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建立的黄册制度,到底是出于什么用意?

明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建立的黄册制度,到底是出于什么用意?

小编我翻阅资料发现黄册制度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了解全国人口职业,土地财产等具体的数额情况,而制定的一项工程浩大的统计工作,因为其外表是用黄宣纸做成的,所以美名其曰黄册,并且他的出现就是为了约束百姓随意更换职业和大面积的自由迁徙,还有偷税漏税从而保证国家税收的重大使命。所以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对比看待的很是严厉,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因为登记人口信息,这向来就是浩大繁重的工程,所以不可能频繁的的登记,因为登记一次耗费的人力物力钱财等都太大了,所以往往十年才能登记一次,这样长的周期就导致了他必须要用好的纸张,才不会在这十年里,腐烂掉。所以朱皇帝明确的规定了书写的纸张用上等的厚棉纸,对大的尺寸大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且如果有一个错别字,就需要整张重新书写。对于怎么装订,装订的步骤,都给了详细的规定,严格的异乎寻常。并且在纸张中还加了花椒,防止纸张被虫蛀食。 黄册是由底层官员直接统计好,层层上报给朝廷,每次编辑黄册时,都会叫各地百姓把其家庭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变化,田产等由自己亲手填写,不得他人越位代办。

小编我觉得在确定黄册上面的信息准确无误以后,还需要本人亲自签字画押。最后黄册归总交到府衙,然后再由府衙按照先前程序重新开始一丝不苟的核查一遍然后再交到省城布政司手里,他们再仔细审查后,,汇编成本省的总策书。最后这些总策书在交给户部,最后户部检查以后,将国家财政情况等等,一并汇报给皇帝去检阅,最后做出批示。在黄册入库以后,朝廷就会从国子监调来1200名能干的监子生。在户部官员的带领下,开始进行查册工作,把原来前十年统计的黄册和新今年新入库的黄册一一进行比对,看看有何变化。向来怎么重要的东西,对于国家的意义也是相当的重大,怎么去放置这些政治意义重大的黄册也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最后选择在南京城的玄武湖的原因,是因为玄武湖面积宽大,并且岛中存在多数岛屿,有这些湖泊作为天然的屏障当然是最好的了。

还有就是在湖中心这样四处环水的地方,对于纸张最怕的就是火源,四处环水的环境可以很方便的防火,假若发生不测,还能第一时间寻找到足够的水源。在朱元璋驾崩以后,他把皇位给了他的大孙子朱允文,后来他不敌他的叔叔,永乐皇帝朱棣,在朱棣夺得了江山,把皇朝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也没有把掌握着国家财政命运的黄册也给随之搬迁,由此可见玄武湖的优势所在。

由此小编我觉得,朱元璋对黄册制度可谓是用心良苦。黄册制度本身的意义不大,但是他的具体的如何准确的信息来源,是王朝其他的三项国策的的重要依据根本,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大明王朝经济收入的唯一依据。朱元璋为此也再三强调他的重要性,所以对这个看的非常的重,并且督促着后世子孙不得改变这项制度,直到千秋万世也不得随意更改。在朱元璋武力加大棒的指引下,这项黄册制度得以进展得极为恰到好处。黄册的信息基本都是准确无误的,没有人敢去触动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的脾气。因此它也确实起到了朱元璋当时建立他的初心。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发展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不枉费朱皇帝的一片良苦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