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者打开心灵之窗的金钥匙 | 师道强

为读者打开心灵之窗的金钥匙

——读梁镇川先生《序跋集览》有感

最近,原吕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行署文化局长、吕梁人民艺术家梁镇川先生,在他的网名为“木易真金”的公众号之“序跋集览”栏目中,发表了40多篇序文。其中,除少数几篇是为自己的著作写的自序外,绝大多数是为他人的著作写的序。作序的对象有教师、同学、领导、同事、下属和亲人,更多的是普通朋友。为他人作序或自序的著作,渉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书法等文学艺术门类,以及茶道、旅游、美食、家谱等方方面面。细细品读这40多篇序文,篇篇风格各异,章章哲思焕彩,其内容之广泛、格调之高雅、文词之优美,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序言,或开宗明义,概述该书的主要内容;或画龙点睛,评述作品的精妙之处;或引经据典,阐释著作的哲理要旨;或填词作诗,丰富作品的真情实意,篇篇序言与被序之著作融为一体,给人以提纲挈领、引导启发,耳目一新之感。而且,梁先生为文,章法讲究,文辞质朴,自然流畅,行云流水,几乎每一篇序文都可当作高雅的文章去赏析。所以,说它是引导读者有效阅读的向导,是交给读者领悟全书的一把金钥匙,实不为过。

一般序言,不免要介绍一下所序著作的作者,但如何介绍,讲究就多了。梁先生不是蹩脚地简单罗列作者的简历,读来索然无味,而是别开生面,根据不同作者的不同特点,像素描、又像特写,用廖廖几笔,就把作者的面貌和特色呈显在读者面前。

他在为侯右诚儿女们为其父写的《精诚所至铸丰碑》一书写的序中,是这样介绍侯右诚的,

“他瘦骨嶙峋,身高不过五尺,体重不足百斤,几乎一风都能吹倒,眼晴是一千五百度的近视,耳朵也有点失灵,如此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腿不便行走的羸弱之躯,实实再难以胜任兴办什么实业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九旬老人,在兴办私立五爱学校过程中,却“三更不睡,鸡鸣即起,上下游说,八方奔忙,能在孝义县城神奇般地耸立起一座设备齐全,宏伟壮观的初级中学,现已培养出二百多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创造了八十年代的奇迹。”序文接看赞叹道,“多么稀有罕见的高龄,何等令人惊叹的业绩!二者是如此矛盾而又反差,可二者又是那么神奇而又和谐地统一在侯老身上。”

此处,序文不是为介绍人物而描写人物,而是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侯右诚的年龄、体质和业绩联系起来介绍给读者,不仅突出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而且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梁先生在为书画家武岚根的《今天》一书作的“诗情画意性情浓”的序中,开门见山介绍作者道,

“一个清秀儒雅的老人,高条身材,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见人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和缓淡定,看似不擅言谈,但在众人叙谈间,偶尔幽一默,风一趣,会让人们忍俊不禁,回味不已;走起路来,不急不慌,仿佛步履间也在构思着艺术的线条图像。”

看!这是序吗?简直是用小说的笔调刻画出了一个书画家的形象。而这样的描绘,正符合书画家书写此书的艺术特色。

“阅毕全书,掩卷深思,觉得这本著作虽然不像作家的纯文学作品那样高雅精彩,也不像诗人吟咏的诗篇那般激情澎湃,但细细品来,应该说是一个书画家艺术人生的杂感、随笔。”看到这里,不禁使人感到,序文刻划的人物与书画家的艺术人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梁先生在为其舅父王国弼的《吐真续集》作序时,又以日常所见随意写来,

“第一次见到二舅父,是一九八五年他首次回乡探亲的时候。但见一位身材高条、相貌端庄、西装革履的长者,儒雅慈祥,彬彬有礼,谈吐不凡,分明一派学者风范,不禁肃然起敬。”

看,这就是梁先生对不同对象,用不同的笔调去介绍,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正如他在序文中所讲的,“二舅父的著作《吐真续集》将要付梓出版,没想到他老人家竟邀我作序。有道是舅舅伯伯老先生,乃家庭、社会关系中最为敬畏的三大长者。外甥对舅爷的大作评头品足,似乎有点大不敬,妄为之。怎奈舅爷言辞恳切,甥儿恭敬不如从命,且顺便也能将我欲说、该说的话见诸文字,因而也就勉力为之了。”

在序言中,介绍作者固然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介绍书中内容。而在介绍内容时,明摆着的东西好讲,但要讲出隐藏或折射的思想内涵,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小说,故事概况和情节可简略介绍。但小说要表达的主题,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序者一定要掌握作者通过故事要反映的意图,这没有一定的审美、鉴别能力是不能胜任的。

李怡萍女士曾送给我她出版的小说集《白天不懂夜的黑》,其中收集了她的13部短篇小说。每篇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鲜活的人物性格,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些细节描写,我至今能讲得出来。但我是一个俗人,只图了个热闹的故事,又没有看卷首梁镇川的序,所以更多的含意也讲不出个门道来。此次,我细看了梁先生的序言,有“恍然大悟”之感。序言说,

怡萍的小说“没有着力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情节结构,而是着力于写人物内在的、最本质的心理、精神,写一种感受、一种心情、一种情绪,写心灵旋律的变奏,灵魂深处的震撼。一般情况下,人性的善恶是潜藏不现的,只有到了特定的时空、特殊的事件中,才会偶露峥嵘。有作为的小说家、戏剧家,总是要在自己的作品中,首先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然后尽情地、不厌其烦地一步一步挖掘,一层一层剥落,甚而不惜揉搓挤拧带血的心灵,拧出最后一滴血来。”

看看,同是看小说,但“横看成岭侧成峰”,差别多大呀!

赵处亮先生出版了一本《情满孝河》的散文、小说集,并给我快递了一本。读后,其中几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让人长叹,激动之余,写了一篇《有情至可感人》的评论,发表于《吕梁日报》。但今日看来,仅就事论事而已。我们再看看梁镇川为此书写的序,就又是一种境界了:

古往今来,凡文学艺术作品,写的大抵不外乎“情”、“理”二字。人—生所经历、感受到的,不就是“人情”、“世理”吗?而文学艺术作品正是将人情、世理,蕴寓于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之中,从而表现出了感人的艺术魅力。读处亮的文章,篇篇都能感受淋漓充沛的“情”。而这些情,都不是单纯地、—味地为写情而写情,而是在写情的字里行间,乃至故事情节之中,都寓含着“理”,都洋溢着发人深思、令人启迪、催人奋进的正能量。”

小说和散文如此,诗词就更含蓄了。胡天将曾出版了一部《诗词话马烽作品》。梁镇川在序文中是这样介绍的:

“这是一部文学爱好者的积淀之作。天将君自幼酷爱唐诗宋词,多少年来,反复吟咏,赏文字之华美,悟诗词之精髄,得格律之要领,体诗家之情怀,积累了深厚的诗词功底。尤为值得赞赏的是,他不是用这种功力去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而是将这种功力倾注于情有独钟的马烽先生的每一部作品之中。或点化主题立意,或歌颂人物形象,或弘扬正义正气,或抒发人文情怀,以古典诗词的格式,将蕴含在马烽作品中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思想、艺术表现出来,实属难能可贵。”

看了他的这段文字,是不是激起我们想亲眼目睹胡天将这本书的欲望呢?

梁镇川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人民艺术家,在戏剧、文学方面夺得过全国、全省的多个大奖,而且还是一位在多个领域中博学多才的专家学者。看他的序,对一些专业知识,我们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他在为王正變《书法作品集》的序言中写道:

方正美,作为书艺体势、运笔的风格之美,在中华民族书法艺术中积淀深厚,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且不说汉字统称为“方块字”,历史上诸多书家的碑刻、法贴,多是在方正的格式内巧妙变化而自成一家的。如果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方正”之说可谓由来已久。古曰“天圆地方”,《孙子·势篇》曰:“方正则止,园斜则行,自然之势也。”人们视觉、知觉中的“方正美”,正是“自然之势”的积淀和升华。《周易·坤卦》对“地”、“方”有如下解说:“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至静而徳方。直其正也,方其义也。”这里,将“坤”、“地”的“方”,与“直”、“正”联系在一起,《易》文化又赋予“至静徳方”、“安贞”、“厚德”、“直正方义”等品性。几千年来,“方正”这一渗透着文化哲学意味的内涵,不仅体现在书法创作的结体和用笔之中,而且广泛积淀于书艺的鉴赏品评之中。所以,完全可以说,王先生正是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将“方正美”娴熟地运用于自己的书艺创作之中。

他在为文金先的《游之吟》作序道:

《周易・系辞》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曰:“夫书之难以一端尽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沫若在《南京印象·秦淮河畔》中也说:“诗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尤其是旧诗。”从观山赏水、游景览胜的角度讲,不同人对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感受体悟;行诸笔端,便会写出不同的诗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诗人观察景物的方位、角度不同,吟咏的诗篇也便千差万别;“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说诗人对照比喻的对象不同,吟咏出的诗句也便千姿百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说诗人关注景物的重点不同,写出的诗篇也便各有千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说诗人的人生阅历、文学修养不同,触景生情而感悟的哲理也便有深浅高下。凡此种种,见仁见智,“难以一端尽也”。如若再加上大自然景物因时、因地、因势的变化而呈现的万千气象,诗人神思妙想,构思创作的诗篇,更是千变万化,难尽其妙了。《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看看,诗人如此山满海溢的情意,赋之于万千气象的山川胜景,所吟咏的诗篇不是形形色色,难以数计了吗?

他在为侯兆勋《中国茶文化集研》序中道:

饮茶必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名茶。诸如形美如兰花初绽,色绿似碧玉沉水,香郁像春风送馥的“西湖龙井”;白毫披露、翠碧诱人、卷曲如螺的“苏州碧螺春”;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的“安溪铁观音”;其味甘醇回爽、多次冲泡色泽尤佳的“云南普洱茶”;嗅之清香扑鼻、泡之汤色艳亮、品味馥芳郁香的福州“茉莉花茶”等茶中上品,都是我求之若渴、得之如宝的品饮佳茗。相比之下,我还是偏爱茉莉花茶。据说,茉莉花茶用苿莉花熏成,一层茶一层含蕊初放的花,铺放数层,使茶充分吸收花香,如此反复窨花3-5次,茉莉花茶便兼备茶香、花香,嗅之清香扑鼻,品之浓香绕舌,过后余香不散,尤为北方茶客所厚爱。也许是我生在北方,也许是从小多饮花茶,渐渐养成爱饮花茶的习惯。如今,饮一杯高级茉莉花茶,真如聆听一曲《好一朵美丽的苿莉花》似的舒畅、惬意。

不必再多列举了,阅读这些有关书道、诗道、茶道的精辟论述,不仅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明瞭不少知识学问,同时也不得不赞叹梁先生的博学多才了!

阅读《序跋集览》,惊异地发现,梁先生别出心裁地把自己创作的古诗词,有机地融入序文之中。众所周知,梁镇川先生是著名的编剧。源于先生谙熟戏曲唱词之道,在撰写序文时,信于拈来一首诗词,或者以一首诗词引出话题;或者用一首诗词戛然作结;有的甚至用诗词代序。如此一点化,不仅使序文骤然生色,文采斐然,而且给所序之著作平添了意想不到的诗情文意。

梁镇川在为“王清玉戏由文化收藏馆”作的前言中,首先以一首《多丽》词开篇:

几千年,中和孝义源流。汇人文,由从亘古,民风乡俗珍馐。影偶演,支杆手杖;碗腔唱,咿呀金喉。离合悲欢,人情世理,台前幕后舞歌讴。逢庙会,吉时婚庆,锣鼓绕山沟。村村建、楼台亭榭,雅韵悠悠。

到如今,号称三绝,奖杯锦旗丰收。柳树坪,红遍三晋;风流剧,享誉京州。国级非遗,标名保护,传承新创又从头。共凝铸,戏缘魂脉,师徒志谋酬。梨园美,奇葩竞绽,粉墨春秋。

一首《多丽》词,引出王清玉戏曲艺术收藏馆的话题来。紧接着,前言自然而然地写到收藏馆的丰富内容、创办过程、重大意义等等,使游客不得不急于观赏收藏馆的全貌。我也曾参观了此馆,并在留言薄上写下了“孝义戏曲善举,留传千古丰碑”这几个字。

在给赵处亮《情满胜溪》一书的序言《怎一个“情”字了得》中,梁先生精心填了一首《满庭芳· 咏情》:

文贵言情,西厢楼梦,泪洒十里长亭。古今—脉,山海誓偕盟。多少文朋墨侣,诗词赋,浩瀚花盈。华章秀,呕心沥血,平仄韵芳馨。

多情。欲感叹,兴来如答,情往先赠。品意境幽深,理寓其贞。甘苦寸心知也,字行里,氤氲真诚。笔耕处,灵犀顿悟,偶尔显峥嵘。

序言以这首意韵隽永的满庭芳咏情词结尾,给人以余音缭绕之感,也使人深受感染,扩张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在给傅益民著作《旅思千里》写的序文《万里烟霞映墨辉》的结尾,梁先生是这样写的:

有道是“功夫在书外”。益民君深谙此道。他将自己的人生信念、生活感悟和审美追求,一并融入他的笔墨世界,日积月累,久久为功,从而,流淌出洋洋十几万言的游记专著;自然,在书法艺术中,也就不乏率意天成的神来之笔了。

录一首住日写的诗,与傅益民先生共勉。

《艺      悟》

艺道深泓无止境,

灵犀妙悟勤为径。

种蕉怀素龙蛇舞,

焚膏韩愈文彩精。

炉火纯青经火煅,

登峰造极绕峰通。

推敲雕琢多寻味,

意会传神诧偶逢。

好一个“意会传神诧偶逢”!是的,“灵犀妙悟勤为径”。梁先生在这里揭示的、文学创作灵感显现所得的文诗妙语,连作者自己也惊诧于偶然相逢的现象,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梁镇川先生不仅为他人作序认认真真,精益求精;为自已著作写的自序也同样十分精彩。

他在为自已创作的碗碗腔现代戏《风流父子》进京演出之际著文,道出了其中创作的不易:

“写戏也真够难的,个中甘苦惟有寸心品味。试想,从大幕拉开到剧终收场,长达两个多钟头,要紧紧揪住观众,让他们坐得住,入了迷,甚至要和演员同悲共喜,终而拍手叫好,点头称是,容易吗?惟其难,我们总是苦心孤诣地想在戏中尽力表现和升华生活的真,包容和凝聚更多的情,描绘和渲染艺术的美,神往和追求戏曲的魂。”后来,此剧获全国现代戏调演编剧等七项大奖。1990年获山西省首届“杏花奖”。1991年获山西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创作“金牌奖”。1989年和1999年两次晋京演出,他和主创人员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首都戏剧家的赞扬。个中甘苦,他最清楚。

他在自编的电视剧《山溪之歌》播映后,著文道出了自已的创作体会,令人很受启发:

我们没有任意编造情节,只是真实地从马牡丹短促的一生里的许许多多感人事迹中,选取几个闪光的片断,艺术地浓缩在她牺牲前十天的时间里。我们没有人为地拔高英雄形象,力求把马牡丹勤劳朴实、贤惠善良、助人为乐的所作所为,表现得质朴自然。我们也没有让英雄发表什么豪言壮语,在整个舍子舍己救人的壮烈场面里,牡丹只说了一句:“三宝,待会儿,妈就来!”“喜子,你求求大夫,给俺好好看,咱快点出院,挣了钱还债、盖房。”然而,就是这些质朴的话语,即使在拍摄现场,就已使围观的群众热泪盈眶了。总之,我们在全剧中,力求扑实无华,平静无奇,以情感人,在平凡中见伟大,在平静中见激烈,以真情实感撼动人心,意在让那静静的、纯结的溪水,款款润入每个观众的心田。

梁镇川先生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呢?

他在《诗咏孝义》自序中说,

我生于斯,长于斯,深深热爱着这块青山绿水的热土,涓涓感恩于这方河滋土育的宝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人间大同。只要具有爱美之心,赏美之情,便会发现人间之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各呈其美,妙不可言。爱出者爱返,美往者美来。只要真心做—个施人以爱、赏人以美的人,便会深受美的感染,于是,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思维敏捷,想象飞驰;进而在乡俗中採撷美丽,于平凡处点化精彩,从沧桑中升华哲理,在构思中激荡诗情。请挚爱地关注孝义大地的山川沃野、人文历史、地域风情、乡愁乡俗、名胜景观吧!她们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雅致多情、风度温馨;她们是诗的抒情,是画的风韵,是歌的旋律,是舞的灵动。我徜徉其间,欣赏美景,品味人生。我觉得他们优雅,洋溢着少女的青春;她们多情,氤氲着爱恋的情调;她们沧桑,镌刻着岁月的年轮;她们睿智,讲述着历史的峥嵘。—幢幢挺拔而起的高楼,—条条宽敞平坦的大路,—片片花团锦簇的绿荫,—处处古朴典雅的景观,—款款风味独特的美食,—曲曲哪吚呀嗨的腔韵,—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于是,我痴迷,激起爱恋不舍的情愫;我採撷,饱含艺海拾贝的猎奇;我神思,宕荡澄怀静虑的缕絮;我遐想,翱翔艺术架构的羽翅。是文化与素养的积淀,是性情气质由内而外的流露,是从骨子里渲泄诗化了的美感,是生命中艺术元素的注入。收天地日月精华于胸襟,绘万般景物情态于构思,凝成了朝霞虹霓般的灵魂。—朵鲜花、—枚绿叶、—抹时光、—缕炊烟、—个人物、—段传说,在笔尖婉转着诗意,在文字里雕琢着诗行。字里行间有使命的凝铸,有故土的眷恋,有岁月的穿越,有乡愁的情感。积十余年的磨练,方凝聚了数以千计的诗行。尽管不怎么富有诗意,有的甚至类似打油、口流,但它是儿子对父母的倾诉,是赤子对家乡父老的感恩、奉献。因为它记录了历史前进的脚步,描绘了岁月变换的沧桑,是奋发前行的坎坷足迹,是如火如荼的风云激荡。

看,这就是他艺术人生的切身体会。他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来,只因为他时刻牢记自已是孝义人,是孝义这块宝地养哺了他,他热爱孝义大地上的人民和山山水水。这多么令人深思,又多么让人敬仰!其中自然包括他为别人和为自已著作写的序言中。愿这些序言和他的其他著作一起,在孝义文坛以至吕梁文化历史上树起一座不老的丰碑!

最后应该提及的是,为别人的著作写序,确是一件苦差事。且不说“为别人做嫁衣”,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单就阅读大部头的著作,还要认真领悟,精心架构,撰而成文,且要说出个头头道道、子午卯寅来,其劳心费神是可想而知的。

一位七七老人,仍笔耕不辍,其默默奉献、提携后辈、奖掖新人、献身文化的精神,着实可圈可点,可敬可佩!

(0)

相关推荐

  • 新书摘要(15):把《大学语文》序言写成了一本书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十五篇:郭绍虞的<大一国文教材之编纂经过与其旨趣>(1939) 最近发现香港同行的一部大学语文研究手稿,成稿 ...

  • 李汉君:漫话“序言”

    李汉君 "序言"作为一种文体,究竟起自何年,始于谁手,今已无可考证了.虽然章学诚在他的<文史通义>中说,后世文体"皆备于战国",但今天存世的典籍,先 ...

  •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明世宗嘉靖五年十一月五日-1590年12月23日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人.明代文学家.史 ...

  • 范曾的成就,并非偶然

    不要以为范曾成名是偶然的,是偶然当中的必然,因为范曾确实是修养非常高的这么一个老师.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39集:"书法与写字"与&q ...

  • 陈仁德三种著作面世

    拙著三种终于全部面世 花费了很多时间的拙著三种,今天终于全部面世.其中<陈仁德诗词三百首>系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陈仁德七律三百首>和<云气轩杂记>系书湾文化工作室 ...

  • 师道强 | ​故乡文学情

    往期回顾  ·  孝义农村娃为何获得"首都劳动奖章" ·  和体育大师师旭平一起在孝义插队的日子 作者:师道强 我是孝义桥南村人,孝中毕业后考入省商干校,后分配到了介休工作.在党组 ...

  • 师道强 :从下栅村走出的老革命杨冀轩

    作者:师道强 去年底,我写了一篇<下栅村里的杨继禹>,说孝义下栅村里尽名人.其中提到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中共孝义市委书记章霍生.孝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杨汉山.民国年间的山西 ...

  • 师道强 | 古城!古城!我的孝义古城!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师道强 我是山西孝义古城人. 我的老家在古城桥南正街门街门牌61号. 孝义古县城图 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我对其门牌号数仍然记得一清二楚.一个主要原 ...

  • 师道强 | 乡愁

    作者:师道强 乡愁还需要想吗? 是的.在平平常常的安逸日子里是没有乡愁的.但今年正要像往年一样过春节,春节后兄弟姐妹.侄儿男女开始走亲戚时,一场铺天盖地的病毒瘟疫突然降临,生活像时钟一样戛然而止. 我 ...

  • 师道强 | 孝义下栅村里的杨继禹

    作者简介: 师道强,桥南文化艺术社社长.孝义古城诗社顾问.汾河曲社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两部,散文评论集和诗词集各一部.内中作品散见于省.地.市三级报刊杂志.创作作品总字数约一百余万. 孝义下栅村里尽名人 ...

  • 师道强 | “累”并快乐着

    <吕梁日报>特刊编者按: 2019,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2020,我们开始新的征程. 回望2019,无数画面让我们动容.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无论国家.社会还是 ...

  • 师道强 | 生死间

    作者简介:     师道强,笔名桥南,山西介休市人,祖籍孝义市.太阳诗词学院荣誉博士.汾河散曲社顾问.孝义古城诗社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山水间>和<白雪梦>.其中<山水间& ...

  • 师道强 | 我家老院的邻居们

    往期回顾  ·  我在碛口扶贫的两年半 ·  为了一封邮件的投递 作者:师道强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大约七.八岁时,我家买下了孝义旧城边桥南大街门牌61号院内的三间西房.因窗户临街面西,所以夏天 ...

  • 太极拳的师道与传承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收徒,续的是前世今生缘分! 授徒,继的是国粹传承血脉! "武术界向以拜师仪式繁琐.师徒师承关系名份极严,著称于世.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