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笔记|林黛玉的消亡

林黛玉的消亡

张桂琴

一直以来,都是喜欢聊轻松一点的话题。死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个体的流逝,这个话题好沉重。

其实,有生,就有死,“生”和“死”是生命的两个终端,都无法回避。

《红楼梦》里,林黛玉不是第一个凋零的,也不是最后一个零落的。可是,林黛玉的死,却成了万千红迷心中的最痛。

林黛玉的死亡场景,无论是《红楼梦》原著里描写的,还是87版电视剧里展现的,或者是越剧《红楼梦》等所呈现的,都是那么的令人不舍,那么的令人怜惜。

林黛玉的死亡,无疑是一个悲剧,是将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生命之花的凋零过程,用中国画的手法展现到读者、观众眼前的一个悲剧。

林黛玉的死亡也是一种美,一种悲剧美,一种充满争议的戏剧表演美。

林黛玉的死亡方式,从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充满了争议。

争议如下:

1、《红楼梦》原著里所描写的方式

林黛玉得知了金玉良缘已成定局的消息后,不再爱惜自己,肆意糟践自己的身体,终于“魂归离恨天”。临去之前,烧毁了贾宝玉所赠、她所题的旧帕。

贾宝玉迷糊了,可是,林黛玉不知道啊。林黛玉临终遗言是要回归故里苏州,对贾宝玉是抱怨的,口里念的是:“宝玉,宝玉,你好——”

这最后的不完整的话,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是好“狠心”?好“无情”?好“冷酷”?

2、87版电视剧的方式

贾府是以武功立足朝堂的,海疆不太平,贾府的成年男人都要为国出力,贾宝玉也不例外。

贾宝玉卷入了战争当中,身处危险之境。林黛玉日夜思念,乃至成疾。再加上贾母生病,王夫人等人的冷迫害,薛宝钗等人的无情。这个时候,是真正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并且没有了贾宝玉和贾母的庇佑。

这种情况下,林黛玉最终病亡。

3、判词所暗示的死亡方式

《红楼梦》第五回,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合在一起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玉带林中挂”,预示着林黛玉不是病死的,是爱情无望后,生无可恋,自己寻死的。她自己拿着一根丝带,走到树林里,吊死在树上了。

这种死亡方式,是最不能为笔者所接受的。林黛玉,那么唯美的一个女孩子,那么追求生活品质的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接受自己成为舌头长长的吊死鬼的模样?

4、联诗暗示结局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联诗中的诗句。

“寒塘渡鹤影”,是史湘云出句。“冷月葬花魂”,是林黛玉所对。这一句取意于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及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段。

以“鹤影”隐湘云将来孤居形景恰好,作者曾描写她长得“鹤势螂形”。很自然地,不少读者认为,林黛玉的结局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月亮凄清地挂在中天,林黛玉走进了荷塘里,她的生命自此消亡。

5、续书里的各种结局

读了红楼,口齿噙香,意犹未尽。于是,一部部红楼梦续书出现了。写红楼梦续书,不是今人的专利。早在清代,红楼梦问世后,就有人开始续写红楼梦了。

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部续书,脑洞大开,写林黛玉死而复活。不是本体的复活,是复活在了丫鬟小红的身上。复活后的林黛玉,救贾府于衰败之中,而且还神奇地振兴了贾府。

这部续书,是我初中时候读到的,记不清楚书的名字,也记不清楚作者是谁了,真的很抱歉。大致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贾府被抄后,贾宝玉沦落成了更夫,阖家生活很是艰难,林黛玉早已逝去。府里的丫环小红,也生病了死去。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小红死而复活了,但灵魂是林黛玉的。

第3、4两种方式,赋予了林黛玉自主精神,我的生命我做主。虽然消极,却暗合了她的葬花词,尤其是第4中月下沉荷塘,“质本洁来还洁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