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章回:生命中的贵人(作者 吴轩辕)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在旅行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事转眼即忘,有些事刻骨铭心。有些人擦肩而过,有些人终生难忘。
        一九七五年的夏天,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这年七月份,生产队组织我们几个小青年赴江南湖口永河州专职拾粪,我们住在一个有三间瓦房的农户家,房主姓江,比我大几岁,夫妻俩人很和善,房主家仅有夫妻二人带两个孩子,他家在当时农村算是宽敞人家。我们带来了生产队补助的大米,(每人每天补助一斤半大米)几个人轮流值日烧饭。晚上就用竹席、晒筐打地铺。
      七月流火,上蒸下煮。每天,天蒙蒙亮,我们就挑着粪筐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拾粪,拾满了就挑回来倒在江边预先确定的地方。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穿梭,由于天气太热,我那时白天穿着一双黄球鞋,上身赤裸,身上仅穿一条大裤衩,头上戴了一顶大草帽,肩膀搭了一条毛巾。草帽休息时当扇子,毛巾要随时擦汗洗脸。白天我们只要出了门,回来身上就湿淋淋,每个人都象是刚从水塘里拉出来的人。夜晚,山里的蚊子特别多,一抓一大把,我们睡在地铺上,既无蚊帐,又无电风扇,点两根蚊香无济于事,蚊子叮在身上,一咬一个红包,奇痒无比,白天又热又累,夜晚人又无法入睡,个个疲惫不堪,倍受煎熬,天未大亮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劳动。正值青春年少之时,我们个个都在掰着手指头过日子。这样的日子大约过了三四十天,我们几个人终于拾到了一大船粪(二十六吨的机帆船)加之生产队地里的棉花旱情严重,需要人手抗旱。我们随船一起返回。
   回来后,我们又投身抗旱之中。记得有一天,我们在落棚小学西侧、二棚队后面的棉地抗旱。这片地有四五十亩,这天天上没一丝风,晴空万里,棉花杆有一人多高,放眼望去,太阳照在棉叶上,闪动着团团莹光,我们从早饭后开始挖沟筑坝,快到下午一两点才把水引到这片棉地,我们每个人都全身湿透,又渴又累又饿,我几乎晕倒,全身瘫软。当时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当时的感觉记忆犹新)
    七五年的夏天,是我人生最苦难的一段时光。时隔四十六年,每当回首,不寒而栗。生活的磨难,打磨了我的棱角,同时也给我增添了改变现实,努力拼搏,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在我无助、无奈、困惑的时候,我生命中的贵人一一姑父冯国龙伸出了援手,八月底,我接到大队的通知,叫我九月一号到落棚学校报到,任民师。接到通知,我简直不敢相信,喜出望外。当时的心情比现在中百万大奖还高兴。因为那时候,一,我属“黑五类”子弟(我爷爷五十年代打成反革命)。二,公社、大队我家没论何关系,三,学校当时不缺教师。(我是去接冯贵华,他调任大队干部)我根本不敢有当民师的奢望,事后我和父母反复分析核实 是姑父从中操办的。他跟大队副书记兼会计的吴遗玉的关系甚好,吴又是大队实际的一把手。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工作任劳任怨,做人小心谨慎,刻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一年后担任学校理科教研组长,学校设立初中部,我带数学兼班主任,三年来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全公社各学校举办会考、期考的考试中成绩优异,同时我又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和老百姓免费治病,一时口碑很好。(这可能是程咬金三年狗屎运吧)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我填报师范学校,顺利考取。如果不是姑父在我最无奈的时候,给我提供一个平台,我可能不一定顺利考取师范,我不能当上国家教师,我大家庭经济的发展以及弟弟们上学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我的姑父冯国
龙是我人生的贵人。

(0)

相关推荐

  • 散文|挣长期工分的人们

    全文共 2082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几十年前的生产队时,人们挣工分分两种情形,一是出一天工记一天工分,另是一年到头干一样活计,挣长期工分的. 挣长期工分的人分两层,一层在大队,一层在 ...

  • 异动

    异动 1975年,我高中毕业,在可以延学半年和回家的自愿选择上,我选择了回家.学校离家12华里.上午我领到了毕业证书,背着一个包裹--用床单包着被子还有一些书和一双鞋,这是我读了两年高中的全部家当-- ...

  • 你见过埋没在农村的人才吗?

    那是八零年的事,这一天,公社新来一个书记,他下乡检查工作,这时,稻粒已经发黄,各个生产队都在准备秋收,他发现一个生产队场上还在给麦子脱粒.通过了解,这个生产队有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队长长期身体不好, ...

  • [黄石文坛]倪胜林的随笔《重忆儿时检猪粪》

    重忆儿时检猪粪   每当我看现在到上学的时候,路上大人替小孩背着书包,送小孩上学.或看到临近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长龙般的家长们伸长脖子,围在学校门口等待接小孩回家的情景,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的童年,忆 ...

  • 那段难忘的人生岁月

    〓 第 1590 期  〓 作者|张振清 编辑|王成海 下面是"老事旧人"网上小店,保证货物品质,有需要者,可加微信 五年,在人生旅途中,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当工作.生活顺风顺水 ...

  • 徐德培 | 学校厕所与教师福利

    学校厕所与教师福利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 ...

  • 我当知青的那段经历/金犁

    "正是江淮三月天,杜鹃声里雨如烟. 豆蔻年华殷勤意,辜负春风又一年."   01              这正是我当知青时的真实写照,当时我在罗山莽张公社,感觉正青春的自己,满心 ...

  • 陈希瑞:父亲的算盘人生

    "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因所做的一首<算盘>诗,这首诗作是说,不要像卖瓮商人利令智昏,在瓮中忘情跳舞,最终落了个瓮破一 ...

  • 人间章回:老窑场(作者 陈晓)

    在母校的东面,约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废弃的旧砖窑.每逢上体育课,老师总让我们以老窑场为目标练习长跑当老师一声令下:目标老窑场,出发!我们就争先恐后地向老窑场疯狂地奔跑.小路旁的杨树探着细小的腰肢拍打着嫩 ...

  • 人间章回:二表姐(作者 文静)

    一晃太多年没见面了,虽然在一个省,离的并不远,可大家都有工作,家庭,孩子,各忙个的,谁也顾不上谁.前不久听说二表姐离婚了,我非常惦记.找个出差机会,我决定前去看望. 二表姐大我五岁,小时候我常去哈尔滨 ...

  • 人间章回:卷发(作者 徐景洲)

    我是家里唯一头发卷曲的.小时候,母亲常抚着我的头发,对别人说:"你看这孩子头发卷的像秤钩.要是个女孩就好了,不用烫头呢!"又说:"真是吃谁奶,随谁长,他奶姆头发就是秤钩头 ...

  • 人间章回:记忆中的百合(作者 欧阳巧玲)

    记忆中的百合 记忆中的百合 仿佛如同一场梦 我们如此短暂的相逢 你像一阵春风轻轻柔柔吹入我心中 而今何处是你往日的笑容 记忆中那样熟悉的笑容 欧阳巧玲 ---- 九十年代初,港台流行歌风正好吹到大陆, ...

  • 人间章回:母亲带我捡过麦穗(作者 马其亚)

    人民公社时期,大田里的庄稼复收完毕以后,生产队一般不会派人看管.我们这个地方,社员称此种情况为放门.放门以后,常常有许多年老体弱不能参加集体劳动者,再次去大田里寻找可能遗留的庄稼.放在当下,谁会有如此 ...

  • 人间章回:故乡公交咏叹调(作者 马其亚)

    这些天在老家,坐过很多次公交车.我持老年优惠卡,每当看到刷卡机上显示本次乘车"0.50"元时,常常感叹不已.老家如今的公交车真便宜,真方便! 想起四十多年前上大学,乘坐公交车都是五 ...

  • 人间章回:“我饿!”“我要!”、“我不!”(作者 周建义)

    我们这一辈小的时候,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抗美援朝,中苏反目,国家真的是一穷二白啊!加上三年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好在是共产党的领 ...

  • 人间章回:前辈的爱情或者婚姻(作者 庞华坚)

    爱情是一件让人想破脑袋也不能理解的事情.这差不多是可以肯定的.谁若自以为是希望解释清楚爱情是什么,那这人不是疯子起码是个傻瓜.常在电视.电台里听见那些专家们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对爱情诸指点江山,你以为 ...

  • 人间章回:扒大河,一天两斤大米半斤面(作者 马其亚)

    清明前回家第二天,恰遇大雨,不能扫墓踏青.随即,电话邀请高中同学Y在小酒馆喝酒闲聊.Y与我相处快五十年,几个月不见,我们都想念得难受.他老家在黄墩湖里,大运河西岸边.大运河东岸与一望无际的骆马湖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