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琐忆】黄文建||十八岁才明白


十八岁才明白

◎黄文建

汪洋——一个没有大海环抱的地方,川南深丘皱褶里的古镇,是我生长耕读、逐梦启航的故乡。
一九七六年,那个极其特殊的年份,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国家三 伟人相继逝世,特别是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举国悲恸,各地骤兴 悼念活动。正读初中的我,在抄录报纸刊登的怀念诗词时,突然心 潮涌动,仿照着写了篇《毛主席,您慢些走!》。也不晓得是诗歌, 还是其他哪种篇什,竟然登上了学校的黑板报,很快又被公社广播 站播送。那些天,同学们都跟成年人一样,整天郁郁寡欢,而我内 心却格外兴奋,两个通宵未合眼,当然也未敢对外声张。
不知缘于何故,原本不怎么专心上课的我,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蜕变为语文课的铁杆“粉丝”。每月的作文课则成了我的最爱, 几乎每篇作文都得到“优”评,有时还被老师当作范文“广播”。那 年寒假,老师在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要求写一篇《寒假中一件有 意义的事》。我觉得一篇作文不过“小儿科”,便将假期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一股脑儿往作文本上挥洒,不管它是记叙文、读后感, 还是观察日记、思想火花,不知不觉写了二十多篇,占满了厚厚一本作文本。于是,班主任程老师津津乐道,且在全班好一番张扬此事。
读书开阔心胸,充实大脑。从小学开始,我常省下打油称盐的零钱,一本接一本的买了一箱子连环画,经常与小伙伴交换阅读, 涉猎了课本之外的不少东西,包括当时稀缺的古典故事。上中学之后, 一般书籍已经满足不了胃口。攒钱到书店买新书看吧,虽然每本不过三、 五毛钱,但因家境贫寒,购买次数毕竟有限;向教师或干部家庭的 同学借吧,也得考虑借阅时间和次数。
有一天,我路过乡场头的废品 收购站,发现有间屋子装满了废旧书报,便乞求收购站卖些旧书出来。收购员以为我是买来糊墙的,便说:我们收成五分钱一斤,卖你七 分钱一斤,咋样?我喜出望外,赶紧挑选了十多斤、一元钱的一捆书。 这生意太划算了!若是在书店买新的,那些书少说也要七、八元钱。 之后,每隔一两个月,我就光顾收购站一次,虽然淘回的书有些破旧, 甚至缺角少页、污渍斑斑,但对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贵粮食。我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把陌生的词语写下来,把精彩的句子抄下来, 经常厚着脸皮向老师请教,以求真知。有的生僻字词把老师难住了, 他就教会我查阅字典词典,使我又结识了一个新“老师”,收获了愈加丰盈的养分,心里甭说有多高兴了!我铆足劲积攒零用钱,高中毕业时才凑够三块八角钱,从书店抱回厚厚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如 获至宝,爱不释手。
十八岁那年,南疆的硝烟尚未散尽,我响应祖国召唤应征入伍。临行前夜,语文老师陈老伯和我彻夜长谈,末了挥毫赋诗一首:
早岁胸怀报国心,志穿霄汉气凌云。
读书未了男儿愿,入伍甘当子弟兵。
击楫渡江钦祖逖,枕戈待旦效刘琨。
不惧群山多峥嵘,更把高峰上几层。
出发列队时,接兵干部要清理随身物品,发现其他新兵包里装的非吃即穿,而我挎包里却塞满最喜爱的书籍,其中就有那本汉语词典。立刻有人揶揄: 又不是去上大学,带那么多书干啥?接兵干部惊诧之余说:这个“吃”的可以带!新兵集训结束,战友们都在为分配到那个单位,从事什 么工作而发愁。我给班长说:“我喜欢写文章,学校的墙报是我包了的, 部队需要这样的人吗?”班长一听大喜,马上向团报道组的同乡战 友推荐,别个答复“是不是那块料,报纸上见分晓!”呵,对于分 配问题,我反而镇定了不少。八一电台台长卡着秒表,让我速写阿 拉伯数字——想让我去当报务员 ;指导员得知我的写作爱好,要我写一篇小文章——打算让我当文书。哪曾想,我的新训排长捷足先登, 提前把我划拉到他的麾下——团指挥连测地排。其实,我对到哪里、 干什么真的无所谓,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能耐,只想有一张安静的写字桌——能够写点东西。
面对火热的军营生活,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当默诵陈老师的临别赠诗,我似乎已经明白——一场全新的考试开始了!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黄文建,笔名闻僭。成都市新都区二级调研员,曾长期从事军地宣传文化工作,公开发表新闻文艺作品千余篇(件),其中数十篇(件)获得各级奖励。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

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创刊号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

8.了解平台情况点击: 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0)

相关推荐

  •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陆游四十八岁才获得机会,他得罪了谁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兴致很高的诗词出自陆游,名叫<秋波媚·七月十六晚 ...

  • 【军旅琐忆】黄文建||初心如磐写兵心

    初心如磐写兵心 ◎黄文建 青春是美好的,而军旅青春更为诱人,让多少年轻人思想得到升华,知识得到充实,才干得到施展,通过孜孜以求,步步向前,由此一点点臻于完善,一步步走向成熟.当兵第一年,尽管军事训练紧 ...

  • 【军旅琐忆】陶有文‖想起老班长

    想起老班长 陶有文 不论哪个军兵种,都有班的编制.可不能小看班长的地位和作用:班长是兵头将尾,班长是军中之母. 连队是基本作战单位,班是最基础的战斗单元.军中千头万绪联系着班,班长的角色至关重要.班长 ...

  • 【军旅琐忆】陶有文‖历历在目 难忘初心

    历历在目  难忘初心 陶有文 2016年11月15日下午3点多钟,我接到市行党委组织部通知,让我再去核查一遍党费补缴数据. 这已经是第二次复查了.之前在11月8日,我就去进行了补缴预算. 补缴党费,是 ...

  • 【军旅琐忆】增宏||两面红旗一颗星,真正成为一个“兵”——我们新兵连的那些事儿(连载十)

      我们新兵的那些事儿 (连载十) 文/增宏 当兵入伍进军营,首先要过第一关,就是严格艰苦.枯燥乏味而火热的新兵训练生活.我的新兵连,时间3个月,基本锻造了军人的烙印.新兵连的那些事儿,积淀为深深的绿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

  • 【军旅琐忆】徐洪杰||我一句气话,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我一句气话, 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徐洪杰 1985年9月,我413团1营2连驻守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3号无名高地.3号无名高地海拔1000多米,紧临老山,正北面是敌人的1307高地. 1985年3月,徐 ...

  • ​【军旅琐忆】刘书升||心良

    心 良 刘书升 那一年,我与心良,一同军校毕业,一起坐着绿皮火车,颠簸一夜到了烟台.又一块换乘老式解放牌汽车,一路尘土飞扬地进入昆嵛山深处的步兵第七十七师. 心良,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心不藏事.我们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