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口苦失眠是怎么回事?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失眠的第二个症状,口苦失眠。那么,口苦失眠有什么表现呢?口苦失眠,顾名思义就是有口苦,有失眠。按中医的分类,这类失眠属于痰热上扰证。
什么又是痰热上扰证呢?
故名思义,就是身体内部出现痰和体内的热的相互蒸腾上扰到了心所主的神志,而导致的失眠。
一说到神志,有一定中医基础的朋友就知道,《黄帝内经》说:心主神志。关于神志,我们可以把心中的神志理解成为一个管理中心,这个管理中心可以根据一些既定的规则,管理我们内心的一切变化,这其中包括了其他四脏所主的魂、魄、意、志四种神志,还包括五脏所主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另外,还包括人的睡眠与清醒。人体的心神一旦被痰热所扰,人就会出现,神志不清,易怒,甚至是失眠的问题。
那么,痰热上扰的病理依据是什么呢?
这个病理依据就是痰,《黄帝内经》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黄帝内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脾胃运化不利,就会生出痰来。这些痰有可能贮留在肠胃之中,也有可能贮留在肺部。因为咳嗽和痰之间的必然关系,因此,古代医家认为:肺为贮痰之器。也就是肺部容易淤积痰液的缘故。
关于这个痰热上扰的症状,并非是指痰液贮留于肺部,而是指贮留在脾胃。而一旦这些脾胃之中的痰液结合了肝胆之中的热,就会出现上扰心神的症状。
那么,上扰心神是什么症状呢?
上扰心神的主要症状就是失眠,其次是易怒,另外,口干、口苦都是本证的表现。
那么,口干,口苦的病理表现是怎么产生的呢?
《黄帝内经》在五味分属五脏中明确说:苦味入于肝。也就是说肝所属的味道是苦味。我们都知道,胆汁的味道就是苦的。一个人如果胃肠道气滞,胆汁疏泄不下去,就会出现反流的现象,一旦胆汁反流入胃。这个时候,患者就会有口苦的表现。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到西医那去检查,很可能会查出反流性胃炎,结肠炎,或者十二指肠溃疡一类的疾病。如果长期肠道气滞还会引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疾病。而在中医的角度看,这一切疾病的根源就在于肠道气滞,肝胆疏泄不利。
除此之外,《黄帝内经》还说: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句话很多中医爱好者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肠胃不和则会影响到人的睡眠,并且造成睡眠障碍。
其实,不仅仅是胃不和则卧不安,人的五脏六腑任何一个脏腑不安,都会影响到人的睡眠问题。因此,大家并不要认为睡眠就仅仅是一个胃的疾病,心的疾病,其实,失眠症状的病因,多种多样。
那么,口苦失眠的症状该怎么治疗呢?
这里推荐大家一个方剂,柴芩温胆汤。温胆汤的方剂出自南宋医家陈言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中医著名的祛痰剂,本方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舌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
柴芩温胆汤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上了柴胡和黄芩,因此增加和这个方剂清肝胆湿热的作用。
关于柴芩温胆汤的辩证,就一个特点,舌苔黄腻,再加上失眠,烦躁就足以辩清这个疾病。这就是疾病的病眼,过去中医的不传之秘,今天公布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学习中医能够有所帮助。
柴芩温胆汤的药物组成:
柴胡、黄芩、法半夏、竹茹、枳实、茯苓、陈皮各10g,甘草(炙)6g
柴芩温胆汤,是中医用于治疗痰热扰神证的著名方剂和专用方剂,治疗痰热扰神造成的失眠效果非常显著。
课程讲到这里,需要明确一下,中医认为失眠病症的类型很多,大部分失眠患者在患有失眠症的同时,还兼有其他多种症状,就比如痰热上扰证同样有胆怯易惊的问题,遇到这些情况时,就需要对症治疗,单独使用这个方剂的作用就不明显了。
另外,《柴芩温胆汤》这个方剂中的药材图片都放在课程文字版中,您能辨认的出来吗?欢迎大家在汶东内经群里一起学习讨论。
谢谢大家!本次课程结束,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