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威廉.詹姆士的故事

威廉.詹姆士(1842-1910年美国)

威廉.詹姆士生于纽约,小时候与其弟亨利.詹姆士一起被送到法国读书,日后兄弟俩都成为名人,作为心理学家的威廉写起心理学来像小说,作为著名作家的亨利写起小说来像心理学,也许这就叫做“心有灵犀”吧。

詹姆士于1870年在哈佛大学得医学博士,自1872到去世一直在哈佛当教授,讲授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最后转而教哲学。他最成功的著作是1890年完成的《心理学原理》,而在1900年以后的著作几乎都是关于哲学。他这样界说哲学:“只是极尽可能在最涵盖融会的情形中思考事物”。所以他的思想总是指向事物,不像玄学家那样沉迷于空幻的臆想。

1878年,他在《通俗科学月刊》上读到查理士.皮尔斯的一篇文章《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明切》,皮尔斯说道,我们评估一个观念的意义,必须看它在实行后所抵达的效果。否则对该观念的争论可以没有休歇,也一定不会有什么结果。这说法正合詹姆士之意,这么一个简单而旧有的标准,引导他得到曾经寻觅反对抽象虚妄的武器,并对真理给出一个新定义。

不存在客观真理,真理就是把实行得便利和奏效的经验表述出来,并不是客观的写真。真理是一个观念的“兑现价值”。真理就是一种作用,用“效果”对一个观念的真实性加以证实。不过要明白,对付眼前的一切经验是适宜的,未必对此外的其它一切经验同样适宜。真理不是唯一的、永远不变的。

经院哲学问的是:它是什么?达尔文主义问:它的起源是什么?实用主义问:它的效果是什么?这就是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人们把皮尔士和詹姆士看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