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冷落张良?原来是有这两笔前尘旧恨要清算!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写道,刘备向荆州名士司马徽打听诸葛亮是个什么人,司马徽说“可将他比作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开汉四百年的张子房”。
姜子牙是兴周第一功臣,这是无疑的。而在在世人的心中,似乎多数都跟司马徽一样觉得汉兴第一功臣就应该是张良,但这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误会!至少汉高祖刘邦不是这样定夺的,他钦点的第一功臣是萧何。
论出身,张良是韩国贵族的后裔,家世为相,萧何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县吏,碌碌无为;
论谋略,在建立汉朝的过程当中刘邦屡经危难,常常是张良挽狂澜于既倒,萧何似乎只是一个忠诚的管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如果天下是一只鹿,刘邦说,萧何就是那个发踪指示的猎人,而其余的谋臣武将,不过是扑住了那只鹿的猎狗。
在汉高祖五年,萧何封酂侯,成为汉兴第一功臣,汉高祖十一年,萧何拜相国,张良却跟刘邦打报告说自己要退休去追求神仙之道。
为什么比肩姜子牙的张良,没能取代前者,成为汉兴第一功臣?
其实,张良与刘邦的君臣际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这倒不是因为张良没有能力,也并非他缺乏忠心,而是张良的建国思路和刘邦有根本的分歧。
刘邦出身吏员,早年所做过的最大的官儿不过是个亭长。官儿虽然不大,但是这段公务员的经历对刘邦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秦朝的干部培养制度是以吏为师,秦始皇的郡县制是青年时代的刘邦所接受的唯一的国体思想。
而张良呢?他和刘邦的教育背景太不一样了。张良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贵族后裔,作为山东六国的保守政治势力的一员,张良的建国思路是分封制的。
事实上,在汉朝建立的过程当中,刘邦原本的打算应该是复盘秦始皇的统一之路,建立一个郡县制的大一统政权,但是最后却建成了一个非驴非马的郡国并行制的怪胎,这里的始作俑者,就是张良。
在建国的问题上,张良坏了刘邦的事,而且不止坏了一次。
张良第一次坏了刘邦的事,是在垓下会战之前。
彼时,刘邦被项羽围在荥阳。他向韩信和彭越发出通知,让他们派兵前来助战,但二人迟迟不肯动身,韩信甚至以担任代理齐王的条件威胁刘邦。
面对着韩信的落井下石,刘邦气急败坏地辱骂韩信的使者:“我困在这儿两手攥空拳,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你来帮我一把,兔崽子居然在这个时候要称王!”
就在这个时候,是张良踩了刘邦的后脚跟,轻声提醒刘邦说:“我们现在能力不济,韩信要称王我们能禁止他吗?如果不做个顺水人情给他,只怕要生出大变故来!”于是刘邦随机应变地改口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做个代理的算怎么个意思?”于是派张良把齐王的印信给韩信送去了。
韩信成了齐王,等于开了王国封建的先例。但是说实在的,刘邦的心里对这件事情恐怕有一千一万个不情愿。
张良第二次坏了刘邦的事,是在汉朝完成统一,大封功臣的时候。
据说当时刘邦站在洛阳南宫的复道上看见群臣在沙地当中窃窃私语,回身问张良:“他们私底下嘀咕什么呢?”张良说:“惦记着怎么造反啊!”刘邦吓一跳,“这怎么个意思?”张良说:“现在大家都盘算着天下的地分给这么多的功臣怕是不够了,先来的有,后来的恐怕没有,那分不到的就只能抢呗!”刘邦说:“那怎么办?”张良问:“这一票人里头你最恨谁?”刘邦想都不想:“雍齿啊!”张良说:“赶紧把他先封了,其他人心里就落了定了。”于是刘邦封雍齿为什邡侯。
这一回,张良等于迫使刘邦开了侯国封建的先例。
王国封建和侯国封建都是张良推动的,他亲手把刘邦的郡县制建国理想摧毁了。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后,张良跟刘邦的关系,事实上很冷淡。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当刘邦琢磨要废太子,立赵王如意的时候,吕后出面请张良去向刘邦说项,张良回答“从前陛下听我的,是身处危难,迫不得已。现在他坐稳了天下,我说话不好使了。”
言下之意,从前张良曾经押着刘邦的脖子办事情,这指的应该就是两次封建的事儿。所以如果不是情势所逼,光靠套交情,刘邦不会买张良的账。张良坏了刘邦的事,刘邦又怎么会封他为汉兴第一功臣呢?
和张良正相反,萧何是刘邦政治理想最坚定的支持者。
和刘邦一样,萧何也出身县吏,他所接受的国体思想也是郡县制国家。
当初刘邦率军进了关中,攻克秦朝都城咸阳。其他的造反将军们忙着发横财,萧何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却是去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府邸当中把律令图书等等重要的政府文件抢救了出来,这些文件详细记载了秦朝各地的行政区域规划,赋税、人口等等的信息。
这一批文件,是刘邦能够在三秦地推行郡县制统治的法律基础。如果没有这批文件,刘邦就是想搞郡县制,他一个亭长芝麻官儿出身的人咋可能知道郡县制国家这么复杂的行政规划该怎么做!
所以,帮助刘邦迈出建立郡县制帝国的第一步的人,是萧何。
正因为如此,刘邦才会在五年的楚汉战争当中,放心地把整个关中交给萧何来管理。
而有了关中这个稳固的根据地和样板房,刘邦才有可能逐步去建立一个大一统的郡县制国家。
所以在汉高祖十一年的时候,刘邦正式任命萧何做了相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肯定了他作为自己的第一政治助手的身份,而那个坏了事的张良,则只能打一封退休报告,从此黯然退出了汉朝的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