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读懂《另一种选择》: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来源:轻读实验室发布时间: 08-1714:48“复原力”指人们从逆境中自救、恢复甚至成长的力量。《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对复原力的真实写照。简单一点说,复原力类似于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伴随着一次次地战胜病菌,免疫系统也越来越强大,并在更大的病菌来临时发挥作用,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界关于复原力的学术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诺曼·加梅齐是这一研究的先驱者。复原力对于我们来说,可太重要了。因为,就像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逆境,而且我们也逃无可逃地必须面对。它可能是负面情绪、身体的受伤或疾病、事业的失败、失恋、离婚、性侵犯、失去亲人等个人化的逆境,也可能性别歧视、自然灾害、暴力事件、战争等大规模的苦难,问题在于,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后的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今天为你介绍的《另一种选择》,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办法。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位是谢丽尔·桑德伯格,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著有畅销书《向前一步》,还创立了同为“向前一步”的非盈利组织,旨在鼓励女性勇敢实现自己的抱负。2015年,她遭遇了撕心裂肺的丧夫之痛。深陷悲痛漩涡的谢丽尔说:“向前一步?我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另一位作者亚当·格兰特,研究内在驱动力和人生意义的顶级专家,《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离经叛道》的作者,告诉她人生是可以从支离破碎的不幸与灾难中重建的。没有谁天生就能适应苦难,复原力是靠后天培养和提升的。
《另一种选择》是一本应对逆境的人生指南,适应于每一个期望培养和增强复原力的人。这本书将谢丽尔心碎的经历,和亚当关于复原力的心理学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和阐述了在逆境降临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怎样培养从逆境中恢复甚至成长的复原力,以及如何增强孩子、集体和婚姻的复原力,为处在逆境中的人们找寻力量提供了建议,也为人们应对未来不期而至的逆境提供了方法。这本书的出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认为,没人逃得过悲伤、离别或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最好的选择就是找到自己的选择B。比尔·盖茨夫妇认为,这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步骤,能够帮助读者创造更好的未来。
01 我们如何应对逆境?好,下面就为你一一展开。首先是作者为我们阐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逆境。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心理学家马丁·塞尔格曼发现,有三个认知因素会阻碍人们从逆境中复原:分别是个人化(Personalization)、普遍性(Pervasiveness)、持久性(Permanence)。这三个词的英文单词首字母都是P,所以简称为“3P”模式。“3P”模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挨个来看,个人化指的是陷入困境完全是自己的错,自己要承担全部责任;普遍性是说在范围上,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持久性呢,说的是在时间上,消极事件的影响也将永远存在,如影随形地伴随自己一生。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有数百项研究表明,只要我们不陷入“3P”模式的陷阱,不认为“都是我的错,一切都糟糕透了,而且会一直糟糕下去,直到永远”,我们就可以直面逆境,更快地复原。所以,直面逆境,我们首当其冲要做的,是摆脱“3P”模式陷阱。
具体来说,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停止自责,不要把自己责备得一无是处,把自己打击得那么狠。作者谢丽尔在丈夫去世后的几个月里,不但为丈夫的去世找各种理由来责备自己,还为因丈夫的去世而给其他人带来的不便而自责,亚当提醒道,自责会阻碍复原,她才如梦惊醒。回到工作岗位对摆脱绝望也很有帮助。工作会给人一种做回自己、重新掌控人生的感觉,同事们的善意也会让人觉得,消极事件并没有影响到方方面面,生活没有那么糟糕。我们还需要舍弃“总是”“从不”等代表了持久性的字眼。在我们受苦的时候,会倾向于将苦难无限地投射、放大至无边无际。谢丽尔当时就放大了痛苦,伤心欲绝地写下“我再也不会开心了”。但仅仅是在听了一个笑话后,她就被逗笑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在内心深处接受“当悲伤到来时,我无法掌控”这一事实。不要试图控制悲伤,而是要倾听悲伤,靠近悲伤,让悲伤自行其是。当我们放弃与坏情绪抗争时,它们会溜走得更快。
面对逆境,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所经历的困境向他人敞开心扉,获得情感上的支援。美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慈善之友”,就鼓励失去孩子的家庭经常公开讲述自己的经历。在一项实验中,受试者中有1/4的女性和2/3的男性宁可选择接受电击,也不愿独自待上15分钟。然而,谈论痛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国和日本,理想的感情状态是冷静和克制;在美国,人们习惯激动及表达热情。心理学家则用“缄默效应”定义人们避免谈论坏消息的情形。例如:医生会在告知患者罹患癌症时踌躇不已,而管理者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通知下属被解雇的消息。尽管谈论痛苦有重重的困难,但是有力的证据表明,坦诚地交流悲剧事件,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所以,我们需要向前一步,敞开心扉。那么,我们应该向谁敞开心扉呢?作者谢丽尔指出,正在经历悲痛的人最佳的倾诉对象,往往不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或者亲人,而是和自己经历过相同困境的人。有调查表明,退伍军人、性侵受害者、以及失去子女的父母,往往会从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那里得到最多的支持和帮助。
02 培养复原力最好的方式是表示理解你可以说:我了解你的痛苦,我就在你的身边。仅仅是语言的沟通交流还不够,亲人或朋友还要在行动上给予正在经受磨难的人以支持。在关于压力的经典实验里,受试者会按要求做一些需要专注的智力游戏。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会时不时突然响起令人不悦的噪声。此时,受试者开始流汗,血压飙升。但是,当研究者给其中一些受试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关闭噪声的按钮时,在没有真的按下按钮的情况下,受试者却变得更平静了、愤怒程度也降低了。按钮的存在,提高了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那当我们亲近的人面对不幸时,该如何给他们一个可以按下去的“按钮”呢?其实,简简单单地及时出现在需要帮助的朋友面前,对他来说就意义非凡。
于提供帮助的方式,作者谢丽尔认为,我们应该遵守“白金法则”:对身处压力的人的行为进行解码,按照他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并在行动上予以回应,而不要好为人师,去指导悲伤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甚至意图控制悲伤者的感受。另外,某些时候,即使像握住某人的手这一微小的举动,都会给对方带来莫大的帮助。在一项心理实验中,研究人员安排一些十几岁的女孩当众即兴演讲,让她们处于压力情境中。当这些女孩的母亲握着她们的手时,她们便能消除部分紧张感。实验证明,女孩们流汗少了,心理压力被转移给了她们的母亲。02 我们如何培养复原力?在前面的“3P”模式中,我们提到,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责备得一无是处。可是,造成逆境的原因,很可能确实有我们自身的错误。不能自责,那应该怎么办呢?一项研究发现,帮助人们对抗不幸、大步向前的是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也是心理学概念,是指让我们带着关心和理解去处理自己的错误。要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犯错,比如,在游乐场,我们一秒钟没有留意孩子,她就摔倒了;开车时,变换车道时因为盲区的存在撞了车,但我们不能因此将错误归因于人格,说自己品性有问题,而是要归因于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责怪人格,会让我们感到耻辱,从而更容易恼怒,更有攻击性,或者变得越来越自卑可怜;而归因于行为,会让我们感到内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修正过去的错误,在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作者谢丽尔还指出,把感受变成文字,能帮助我们有效克服悲剧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对蜘蛛有恐惧症的受试者将要和蜘蛛“打交道”,研究人员让他们分散注意力,想象蜘蛛一点儿威胁都没有,或者是把自己对蜘蛛的恐惧具体地写出来。结果,当蜘蛛出现时,那些把恐惧写出来的受试者的生理反应更小。在记录的时候,我们尽量给负面情绪贴上具体的标签。例如“蜘蛛的脚又多又长又细,我觉得毛骨悚然”就比模糊地“我害怕蜘蛛”要好,因为前者更准确地描述了情形,明确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我们害怕的是蜘蛛的脚,不妨想一想其他的具备“多、长、细”三个特征的的事物,比如洗发水广告中的头发,柔顺飘逸有光泽,我们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好多了?更利于问题的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在悲剧刚发生时就立刻记录,因为这时候我们可能还不太理智,记录下来的东西过于情绪化,反而会适得其反。
同时,为了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还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回应自己的错误,从失败中学习。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想方设法回避错误、粉饰过错,反而会导致声誉受损,而如果是直面错误,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则能够从中进步。如果想减轻批评带来的刺痛感,我们就更要认真对待错误,吸取教训,避免日后重蹈覆辙。作者谢丽尔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教给她最多东西的正是那些指出她错误的人。另外,做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复原。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哀愁、苦闷的诗句,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相比之下,描述快乐的诗句屈指可数。心理学认为,这是因为人类天生便会更多地关注消极的坏事。现代社会的高压力高节奏,更让我们很难轻易地快乐起来,甚至,一次秋风扫落叶或者一块咖啡渍,都能让我们心情不佳,遭遇重大挫折更是会导致心情长期低落。我们必须认识到,让自己开心是一种对自己的慈悲,即使在犯错时也应该善待自己。人们通常认为关注一些重大的时刻,比如过生日、过节、家庭聚会,会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的快乐。但实际上,影响快乐的主要因素是频率,而非强度。澳大利亚一项对丧偶者进行的长达12年的研究发现,26%的人在丧偶后会像以前一样经常感到快乐,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会像往常一样继续参加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所以,我们要去关注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小事,比如听音乐、赏花、享用美食。还可以记录下每天快乐的三个时刻,就像描述消极情绪有助于我们克服它们一样,描述积极情绪同样有效。全身心沉浸在所做的事情中,则会给我们带来心理学上称之为“心流体验”的极致快乐。比如,跑马拉松、和朋友畅聊或者是烹饪自己喜欢的食物时,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当这些时光累积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不仅给予我们快乐,还给予了我们继续生活、继续爱的力量。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意思是说,我们很有可能通过征服逆境获得成长,创造奇迹。心理学的研究也显示:有一些人在经历创伤后,不但能够恢复,还实现了成长。本书的作者亚当提出:要实现创伤后的成长,我们首先要尝试去发现创伤后成长的存在。因为就像一些女孩坐井观天,因为没看到有太多女性处于领导者地位,就以为女性不能当领导者,不去争当领导者一样,如果我们看不到创伤后成长的可能性,就不可能实现创伤后的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创伤后的成长会以发现个人的力量、学会感恩、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以及发现新生活的可能性五种形式存在。尼采有一句名言“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熬一熬,可能就过去了,而熬过去就是获得个人力量的途径之一。还有,经历悲剧会让我们更懂得感恩,这听起来确实有点讽刺。发现悲剧不可控之后,我们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懂得感恩。研究发现,战争中目睹战友惨死的士兵们在40年后,更容易获得军队同侪的友谊,这是因为当人们共同经历过某种悲剧,或是面对过类似的悲惨状况时,彼此之间会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结。另外,在得知突发事件的死亡率后,幸存者常常会审视人生中究竟哪些事更重要,去发掘人生的最大意义,从而促发创伤后成长。比如一些美国人受“9.11”恐怖袭击的影响,在事业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改变,选择了更能帮助别人的职业,比如消防部门、医疗行业。
03 怎样增强孩子、集体和婚姻的复原力?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软肋,本书的作者谢丽尔就在丈夫去世后写道:她最大的恐惧就是孩子们再也快乐不起来了。但是亚当通过数据告诉她:许多孩子在失去父母之后,都将继续拥有快乐的童年,成年后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一项对几百个孩子进行的长达30年的研究显示,尽管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极度贫困、成年人酗酒或心理疾病等严重困境,但仍有1/3的孩子会成为“有能力、有信心、有爱心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孩子和大人一样,在强大的复原力的作用下,都有可能成功度过逆境甚至获得成长。那如何增强孩子的复原力呢?首先要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些掌控感,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困境;同时,父母也要用言语和行动帮助孩子,让他们感到人生有条理、可预测、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掌控感。还要培育孩子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心理学家德韦克在其《终身成长》中指出,当儿童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时,才能更好地应对逆境。因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失败意味着学习机会,而不是需要回避的难堪之事。赞扬孩子的努力而非聪明,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同时,成年人要认真聆听孩子说话,帮助孩子和其他人建立牢固、安全的依赖关系,通过语言和行动让孩子知道,他们很重要。一项对2千多名11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的研究显示,认为自己很重要的孩子出现低自尊、抑郁和自杀想法的可能性也较低。还有,要让孩子拥有可以依赖和分享的优势。这需要我们给予孩子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长培育。
此外,我们要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论积极的、甚至是令人痛苦的回忆,分享一家人如何在各种境遇中齐心协力的故事尤其有效,这会让孩子感到他们与比自己更重要的事物相联结。就像写日记可以帮助成年人应对逆境一样,这些讨论也有助于孩子理解他们的过去,接受挑战。令我们宽心的是,从神经学来讲,儿童比成年人更具神经可塑性,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适应。心理学家认为,儿童一次能够处理的强烈情绪的量是有限的,他们的悲痛更多是爆发性的,并不持久。比如孩子一会儿哭泣,一会儿就跑去玩儿了。所以,不用太担心孩子能否从巨大的悲痛中复原。这也告诫我们,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因为可能父母长期的吵架比父母离婚、或者丧父、丧母带给孩子的影响更大。不但个人可以建立复原力,在学校、社群、公司等集体中,也可以培养复原力。1972年,一架飞机撞上了安第斯山脉中的一座大山,裂成两截。在接下来的72天里,幸存者与冻伤、雪崩、饥饿等各种困难搏斗,最终,有16个人活了下来。登山家斯宾塞追踪采访了4位幸存者后发现,他们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心怀希望。共同的希望促使他们去努力寻找生存的方法,使得他们获救的概率大大提升。共同的经历也很重要。作者谢丽尔说自己在丈夫突然去世很长时间后,才能说出“寡妇”这个词,甚至直到现在这个词依然会令她畏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寡妇”这个身份,使她交到了有过共同的不幸经历的新朋友,正因为大家同病相怜,所有更能紧紧相依。共同的故事也可以增强集体的复原力。比如,人们常常认为女孩的数学成绩不如男孩。
但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数学考试前,一些大学生被特别提醒了他们的性别,那么女生的成绩将比男生的低43%。相同的考试如果被称为“解决问题测试”,那么不同性别的成绩差异就消失了。这种能够驳斥“女孩的数学成绩不如男孩”观点的研究,或者那些数学成绩遥遥领先男孩的女孩的事迹,显然有助于集体复原。为了让复原之火不灭,我们还需要共享的力量。有一个普遍的观点,一个女性无论接受过什么教育、取得了怎样的职业成就,她“在结婚前什么都不是”。在中国,大约有8万多女性加入了作者谢丽尔创立的“向前一步”圈子,她们一起努力构建权力共享,大胆地抵制对同性恋的歧视、反对约会强暴等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公司这个集体来说,增强复原力,尤其需要培育把失败看成学习机会的企业文化。Facebook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与其能够从失败中学习是分不开的。2008年,一个实习生为了找到防止Facebook网站崩溃的方法,自行引发故障,结果意外导致系统宕机30分钟。要知道,在硅谷,运行突然中断可是公司遇到的最大的灾难之一。但是,Facebook的首席工程师不断没有批评本,还宣布公司应该经常人为地引发故障,并把这种做法以该实习生的名字命名,而且,正式聘用了这名实习生本·毛雷尔。然而,在现实中,典型的职场文化是鼓励大家展示成果、隐瞒错误。其实,如果建立把失败当成学习机会的企业文化,员工就不会觉得对问题的剖析是针对个人的,不会感觉像公开挨鞭子,而是能够正视错误,进行开放、坦诚的沟通,对症下药,日后犯错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再来谈一谈婚姻的复原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承受人生的起起落落,使夫妻两人能承受强烈的压力,这就需要增强婚姻的复原力。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恋爱时,即使争吵都会让彼此变得更有吸引力。但一旦过了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无休止的小吵小闹,就会导致夫妻关系变得越发紧张。事实上,很多婚姻关系不能持久的原因往往不是配偶不忠、虐待家人等大是大非,婚姻破裂的最常见的情形是:妻子提出一个问题,丈夫反唇相讥或极力辩解,之后,妻子会感到难过,从而厌恶丈夫或开始冷战。也就是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双方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一方没有对对方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而那些婚姻持久的夫妻,则不会让消极事件的影响升级,而是双方都会表现出有爱的幽默。幽默是一剂良药。它一方面能降低心率,使肌肉放松;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僵局,缓解冲突。更开阔的视角也有助于解决冲突。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指导一些夫妻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一写他们之间最大的争执。结果证明,每人仅写三篇,每篇用时7分钟就能帮助夫妻在接下来的一年保持恩爱的婚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