常颠来倒去就是“学习”“守纪”“认真”“出路”“这里重要”“那里不能做”的话,学生的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他们就会用“又来了、又来了”的厌烦心理反应加以抵制,这就是制造了精神噪音。因此,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怎样使规章、要求贯彻落实,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心理,该讲什么道理,选取什么事例,以何种方式切入,都要好好思考一番,讲究工作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对年幼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育科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度。”有高尚人格的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所以说,人格魅力无疑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剂“灵丹妙药”。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高尚人格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榜样,他能把抽象的道德品质概念具体化,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坚定意志,效仿行为。他对学生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指导行动。他在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具有启发、控制、调整、矫正作用。如果一个班主任整天在学生面前大谈如何提高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而全然不顾自身修养、思想道德水准、精神风貌,那给学生的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甚至会有不少学生反感情绪。班主任必须在各方面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首先,班主任应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到位”,自己必须“到位”;要求学生到场,自己提前到场。有时即使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班主任也要尽可能参加,因为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认真执着中学到:作为集体的一员,时刻必须保持集体的完整和统一。校运会上,班主任的一声“加油”,往往也能增加运动员坚持到底、为班级争光的信心和力量。班级管理工作切忌忽冷忽热,忽紧忽松,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而改掉学习上的冷热毛病,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哪怕是老师习惯地掸一掸讲台或桌面的灰尘,也会触动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的心灵。其次,班主任的情感应该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有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应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做到了这些,班主任才能真正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才能在教育学生时让他们心悦诚服。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的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位教师的影响就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因此,班主任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高尚的师德,即提高人格魅力,才能时时、事事做学生表率,这就是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班风的最关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