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攻陷辽东城,一雪前朝之耻
唐初,今辽宁东部(即辽东地区)至北朝鲜全境是高句丽国,已经国祚延续数百年。
642年(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发生了内乱,权臣渊盖苏文发动政变,杀了荣留王高建武,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王。高藏王形同虚设,兵权国政皆由渊盖苏文独揽。在高句丽南端(今韩国)有两个与其接壤的小国百济和新罗,百济靠西、新罗靠东。渊盖苏文执政一年后,与百济联合攻打新罗。
高句丽、百济、新罗
新罗遣使向唐朝请求救助,唐皇李世民一直视高句丽为眼中肥肉,高句丽与草原上的游牧部族不同,它与中原类似,是定居民族,有许多城郭,占领这些城池,就可以化为己用。另外,若能搬掉高句丽这个障碍,整个东北方向就再无大国,唐朝国土就能由此一直延伸,粟末、靺鞨、室韦、…,这些部族都不在话下。
高句丽如今权臣篡国,又与新罗交战,此时正是攻伐高句丽的良机,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
李世民让太子李治监国,房玄龄、褚遂良、马周、刘洎等辅佐,自己率领长孙无忌、萧禹、徐世绩、岑文本等重臣住跸洛阳,组建战时班底,专心于攻伐高句丽事宜。
644年(贞观十八年),李世民部署水路并进,齐攻高句丽,并诏谕天下:“高句丽渊盖苏文弑主虐民,情何可忍!今欲巡幸幽、蓟,问罪辽、碣,所过营顿,无为劳费。”
水路由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常何、左难为副大总管,冉仁德、刘英行、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各为行军总管,率领四万兵马,战舰三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
陆路由兵部尚书徐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副大总管,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德本、曲智盛、吴黑闼为行军总管,驱兵六万,出辽西进攻辽东。
645年(贞观十八年)三月,李世民令萧禹留守洛阳,令程咬金留守长安,封镇军大将军,在宫城北门驻军,将京城安危托付给了程咬金。自己率领七万后援兵马,奔赴辽西。共计出兵十七万,并动用民役二十万输送粮草。
南北走向的辽河,划分了辽西和辽东,也是大唐与高句丽的分界线。高句丽在二十年前在辽河东侧修建长城,数年前竣工,北面自扶余(今吉林四平)起始,南至辽河入海口,全长一千多里。因此,唐军若要攻入高句丽,必须突破辽河和长城二道防线。想当初,隋炀帝杨广一征高句丽时,一时不慎,在辽水河畔损失了上将麦铁杖。
以往的历次征讨高句丽,都是在高句丽重镇辽东城前的辽河西岸搭建浮桥,抢滩登陆,兵锋直抵辽东城下。徐世绩知道高句丽必是对此重点防范,行使避实就虚之计,下令由少量人马带领民工,虚插旌旗扮作主力,前往辽东城前的辽河西岸,砍伐树木,做搭建浮桥的准备。徐世绩和张俭暗中分兵二路,徐世绩率领主力北上,寻机渡河,张俭领兵一万在下游入海口边缘的营口渡河,过河后都是前往辽东城,在辽东城下会合。
此时,正值早春,河水较浅,徐世绩兵马北上四百里,在通定偷渡辽河,突袭长城守军,一举突破长城防线,兵锋抵达玄菟(今沈阳)。高句丽人大为惊骇,各城都闭门自守,不敢出兵迎战。
张俭率领本部兵马来到营口,也是强渡成功,突破了长城防线。
张亮率领海军从东莱(今山东烟台)出发,渡海向东行驶。人们都以为唐朝水军是前往朝鲜半岛的浿水河(大同江)的入海口(进入浿水河能直达平壤),进而威胁平壤。张亮水军在黄海行使一个时辰后,突然左转向北,直奔大连岛。第二天拂晓时分,抢滩登陆了大连岛,程名振所部五千人,按计划片刻不停,直奔五十里外的卑奢城(今大连金州区)。程名振一鼓作气攻下卑奢城,为张亮大军大开了陆路通道。
张亮留下一万兵马守护卑奢城和舰船,率领三万大军北上,在路上与张俭会合,共同进军辽东城。
辽东城守军二万,面对唐朝大军绕过了辽河防线,从南北陆路夹攻而至,龟缩城内不敢出战。待到李世民率领的七万兵马来到辽东城对面的辽河西岸时,徐世绩已经搭好浮桥,恭迎圣上了。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
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是高句丽防范唐朝的门户,城墙高大,兵多粮多。隋炀帝杨广曾经二次围攻辽东城,每次动用数十万人,历经数月,损失了数万将士,都没有攻下。辽东城已经成为高句丽不可战胜的神圣之地,也是唐人心中的耻辱之地,是唐军必攻、高句丽必守的信念之城。
李世民兵围辽东城,只分出少量兵马监视周围城池和道路,防范增援敌军突至。唐军此次前来,攻城车、云梯等器械准备充分,但辽东城的城墙既高又厚,唐军攻打三十多天,双方伤亡惨重,高句丽人依然顽强抵抗。
李世民眼见僵持不下,才知高句丽军心凝固,虽然渊盖苏文篡权国家,但面对外敌入侵,依然同仇敌忾。李世民内心焦躁,让众将群策群力,思考破敌的办法。
徐世绩部将东何出自河南大户,熟读兵书,青少年时就以文武双全著称,现已四十多岁,缺的就是崭露头角的机会,东何想到已经时至八月,雨季刚过,接下来将是秋风习习,木干物燥,正可使用火攻。东何连夜书写了火攻方案,上交给皇上。
李世民看后觉得可行,让徐世绩所部照此方案准备。上天就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这日刮起南风,越来越大。徐世绩抓住时机,下令从南城全面进攻,在激战之时,火攻队突然冲上,直奔敌人防守最强的城楼所在,火攻队员从攻城车上向城楼施射火箭。正所谓敌人的最强点也是敌人的最弱点,城楼全是木制结构,最怕火攻。
城楼燃起熊熊烈火,四下蔓延。唐军射出的火箭还引燃了城内的房屋,与城上的大火连成了一片,火借风势,燃得更凶。
李世民亲自督战,三军用命,攻破坚城,杀死守军一万多人,俘获一万将士、及城内百姓四万口。当晚,李世民满怀喜悦,登上城墙,面对皎洁明月,咏诗一首,《辽城望月》: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渐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
东何献火攻之计,为攻破辽东城第一功臣,得到跨阶擢升,被封岐山侯,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又因东何所部甚是精锐,其人善于练兵,李世民特意再加褒奖,赐姓练。从此东何改为练何,子孙后代都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