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鲜血染红楼
——访“红楼事件”见证者钟文琴老人
在红海湾田墘街道东北角,有一座特殊的建筑物,全部粉刷为红色,称为红楼。它始建于1917年,原是一座享有盛名的中小学校,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造型为仿西建筑。土地革命前后,彭湃及其战友先后以教育为掩护,进入红楼,秘密建立党团组织,培训革命骨干。红楼与海丰县城的红宫红场遥遥呼应,成为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当时,革命人士特意把红楼墙粉刷为红色,象征着席卷全国的红色浪潮,并以此来激励红海湾人民。
红楼,更因1941年9月21日(农历八月初一)凌晨,由于汉奸告密,驻扎"红楼"的合作军官兵突遭日军包围袭击。抗日合作军奋起抗击,在突围中,营长朱金铭等81位指挥员中弹牺牲,只有部分官兵冲出重围,安全转移。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震惊东江地区的"红楼事件"。
近日,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来到红楼前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采访了今年88岁高龄思路依然清晰的当地老人钟文琴,他可以说是“红楼事件”极少数仍活着的见证人了。
痛说缘由
钟伯说,这要先从日本鬼子说起。1941年,日寇入侵汕尾,海丰等地,老百姓闻风而逃。日本兵第一次踏入田墘墟,便抢杀掠夺、强奸妇女、无恶不作。一次,钟伯和几位村民正准备到田里劳作,就有人担心怕碰到日本兵,其中一人却说,怕什么?见着了大不了举起大拇指,恭维他们一下,应该没事吧。大家就这样抱着挠幸心理上了路。然而,不幸的是还真见了鬼,半路上迎面走来一队日本兵,大家一时慌了神,没逃出几步,就给日本兵追上了,一个一刺刀,鲜血涌流。残杀中,钟伯被日本兵踢断了两根筋骨,他躺在地上装死,才逃过了一命。说到此,钟伯愤恨不已,并说起了“红楼事件”。钟伯回忆说,当时盘踞在田墘、遮浪一带的海匪陈铁,平时打家劫舍,为非作歹。日寇来了,又狼狈为奸,为其效劳,为消灭这股配合日军封锁汕尾沿海一带的海匪,原进驻在陆丰的合作军派营长朱金铭率兵抵达田墘,在墟外与陈铁匪帮交战,合作军英勇杀敌,在城仔附近击毙匪首陈铁和不少匪兵,残余从海上逃走。
打了胜战的合作军为了不扰乱百姓,驻扎在田墘郊外后策埔的几颗大槐树下风餐露宿。其时是1941年9月20日晚八点,已十分困顿劳累的合作军,就地疏散休息,士兵们倒头便睡。谁知半夜下起了大雨,部队只好分别进住墟内的红楼、旧商会和盐务所等地。没有想到逃走的海匪勾结日军,半夜偷袭红楼而来,把入住红楼的营部团团围住,敌人是备而来,合作军猝然应战,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博斗,终因寡不敌众,驻营的八十一位官兵壮烈牺牲,三十人被押至汕尾杀害,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红楼。
沉痛追忆
钟伯说,日伪军夜袭红楼,当他们行军经过龙溪村时,该村还在做大戏,可惜没有人发现。当枪声大作时,钟伯正在离红楼不远的戏台上睡觉,听到枪声不知如何是好的他,捱到第二天天亮枪声才稀落,但墟外仍有战斗。待日军辙退之后,乡里享有名望的开明人士游子干牵头,会同行医的蔡一阳、黄树榖和陈鑫祥等人发动组织村民清理战场、收敛烈士遗体等善后工作,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护伤员、埋葬烈士遗骸。当时年仅18岁的钟伯战战兢兢跟着大人们来到红楼,看到战士们的尸体横陈、鲜血遍布、惨不忍睹,大家哀恸不已,无限悲愤。钟伯愤恨地说日本鬼子罪大恶极,真该千刀万剐!记得一位随合作军负责做战地宣传的海丰人黄海声,当年才15岁,是最小的一位。在与敌军激战之时,他和几位战士突围到了城旁的陈公石山,却根本抵挡不了架在那里的机关枪扫射,六位战士一个个倒下了,最后身负重伤的黄海声只好往回逃。这是钟伯听一位叫阿锥的村民说的,这位村民当时正在离陈公石山不远的豆町看守刚刚收割的花生。当黄海声辙退到后策村,躲在一家姓黄的后院墙角时,想起死伤惨重的战友,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哭声惊吓了院里的主人,循声寻来,看到满身是血的黄海声,了解情况之后,这家的主人马上出手相助,把他背到了黄厝公厅,并请来了村里的长者笑伯协助护理,为他养起了伤,几天后才送黄海声回到海城的家,可惜他因伤势过重,不久便牺牲了。
钟伯说到此嘘唏叹息,继而又无不惋惜地说,当时半夜下雨,合作军转移到墟内,走近新兴寨门时,一匹跟随营长朱金铭多年的白色战马竟然停蹄不前,它甚通灵性,似乎预感到某种不祥,但大家却不明就里,拚命把它赶推进了城里。
81位烈士和那匹战马的遗体当年分别被埋掩在秤钩地埔。40年后的1981年,由陈鑫祥、杨多默和钟伯等人牵头组织将安葬在秤钩地埔的英骨迁移于雷公埔,造墓树碑。钟伯期间曾任过“烈士公墓”理事会的会长。2005年,烈士墓地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命名为田墘抗日英烈陵园,该园方圆3万多平方米,耗资600多万元,凝聚了当地党政、群众和许多热心人士的汗水和心血,于2008年中旬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英烈陵园。
时至今日,红海湾人民经常会到抗日英烈陵园凭吊阵亡的壮士,以每年农历的八月初一(烈士殉难日)为最隆重的公祭日。当时有一副挽联曰:时在八一,死者八一,烈士卫国仙游去;剿匪而来,抗日而来,血染红楼恸地哀。经历了腥风血雨的红楼,已经成为屹立在红海湾畔一座革命的精神堡垒,成为教育后人的革命红色基地。(2011.8.6)
永远活在百姓口碑上的英烈
——再访田墘抗日合作军英烈遇难往事
老人们给路过的小学生讲当年抗日合作军遇难的故事
座落于红海湾田墘街道雷公埔的“抗日合作军英烈陵园”是一处上规模、颇具园林风格、远近闻名的革命陵墓,不断吸引着人们前来瞻仰和学习。它那悲壮、惨烈的故事更是深深地烙印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一说起来总是令人扼腕叹息、感动嘘唏!当记者再次来到这块英雄的红色土地时,当地的几位老前辈,有的乃是当时的见证者,他们都怀着无限的悲愤与缅怀之情,为之讲解、并带着记者到几处原址,实地讲述当时惨烈的情境——
今年80岁,原是白沙中学的退休教师刘礼松是当年“红楼事件”的见证人之一。为了作更详细真实的介绍,他和陈珠道、刘鑫、游赠、蔡彬等几位老人一起带着记者从英烈陵园到红楼、火巷、分巷、布街、秤钩地、新兴社寨门等当年激战、碟血街头的原址作实地的讲解。刘礼松说,当年的他才六七岁。半夜被一阵阵激烈的枪声惊醒的他,一早跟着大人们来到出事的地方红楼看个究竟,只见遍地横尸、鲜血溅地、惨不忍睹,人们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待大家回过神来,都为年轻的合作军在红楼被日寇半夜偷袭、死伤惨重的不幸遭遇而伤心痛哭。随后,由在乡里享有名望的开明人士游子干和行医的蔡一阳、黄树榖和陈鑫祥等人牵头,发动组织村民清理战场、收敛烈士遗体等善后工作,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救护伤员、埋葬烈士遗骸。随即又举行了隆重的公祭,而每年一次的公祭活动除“文革”期间之外,一直沿续至今,已成为当地一个约定俗成、不可或缺的重大纪念日。
回顾往事,在当年群众自发进行的善后工作中,刘礼松的母舅彭龙就是参与者之一。当我们来到火巷口时,老刘指着巷口说,这里原有两个哨兵把守,却被那夜偷袭的日寇暗杀了,然后抛在左边的厕坑里。据其母舅彭龙说,他在帮忙清理战场时,厕坑里浸泡着两位战士遗体,刚开始人们不知所措,彭龙自告奋勇,捞起之后还为其冲洗干净。还有,当年的镇公所(另有部分合作军住在里面)就火巷内,而该巷又是通往红楼的,强盗干掉哨兵后,长驱直入,血洗红楼、镇公所等地。可恶的日本鬼子,老人们说到此,咬牙切齿!
火巷口,当年合作军碟血街头的地方
来到位于红楼后面的布街,老人们指着红楼二层的窗口说,当时被困在里面的合作军拼命突围,本想从窗口往外逃出,无奈敌人在外面架起机关枪不断扫射,死伤惨重。有的爬过相邻的天主教堂得以撤离,并与镇公所逃出的战士一起与敌军展开博斗。
另有一位80多岁的老前辈郑信注,他也是白沙中学的退休老师,郑老是解放战争时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成员,主要协助地下党送情报、搞宣传等工作。红楼事件发生那年他10岁。当时在睡梦中被惊醒的他,误以为激烈的枪声是炮声,一大早想出去捡炮头,被母亲制止并告诉他外面出大事了,小孩子不要乱跑。随后,他却跟着舅舅去了红楼。来到火巷口,看到有一受伤战士伏地不动,便有几位群众上前施救,只见他微弱地说要喝水……。在这次战斗中受重伤的还有一位年仅15岁,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黄海声,他是刚从海丰中学毕业的学生。黄海声和同学李寅一起被派往进驻在陆丰的抗日合作军驻地,协助他们搞抗日宣传等工作的进步青年。不幸的是黄海声后来获救转移回海丰养伤时,由于伤势过重,不久也牺牲了。而当时被困在红楼内的李寅在激战中寻不到黄海声,他从窗口爬过天主教堂,一出教堂门口却被日寇生擒了,后被押回汕尾,经过一段艰难辗转,最后李寅在广州做苦力时才寻得机会逃跑,脱离了魔掌。
李寅和他的手迹
当时,郑信注也见证了被抛在厕坑里的战士遗体。他说,他跟舅舅一起走过火巷来到红楼,一进去就看到走廊左侧有一匹被打死的白色战马四脚朝天。再踏进大厅看到右侧还有一具战士的遗体未收敛,滩滩血迹,这样惨烈的场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使郑信注后来在给学生上革命教育课时,一说到这段历史总是十分动情。郑老师至今仍是红海湾关工委的副主任,这么多年来,他为当地的中小学生上革命教育课近200场。
1942年,白沙中学师生为悼念合作军牺牲一周年,举行抗日救国宣传演唱会,把当时的事迹编写成方言快板,由当时的学生李位谦和黄锡祺表演。郑信注老师感叹地说,现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老人们回顾说,1941年农历8月29日,抗日救国合作军一个营(“国共合作抗日”时期,隶属第四战区65军158师472团)在营长朱金铭带领下,日夜行军从驻地陆丰赶赴遮浪半岛剿歼与日军狼狈为奸的海匪。对战中打死匪首陈铁,获胜后,傍晚回师驻军在田墘郊外的后策埔,却因半夜下起了大雨,合作军只好移往圩内的红楼休息(白沙中学旧址)。不料由于漏网海匪勾结在汕尾的日军,于第二天凌晨偷袭红楼,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陷入困境、又寡不敌众,合作军牺牲了以营长为首的81位壮士!另有30多位被俘的押往汕尾,无一投降,多数壮烈牺牲!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震惊南国的“红楼事件”。
“红楼事件”中富于传奇和悲壮色彩的还有那匹跟了营长朱金铭多年的白色战马。据说,合作军为了不打扰当地老百姓,当晚就在田墘南郊宿营,却因下大雨才转移到圩内红楼的。当战马随部队进入新兴社寨门时,它却任战士们怎么拉也不肯进去!似乎它早有预感,老人们说到此,不禁嘘唏。它也是为国捐躯了,人们称它为义马,并在抗日合作军英烈陵墓的右侧,同样为它修建了一座墓,墓碑上刻有“义马”两个字。并筑有一个小亭,亭内摆放了一座石雕的马,配有《义马铭》石碑。可见人们有多重视,包括对这匹马也不例外!
一行人又来到原埋葬在秤钩地的烈士墓遗址。老人们介绍说,81位烈士和那匹战马的遗体当年就分别被埋葬在这里。至1981年,再由陈鑫祥、杨多默和钟文琴等人牵头组织将安葬在秤钩埔的英骨迁移于雷公埔,造墓树碑。2005年,烈士墓地地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并命名为田墘抗日英烈陵园。该园方圆3万多平方米,耗资600多万元,凝聚了当地党政、群众和许多热心人士的汗水和心血,于2008年中旬建成了规模壮观的英烈陵园。
缅怀先烈,告慰英灵。红楼壮烈的革命故事,永远铭记在广大人民的心里面,口口相传,永远教育和激励着后来人!(2016.9.20)
郑冰利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