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专项训练一(各地试题汇总)

今天练题不准,明天高考不稳   2022新高考新题型 专项突破对点专练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专项训练一(各地试题汇总)

01【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自1898年马建忠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吕叔湘开始着眼于"史"的研究,再到八十年代至今,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不断深入,取得可喜成就。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的深度、广度须进一步深化拓展。

代文献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适合拿来做语法史研究,必须加以鉴别,选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语言实际的材料。这就要求注意语体,反映口语特征的材料通常更有价值;语料的时代和方言背景要尽量明i可靠,时代不确定的材料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以其确定语法发展演变的脉络;选择可靠的版本,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出土简帛等未经后人改动的资料尤其值得重视。

新发现的材料往往带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如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学、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敦煌学等。近年来出土文献、外域汉语文献时有发布,如清华简、安大简等,都是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加以拓展的材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语料受到追捧,材料的搜集从传统的"研读发现"正在转向"关键词搜索"。这一转向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过分依赖关键词搜索容易导致研究者先入为主、轻视功底。尤其对年轻学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文献的研读,关键词检索终将变为无源之水。因此,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坚守科学严谨的态度,夯实文献功底,在文献研读上力求句句字字有着落。

关键词检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所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因此,急需组织力量建成权威的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料库,把历代重要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敦煌遗书、宋儒语录、元代白话碑、明清域外教科书等,通过精心校对,按照时代先后、语料性质,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全体研究者,以便研读与检索。

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历史演变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考察语法发展的历史,自然要有历史演变的眼光。但是以往的断代研究有的比较侧重于共时的平面描写,有的缺乏时代感和对语法演变的关注。虽然共时描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终目标是揭示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找到演变的路径和规律。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虽然着眼于某一具体时段,但必须把这一时段看作一个过程,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出发,考察具体语法范畴、句法表达方式、语用手段在不同时代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历史演变视角是一个纵向的视角,而跨语言视角则是横向的视角。跨语言视角是指在考察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比较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在汉语语法史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的来源以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

与跨语言视角相关的是语言接触视角。语言的演变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语言接触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语言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周边语言或方言的影响,从甲骨文算起三千多年来汉语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那么,汉语语法演变有哪些现象与语言接触有关?其接触过程、演变路径是怎样的?这些都要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加以考察。

(摘编自杨永龙《如何推进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材料二∶

语法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数千年来,汉语语法是变化不大的。它靠着数千年维持下来的某些语法特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他的语言。

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动词在宾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有人分析过甲骨文的语法,发现它的词序和现代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上古的全部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事实。下面是《论语》里的两个例子∶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这两句话的语音,当然变化很大了。在词汇方面也有一些变化,例如现代不说"说(悦)",而说"高兴";不说"闻",而说"听见"。至于"韶"这个名词,在现代汉语里也根本用不着了。但是从语法上说,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现代还是用同样的词序,同样的结构方式。

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到今天还在书面语言中应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例如"三分之一"的"之","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而",这些都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正是数千年前传下来的。

但是我们不能在语法的极大稳定性中得出语法是不变化的结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逐渐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摘编自王力《汉语语法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语言材料的不断发现,断代汉语语法史产生了甲骨学、敦煌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拓展了断汉语语法研究的范围。

B.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关键词搜索"为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是关键词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是这种方法的一大弊端。

C.那种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尽管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但仍缺乏历史演变的眼光,虽然必要,但仍需要完善。

D.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指的是汉语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接触,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新技术、新发现、新观念等的不断出现,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推动这一研究不断向前。

B.要使用数字技术,但不能过于依赖数字技术,一些年轻学者过于依赖"关键词搜索",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文献研读能力。

C.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法研究成果,以求博采众长,丰富完善汉语的语法,这就是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

D.汉语语法虽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进行着改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适合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的一项是(3 分)

A. 经清代学者增补的《逸周书》

B.沈括《梦溪笔谈》的宋代刻本

C. 周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D. 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4.请结合材料二,从词序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在古今语法方面的异同。(4 分)

(邹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 分)

02【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94.5%。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合并活跃账户达9.63亿,较前一年同期上涨19.5%。即速应用发布的《2017-2018年微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微信月用户数量超过10亿。微信的出现加速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多向传播、社交化传播的变化趋势。

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一种群媒体和自媒体的综合物,微信等新媒体显然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即时互动需求。恰如有学者所指出的:“21世纪的新媒体变革实质,是带来了千百年来没有的人媒互动的公众信息传播效果的革命,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人和媒体可以互动的时代,而且从传播学角度看是新媒体的人媒互动带来了社会公众信息传播效率反馈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就是,从传统媒体的迟滞反馈模式,变成了数字读物的即时反馈模式。

如今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这个效果用传统传播理论无法解释,因为传统传播技术确实无法即时反馈。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明确清晰的区别。这一代新媒体是开始实现即时反馈模式的新媒体。正是从“即时”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微信朋友圈等即时发布的功能,给四处流浪的瞬间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家园。微信等新媒体的存在,满足了普通人即时表达瞬间内容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此前任何媒体都无法满足的,是一个绝对的空白,是人类体外进化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在微博之前,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没有一种媒体能够即时地表达人们的思绪、观念,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尤其是普通大众又存在着大量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于是,人民大众中大量存在的需要即时表达的内容,与传播界缺乏这种表达的媒体之间,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即时,就是短暂、一瞬即逝。表达它,需要快捷和迅速,故其对象或可以称为瞬内容。以前,笔者在论及微博时曾认为:“微博现象的出现,又催生了一个新的词——'瞬内容’。从'微内容’到'瞬内容’,体现出互联网不断向人性的本质和深处延伸的特征。”关于“微内容”与“瞬内容”,还要做一简单介绍。

所谓微内容,是相对于传统媒介中的大制作、重要内容而言的。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等等。”即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聚沙成塔,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真正来源。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微内容就存在,但没有网络,那时只是作为私内容而存在。

所谓瞬内容,指人的精神活动具有瞬间性。正如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在人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无意识世界一样,我们还可以说:在恒定的、稳定的精神活动之外,还有一个不稳定的、流动的、稍纵即逝的瞬时性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的内容就是瞬内容。瞬内容庞杂而不稳定,如同山雨欲来前诡谲变化的天空、钟表滴答作响的指针、已经掀过的日历、车窗外向后飘逝的风景……具有流动性、瞬时性和不可逆性。

传统媒体,包括博客在内,所对应的是瞬内容的反面一一相对稳定与恒久的精神活动。一般而言,这些内容的产生要经历目击、体验、采访、调查、构思、搜集资料、结构、写作、发表等一系列过程。博客简化了这一系列程序,但一篇博文也还需要稳定的、静态的构思和写作。但问题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之内,除了一些稳定的思想、情绪、念头、意念之外,还存在着庞大的不稳定、不恒久、充满流动变化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内容,即“瞬内容”。具体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想法、情绪、念头、思想是瞬间即逝的,迅速到还没降生,就已死去的程度,如瞬间的体验、想法、念头、情绪、意见、牢骚、抱怨、痛苦等,苏轼所谓“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即难摹”是也。而在微博问世之前,这些精神活动一般都难以记录下来;就是如手机短信那样可以记录下来,也难以一对多、多对多地发表,难以被受众及时看到。但是微媒介(微博、微信等)的问世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人们瞬间发生的精神活动如何即时表达,并能够被特定受众知晓”的问题。

(摘编自刘畅《微信:即时发布与“瞬间”表达》)

材料二:

在网络空间,微信的出现是对自媒体的又一次革新。微信的平台交流、零资费、跨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和其他的社交软件相比,更加灵活和智能,更加节省资费,更能满足草根的需求。在微信上,人们可以随性随心发表自己的心得、话语、感想,获得自己想要的“关注”,从而满足个人需求。人们通过微信,可以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和见解,进而引起其他人的关注,人们以“点赞”或评论的方式进行互动,时而戏谑,时而庄重,更加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的大众娱乐时代,平民一瞬间可以成为明星,成为娱乐的中心,弱者也可以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并且还可以通过微信完成信息的传递,满足了人们表达自己甚至是获得帮助的需求。微信俨然成为置身于网络世界的自由力量,成为人们发布思想、沟通情感、交流文化的平台,真正实现了“人是媒介的延伸”。

草根,字典里的解释是基层民众的意思。引申一下,草根文化就是民间的、大众的原生态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反,这种文化给草根带来了自由、畅想和真实的快乐。法国学者德赛图认为,“在文化领域,文化产品经常是强加给大众的,大众不能决定文化的生产,可是却可以选择文化的消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开启了我国大众文化思潮,从此,人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你出生如何,你都可以一夜成名。近几年,随着微信在公众中的广泛使用,微信充分发挥了草根的力量;随着微信推出信息置顶、推送新闻、加关注公共主页的功能,微信进一步实现了草根的话语权。

(摘编自吴佳妮《微信自媒体视域下的“草根文化”生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一种群媒体和自媒体的综合物,微信的出现,使传播由单向向双向、多向和社交化的变化得以实现。

B.新媒体满足了人们合群交友的即时互动需求,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这使得传统传播技术无法即时反馈。

C.传统媒体记录的是相对稳定与恒久的精神活动,这些内容一般要经过复杂的过程才能产生,而博客简化了这些复杂的过程。

D.在网络产生之前,人的精神世界中就存在不稳定、不恒久、充满流动变化的瞬内容;而有了网络之后,又诞生了微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用有关学者的论断,阐述了微信等新社交媒体的诞生所引发的社会公众信息传播效率反馈模式的深刻变革。

B.材料一引苏轼诗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即难摹”,说明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内心总有瞬间的体验、想法、念头等。

C.新浪博客中的一篇网志、当当网站中的一则读者评价、视觉中国旗下网站用户上传的一张图片,这些内容都属于文中所说的微内容。

D.与精英文化相反,草根文化是民间的、大众的原生态文化,这种文化给草根带来了自由、畅想和真实的快乐,是大众可选的文化消费。

3.下列表述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微信就是网络科技发展的结果,拓展和夯实了草根文化的传播渠道,使各种未经磨炼的真实的个性得到不断张扬。

B.政府部门、大众传媒等,应尽快设立官方微信号,充分利用微信这一广泛的社交平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

C.草根阶层通过微信评价社会公共事务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D.微信成为普通人之间进行爱心接力、爱心传递的纽带和桥梁,促进了草根阶层互助互爱的优良风气的形成和传递。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微媒介”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03【厦门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为源于马尔沙克。他于1965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出深入分析。而后许多经济学者借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把语言引入经济活动中来,探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势能。国内的研究始于21世纪,也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研究的理论成果,但是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佢完整的体系。到底什么是语言经济学?它的范式和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都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不过,学界对于它的研究对象问题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

对于语言本身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见诸语言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文献相对较多,尤以语言学为主。语言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语言的内部要素(语音、词汇、语言)进行,特别强调遵循语言自身规律,把一切不属于它们研究对象的东西排除在外。而语言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把语言作为研究素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语言的形成、发展、传播、更新和消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人们的经济理性选择在此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语言经济学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或借鉴。例如,借助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均衡和最大化思想来探究复杂语言系统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常规性”,并探讨语用行为中言语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优化问题。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产生、演变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可以归结为语言的作用或考者语言的经济势能,这也是语言经济学的时髦话题,目前这一方面的理论相对成熟。比如布里克利和艾米陈利用儿童移民的数据探讨了语言能力与工资收入分配的关系,格林测算出英语的强势地位可以帮助英国在欧洲获得较高收益。再比如拉齐尔、切尔以及德·斯旺关于语言趋同理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题)的研究,是为国家的语言规划提供理论基础的;奇斯维克等提出语言的人力资本性质,是为一些移民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提供支持的,美国的GRE、英国的雅思考试等就是受这些理论的影响。围绕着语言的学习、培训和信息化处理等形成的语言产业,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组织结构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度等等,都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语言经济学发展至今不过50多年,作为一个迅速拓展的研究领地,它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现有的研究零散而杂乱。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究。甚至在有些学者看来,前者都不属于真正的语言经济学研究。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研究中,语言学界和经济学界对于语言经济学的认识分歧还将长期存在,毕竟语言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差太远。即使在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语言也会因经济理论的不同而产生迥然不同的结论,因为经济学囊括了太多的学派与内容。不过,语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或许将会是语言经济学作为新兴领域最能彰显活力之处。

(摘编自黄少安、张卫国、苏剑《语言经济学导论》)

材料二: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强调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这为我们研究新词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言语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定式,即言语的内部始终有一种力量——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人们总是在寻求更多、更新、更明确的语言单位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在这个活动中,人要消耗体力、时间、精力,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求能够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词汇。这就是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学原则”。如:“'拼养’孩子让人欢喜让人忧。”新词语“拼养”就适应了简洁、省时、省力的经济学原则,时下在年轻的父母中得以迅速流行。再如:“美国选民对恶炒'中国话题’不感冒。”这里的时髦词语“中国话题”是指西方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是否对世界构成威胁的议论,其中隐含的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在大选前利用媒体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而引起的一系列话题。

新闻新词语在展示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手段如电视新闻、书籍、广播等传播着大量的新词语,扩展了人们的知识面,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开拓了人们的思考空间和鉴赏能力,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生活热情。新词语传播的新的价值观念,使精英文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引导人们追踪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改变明天的经济生活。现如今,大量流行的缩写新词语以其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适应了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摘编自潘锐《新词语的语言经济学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西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借鉴,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B.相比而言,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更感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并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C.“中国话题”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利用媒体炒作出来的新词语,并没有体现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D.以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信息的缩写新词语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相一致,都讲究速度和效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尔沙克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后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但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本体论基础依然没有形成共识。

B.布里克利、格林以及拉齐尔、切尔等人的研究都是围绕语言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展开,可以为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制订提供帮助。

C.言语活动中人精神上的惰性决定了人们总是在寻求既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想法,新词语就顺应了人的这一需求。

D.新词语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还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言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流行语的语义结构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B.“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C.商务广告的语体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

D.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04【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在,一台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做的事——识别人们的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在一开始是能够认出妈妈的能力。养育孩子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进入家门的时候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激动地向你扑来。这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反应有赖于人类天生的人脸识别能力。虽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几乎从不停下来思考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

事实证明,我们的脸和指纹一样独特。我们的面部特征包括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大小、微笑的样子和下巴的轮廓。计算机可使用照片来绘制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这些数学方程可以通过算法来访问。

人们正在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以便改善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微软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走到ATM前,无须银行卡即可安全取款。这些ATM可以识别顾客的面孔,然后他们就可以输入取款密码并完成交易。

在其他场景中,这种技术可带来更大的好处。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诊断一种被称为DiGeorge综合征(DGS)或22q11.2缺失综合征的疾病。这是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它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脏和肾脏的损伤。患有这种病的人也常常带有特定的面部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电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加以识别,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出需要帮助的病人。

这些场景说明了一些重要和具体的方法,以便使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造福社会。这是21世纪的新工具。

(摘编自布拉德·史密斯、卡罗尔·安·布朗《工具,还是武器?》)

材料二

近一两年来,继语音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人脸识别成为又一广受关注的领域,甚至有公司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于文化娱乐行业,视其为业务拓展的又一风口。不过,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引发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个人隐私泄漏、社会伦理等风险的担忧,让业界对该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运用不得不有更多更深层次的考虑。

基于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的进一步加强,有游戏企业公布了其关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工作的最新措施,其中就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成年人上网防沉迷系统中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的基础上,新的防沉迷措施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然而,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游戏企业还是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尖端的技术往往会在游戏等文化娱乐行业中先行使用,把一个偏'重’的技术变成一个轻型的娱乐休闲应用。这对普通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体验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这些被识别出的信息本身也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文化娱乐活动中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技术应用者都一定要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不是所有文化娱乐行业都适用人脸识别技术,有些行业的用户主体的信息不宜被采集,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应用。“一些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应用,可能是出于很好的想法和创意,但好的想法在落实时一定要足够严谨,要考虑周全。”

的确,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刷脸支付、犯罪监控等场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游戏等文化娱乐场景中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技术,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议题。人脸识别的危险在于,人脸和指纹一样,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因此,人脸识别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分析和发现种族、年龄等个人隐私。其次,基层治理主体掌握了诸多数据库,一旦将人脸信息与其他信息结合,个人隐私甚至个人具体活动将无所遁形。此外,人脸识别要依靠人脸信息数据库,理论上,该数据库储存的人脸信息越多,其识别的精确性就越高,但是反过来,这种人脸信息数据库越大,其被滥用或者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一旦掌握了该数据库,就等于掌握了“通往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权利”的“钥匙”。因此,在当前无法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安全的情况下,人们对人脸识别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是在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那么今天,互联网技术在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如果不能合理规范使用,很快,人脸识别技术或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摘编自周志军《“人脸识别+文化”,风口还是风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脸识别能力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科学家据此研发出了电脑人脸识别技术,目前正应用到世界各地。

B.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在ATM前通过刷脸即可完成取款业务。

C.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治疗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

D. 人脸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发现种族、年龄甚至疾病等个人信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让人们感到担忧。

B. 如果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使之造福社会;反之就会给社会带来诸多的问题。

C.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在一些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的领域并不适合运用这种技术。

D. 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时,只有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的安全,才能消除人们对运用这一技术的担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民法典》将人脸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畴,规定对人脸识别信息的处理受法律保护。

B.支付宝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刷脸支付,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受到用户认可。

C.某游戏企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甄别,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D.北京某住宅小区设置刷脸进入的门禁系统,此举引发业主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01【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1.B【解析】A项,归属不当,甲骨学、敦煌学是独立学科,不是断代汉语语法史分支学科。C项,曲解文意,"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并没有"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D项,原文说"语言接触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另外文中看不出在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方面取得成果。(3分)

2.C 【解析】对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概括分析不当。原文说"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的来源以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3分)

3.A【解析】"增补"意味着有所改动,根据材料一第二段"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该项所述不宜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3分)

4.①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旦日,客从外来,""吾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大致与现代汉语的词序一致。(2分)②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固定句式)"忌不自信"(宾语前置句)"与坐谈""问之客曰"(省略句)这几句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句法。(2 分)

02【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使传播由单向向双向、多向和社交化的变化得以实现”错,参见原文“加速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多向传播、社交化传播的变化趋势”。

B项,“这使得传统传播技术无法即时反馈”强加因果关系。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如今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这个效果用传统传播理论无法解释,因为传统传播技术确实无法即时反馈。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明确清晰的区别。这一代新媒体是开始实现即时反馈模式的新媒体”,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不合逻辑。

D项,“而有了网络之后,又诞生了微内容”与原文不符,参见材料一第五段。“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微内容就存在,但没有网络,那时只是作为私内容而存在”。

故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说明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内心总有瞬间的体验、想法、念头等。”错误,材料一引苏轼诗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即难摹”,是为了解说“瞬内容”的不稳定、不恒久、易流动变化等特点。

故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选自《微信自媒体视域下的“草根文化”生态》,其观点是微信造就新时代的草根文化。

B项,阐述政府部门、大众传媒等要加强宣传引导,不能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A项,从传播渠道的角度阐述微信对草根文化的促进作用。

C项,从表达平台的角度阐述了微信对草根文化的促进作用。

D项,从互帮互助的纽带和桥梁的角度阐述了微信对草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故选B。

4.微媒介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用户借助互联网传播微内容、瞬内容,可即时表达、反馈,灵活互动的开放的社交信息服务媒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基于所读材料给指定概念下定义,此类题型的解答,首先要在所读的非连续性文本中快捷、准确地界定答题的有效区间;然后从相关有效区间(段或句等)中筛选、提取与“微媒介”定义有关的信息点,然后加以整合,按照定义的规范格式表述。材料一第7自然段末尾“但是微媒介(微博、微信等)的问世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人们瞬间发生的精神活动如何即时表达,并能够被特定受众知晓的问题”,这是答题的关键句,以此为切入点,然后从材料一、二中筛选、提取出有关微信、微博这两种代表性微媒介的属性、功能特点等相关信息点,它们主要涉及凭借的工具(“互联网”)、传播的内容特点(“微内容”“瞬内容”);传播优越性(“即时表达、反馈”“灵活互动”)、传播信息媒介类型属性(“开放的”“社交信息服务”)等。上述信息点筛选后,加以重组、整合,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义。

03【厦门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C项,“并没有体现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学原则’”错误,也体现“语言经济学原则”。

2.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决定了”表述错误。原文是说“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

3.A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项研究“流行语的语义结构及其生成机制”,既没有体现经济学的视角、方法,也没有体现语言与经济的关系,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这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4.语言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本身的产生、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活动关系的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1分,“研究语言本身的产生、演变规律”1分,“(研究)其与经济活动关系”1分,“交叉性的边缘学科”1分,满分4分。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白“下定义”的基本要求,找准被定义概念的“种属”,理清此概念的“种差”;综合材料来看,材料一主体内容是论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材料二第一段则交代了语言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它的研究视角、理论、原则及方法等。

5.①开篇简单梳理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引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②接下来分别阐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语言本身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及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③最后分析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的能力。材料一开篇即谈语言经济学的“由来”,梳理完国外、国内相关研究发展变化后,落脚在“它的研究对象问题”上;循着第一段的结尾句,参照第三段的段首句,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三两段是在阐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结尾段共由五句话组成,前三句话是在点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后两句是在“预见”它的发展未来。

04【山东省滨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

1.D【解析】A项,“据此” 于文无据;B项,完成取款还需要“输入取款密码”;C项,“治疗”应为“诊断”。

2.B【解析】要使人脸识别技术造福社会,必须合理规范使用。

3.A【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引发人们的担忧,B、C项说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好处,D项“广泛关注”说法宽泛。

4.首先结合背景引出观点,即人脸识别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引发人们的担忧;然后从企业和专家的角度具体阐述这种担忧;接着深入分析人脸识别的危险性;最后照应开头,强调合理规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本题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不同意。①材料一充分肯定人脸识别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而材料二并没有完全否定人脸识别技术对人类的帮助;②材料一笼统地讲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造福社会,而材料二重点讲人脸识别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使用引发的担忧,两则材料的视角不同,不存在态度截然相反的问题。

(本题共6分,只答出态度不得分,答出一条理由3分,两条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果答“同意”并且理由充分,最多得3分)

(0)

相关推荐

  • 读书:孙德金《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短评

    商务馆这一套"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基本上可以说是我所读过的.国内最全面.质量最好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丛书了. 从学科理论,到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要素,语言习得,语言测 ...

  • 找回现代汉语诗性

    苗雨时 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代替文言,这是语言的根本转型.但这种白话不是旧白话,而是新白话.旧白话,如四大名著使用的语言.而新白话,则是受外来影响.由大量翻译词汇的输入和被西方语法改造了的现代汉语.我 ...

  • 汉语句子几种逻辑关系? 12种逻辑关系

    2021-08-11 11:46:55 | 汉语句子几种逻辑关系? 分为以下几类:并列.顺承.选择.递进.解说.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等十类逻辑关系. 能否讨论一下,语言和语法的逻辑关系呢? 简 ...

  • 大量阅读救不了语文,语文也不是玄学

    入群交流,围观牛娃. 小麦说 前一阵我写了一篇聊语文的文章<作为英语号主,掏心窝子聊聊语文>,好多朋友参与讨论,看得出大家对于语文的关注.为什么平时阅读没问题,一到考试就不行了? 小学学基 ...

  • 【最新试题】新高考现代文阅读 Ⅰ专题训练(二)

    新高考新题型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专题训练(二) (共5题)(学生版)(两节连堂课完成 )  1.[新高考山东省2021 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

  • 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

    小雨入端午 (冯骥才)链接第1课<社戏>考点训练:环境描写及其作用阅读字数:约1 24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8分 考查题型:第4题阅读关键词:端午 情结 习俗 往事阅读提示:端 ...

  •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之1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公共生活空间日益拓展,人们的交往与合作愈加丰富多样,集体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集体责任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集体行动 ...

  •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Ⅱ之1

                一个有价值的公众号,扫码入VIP会员群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文本一: 采薇(节选) 鲁迅 这半年来,不知怎的连养老堂里也不大平 ...

  •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双线结构专项训练

    双线结构 ①小说和散文中一般都有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把所有的材料串联起来,组成有机的整体,有的作品中却有两条线索:或明线暗线交织,或虚线实线并进--.构思极为巧妙. ②鲁迅小说<药>,有明 ...

  •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三种能力

    岳青林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无外乎三种能力:1.认读与理解能力:2.分析与综合能力:3.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这是总的要求.但在实际考察中,内容是很丰富的,其中如何 ...

  • 03新高考文言文 古诗 默写专项训练三(各地试题汇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 ...

  •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

  • 【语文】语文老师帮你总结了这份满分技巧,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赶快查看!

    [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答题模式 一.有关理解词句的题型: 1.理解词语: 提问方式:某个词语的内在含义是什么?或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答题模式:直接用原文解说.或答:行,因为该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