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贵的古代书画,什么来头?
2020108
画给现代人的石头
几天前的夜场拍卖,《十面灵璧图卷》以 5.1 亿元的价格成交,创全球古代书画最高纪录。
30 多年前,这幅画惊艳地出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拍场,也曾创下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纪录,当时的成交价是 121 万美元。你看,一件作品,竟如此直观地佐证了收藏的高回报和通货的高膨胀...
十面灵璧图卷 明代 吴彬 1610 年
不过,这些数字跟今天的内容关系不大,图卷本身才是重点。在细读《十面灵璧图卷》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与观石相关的一些细节及另外两幅画。
在古代,赏石文化起源较早,可追溯至秦汉。经过唐代诗人的咏唱,宋人对石头的喜爱大大加深。那时的头号玩家是宋徽宗,被后人诟病的“花石纲”,则是这位画家皇帝最为人熟知的劣迹之一——
纲,运输团队之意,十艘船为一纲。北宋末年,蔡京奉宋徽宗之命四处搜罗奇珍异石,花石船队所过之处,百姓苦不堪言,有些地方为了让载有大型石块的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是常有的事。
祥龙石图 宋代 赵佶 1106 年
与前人不同,宋徽宗除了观石,也画石。
大约是 1106 年,他喜得一块太湖石,因石形似盘龙,又因祈求皇运呈祥的愿望强烈,便将此命为“祥龙石”,画名《祥龙石图》。
这是一幅相对写实的画作。由于湖水千百年的冲刷,石身形成了大小、深浅不一的坑眼和孔洞,宋徽宗用层层渲染的方法,使祥龙石呈现出了深浅相叠,变化丰富,立体感鲜明的状态。
《祥龙石图》局部
相较皇家的豪横,文人赏石,多以案头为主,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但苏轼和米芾为代表的石头爱好者们,却提炼出了针对这桩雅事的评判标准,深刻影响了后人的审美观念。
米芾相石有四法:曰瘦,曰绉( zhòu ),曰漏,曰透。通俗地说,就是瘦风骨、漏清灵、透高雅、绉古拙。苏轼又说“石文而丑”,意思是石如文人,文人如石,丑即米芾口中的“瘦绉漏透”,或曰大秀若丑。
一个“丑”字,囊括了赏石和画石的精髓,延用至今。
从古籍资料看,米芾对石头的痴迷,应是胜于苏轼的。除了坊间流传的米氏玩石轶闻,他还有一幅《研山图》留存了下来:
研山图 宋代 米芾
晚年的米芾,偶然得到一块灵璧石,如获至宝。这块石头的形状呈山形,刚好可做墨池研墨,他对其爱不释手,甚至连续几晚都要抱着这块灵壁石才能入睡...即便如此,米芾仍是意犹未尽。那一夜,夜朗星稀,他提笔挥毫,留下了《研山图》和《研山铭》。
恰好,《十面灵璧图卷》中的石头,也是灵璧石,但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图中的石头为同一块灵璧石的十个面,且画法、造型极为奇古。这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可谓独一无二。
前正面
后正面
石头的拥有者是明末文人米万钟,米芾后人。他将这块石头置于案头,时常邀友人前来观赏,众人多次为它取名,都不能完全概括其奇诡魅力,再三思忖,米万钟将其定名“非非石”。
1610 年,他邀请同在京城的画家吴彬为“非非石”作画,吴彬破古今之例,分别从十个不同的侧面描绘了这块灵璧石千变万化的形态。
右正面
后左面
原本沉重静止的石头,竟被画得如此生动,它状如火焰,令人惊叹。
米万钟在每幅画旁写上解说,随后邀请一众文人好友为此画题跋,共同完成了这幅长约 27 米的画卷。
可以想象,从诞生之初,《十面灵璧图卷》就注定了它的顶端位置。
后观底
左正面
明末时期,画坛尚奇、尚古,吴彬是与陈洪绶齐名的画风高古的画家。
起初,他只是莆田长大的一介布衣,青年离乡后,幸得明神宗赏识,以善画而被荐入仕。吴彬性格刚正,因当众批评权宦魏忠贤而被捕入狱。获罪去职后,他云游四方,生活闲逸,绘画风格愈趋老练。
前左侧观
前右侧观
完成这幅画时,吴彬 50 岁。
仅做了 45 天的福建副史,乘船回松江的董其昌 45 岁。他收到米万钟寄来的手卷画作,随手放在了一边。初回家乡,索求题词者太多,只得慢慢写来。
一个安静的时间,他拿起《十面灵璧图卷》,一侧打开,愈展愈奇,啧啧称叹。纵然是阅尽古画的董其昌,也从未见过如此画作。
后右侧观
前观底
他随即在卷后题道:
...盖文仲以孙知微画火法,为此石传写神照。而其蜿蜒垂垂者当作水观,剑锋斩截者当作金观,孤起林立者当作木观,坡陀平夷者当作土观...
董其昌以五行对十面,称其皴法筋脉如火,姿态蜿蜒似水,石脊挺拔类金,群峰林立肖木,坡陀起伏若土。五行之秀对十面之奇,十分工整。
隐藏的吴彬题字
但我还是愿意将此图看作是“火”,它点燃于 400 年前,今天火势依旧——对比今天,即使此画是现代人所作,也应是上上品。何况,它是明人所做。
想起那晚,朋友来电,问起 5.1 亿的十面灵璧是否太高了。我说,如果有迅速完成“小目标”的能力,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毕竟,放个豪言,又不花钱。
你还可以看:辋川|每次恋爱后,他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