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频数辩证
【概念】
小便频数,是指小便次数明显增加,甚则一日达数十次的一种症状,简称尿频。
《灵枢·经脉》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称本症为“小便数”《素问·奇病论》称为“癃”。《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称“溲数”。《脉诀·大小便病 脉》又称“小便稠数”。 游内 生 本症与小便清长、夜间多尿的概念有别。小便清长指小便清彻而量多;夜间多尿特
指夜间小便增加。而本症特点是小便次数增加,但尿量可多可少,无昼夜之分 《素问》所谓“癃”的含义有多种,《奇病论》:“癃者一日数十溲”,系指本症;《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指小便不通。后世之“癃”多指小便不利或小便不通,应注意区分。音 产
【鉴别】
膀胱湿热尿频: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小便短黄浑浊,口 而粘,小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见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肾阴亏虚尿频:尿频而短黄,伴眩晕耳鸣,咽干口燥,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膝痠软,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硬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小
肾气不固尿频: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 伴面色 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肺脾气虚尿频: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 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沫,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鉴别分析
膀胱湿热尿频与肾阴亏虚尿频:均见尿频短黄,皆为下焦之病。前者为实证,因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常而致;后者属虚证,肾阴亏虚,摄纳失职,且因阴虚生内热,影响膀胱气化而尿频。鉴别要点在于:前者尿频伴有尿急尿痛,小便灼热感,小腹不舒,尿色黄赤色深;后者伴有眩晕耳鸣,骨蒸劳热,虚烦盗汗,尿黄色浅。膀胱湿热尿频治宜清利湿热,方选八正散;肾阴亏虚尿频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
肾气不固尿频与肺脾气虚尿频:二者皆属虚证,均与小便清长并见。肾气不固尿频因素体阳虚,久病伤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而尿频;肺脾气虚尿频因过食生冷,劳累过度,寒邪伤阳,致肺脾气虚不能制下,膀胱失约则为尿频 前者伴有头晕耳鸣、腰膝痠软、四肢不温,多见于年高肾虚之人或年幼阳气未充之小儿;后者兼见咳吐涎沫、纳减便溏,常因劳累过度而诱发,多见于中年劳累之人。肾气不固尿频治以温补肾阳,方选右归丸;肺脾气虚尿频治宜温肺健脾,方以温肺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
小小便频数有虚实之分,虚证以阳虚为多,尿液偏于清长;实证多因湿热,常兼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感。本症常责之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可一脏单独发病,也可多脏相兼为病。此外,尚有肝气郁结而尿频者,因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累及膀胱而尿频,特点为尿频兼有尿后似尽未尽之感,伴见胁肋不舒,少腹胀痛,眩晕头痛,口苦,烦躁易怒等症,常因情志变化而时轻时重,治宜疏肝解郁,方选逍遥散加减。
【文献别录】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张氏医通·小便不禁》:“是以老年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宜滋肾水真阴,补膀胱津液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六味丸加麦冬、五味之类,不可用温药也” 《血证论·便闭》:“又小便数而不禁 大便反闭者,名为脾约。谓脾津下泄,无以润 肠故也,仲景用脾约丸治之。丹溪谓宜清肺燥,肺清则小水有利,而脾得灌溉,宜用清燥救肺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