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109):文过饰非——释“非”

本文约7300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


汉字探微

(109)

文过饰非——

朱英贵

成语“文过饰非”的“文”与“饰”都有掩饰的意思,“过”与“非”都是错误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个成语源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意谓小人有了过错一定要掩饰;又源自《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意谓诡辩足以掩饰错误。

然而,错误的意思并不是“非”字的造字本义,通常所说的“非”字的造字本义是违背、背离的意思,因为它的构字理据是像鸟的双翅背离。真的是这样吗?还有没有另类的解释,本文不想为“非”字的构字理据文过饰非,谨此略陈己见。

一、“非”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非”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见“非”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是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构件组成,绝大多数解读者都认为这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构件是禽鸟的一双翅膀的象形,只是这一双翅膀摆放的样子像是下垂之状,不像展翅飞翔的状貌,加之“非”字的常用义是表否定的意思,于是便都将“非”字的造字本义解读为违背或背离的意思。

《説文解字》卷十一非部:“非,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从非。”

许慎的解释意思是:“非”,就是违背的意思,它的字形就是由“飛”字下部表示“翅膀”的字形部分构成(翄chì,同“翅”),采用左右两翼相背的含义造字。大凡跟“非”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非”作为表意偏旁。

那么“飛”字的古文字字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的构字理据如何呢?它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呢?请看下图的“飛”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线索:

“飛”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与金文未见“飛”字,“飛”字始见于战国文字的楚系简帛文字(见上图)。战国文字的“飛”字,上像鸟冠、鸟头、羽毛的转动,左、右分别像羽毛、翅膀,正像鸟飞的样子。篆文和战国文字大抵相同,只是多了中间一竖以像其身和尾。隶书的“飛”字形体发生讹变,省减了部分左翅,颇失其形。楷书之形沿袭隶书以定体,也就不易了解其原形了,简化字将其下部完全抛弃就更是没有理据可言了。

从上图的战国文字和小篆字形来看,“非”字的字形确实如《说文》所言“从飛下翄”,因为许慎就是根据小篆字形来解释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非”字的构字理据是否也如《说文》所言“取其相背”。愚以为似乎还可以做另一种理解,那就是“非”字的构字理据本就是双翅飞翔的意思,而不是取两翅相背的含义,其理由如次:

第一,由于甲骨文、金文中未见“飞”字,但是从道理上讲,甲骨文、金文不应该没有十分常用的“飞”字,所以拙文认为“非”字就是为“飞”而造的字。

第二,汉字的初文已经有了表示相违背或背离的“北”字(两人相背),没有必要再造一个同样意思的“非”字,更何况,禽鸟的双翅本来就是对称展开的,不足以表达相背之意。

第三,“非”字的常用义确实有相背离的意思,但愚以为这是它的引申义,不是造字本义。造字的本义应该是表示具体形象的“飞”,然后才引申为较为抽象的违背、背离的意思。

第四,“非”字的古文字字形并非一双翅膀摆放的样子像是下垂之状,如果是下垂或收拢双翅,那就都依附于鸟的身体之上了,也就谈不上什么违背、背离的意思了。不能仅仅依据古文字字形的样子来认为它是下垂的状貌,由于甲骨文竖行排列,为了节约空间,完全可能将本应横向展开的双翅刻写成纵向的样子,只要约定俗成就不会影响表意。

第五,如何解释“非”与“飛”这两个字的关系?愚以为,“非”是“飛”的初文,“飛”是后起字。因为“非”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侧重于表示违背、背离的意思,于是就在“非”的字形上部再加一个鸟形符号来表示它的造字本义,这就是“飛”字得以产生的缘由。

也就是说,“非”字的构形不是如《说文》所言“从飛下翄”,也不是“取其相背”,而是从双翅会意,取其飞翔之翼来构形。另一方面,“飛”字的构形则应为“从鸟从飞”,进一步强化“飞”的主体。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二、“非”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非”字的造字本义应该是禽鸟展开双翅,这个意思后来为后起字“飛”所代替。于是“非”字的字义范畴便侧重于双翅的分开与排斥方面,由此大致朝着“违背”、“不合”、“改变原样”这三个方向展开引申,于是便各自产生了一些与之相关的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违背。例如:“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诗·小雅·斯干》)孔颖达疏:“为行谨慎,无所非法。”這几句詩的大致意思是:但愿她不违背礼仪,学会每天安排酒饭,知理知法不给父母添麻烦。再如:“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礼记·礼运》)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冕弃是国君的礼服,兵器甲胄是国君的武备,而今却藏于大夫之家,这就违背礼制,这就叫威胁国君。又如:“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有了特别美丽的女人,就完全可以使人改变。如果违背道德正义去对待她,就必然会有祸患。

“非”字由此违背的意思又可产生如下三种间接引申义:

一是表示不对,错误。例如:“杂物撰德,辩是与非。”(《易·系辞下》)再如:“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又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二是表示责备否定。例如:“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淮南子·泛论训》)再如:“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又如:“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是用作疑问助词(相当于“否”),例如:“偃(徐偃)矫制而鼓铸者,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今鲁国之鼓,当先具其备,至秋乃能举火。此言与实反者非?”(《汉书·终军传》)再如:“车驾即日发迈”(《后汉书·董卓传》)李贤注引《献帝起居注》:“初,天子出,到宣平门,当度桥,汜兵数百人遮桥曰:‘是天子非?’”又如:“堪笑街头小儿女,问予君是伯休非?”(宋·陆游《老境》诗)

其二,表示不合。例如:“君居其家,尤孝谨慈良,人非其意,不肯苟合。”(宋曾巩《天长朱君墓志铭》)其中的“人非其意”即有人不合于他的观念。再如:“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其中的“非礼也”、“非道也”即不合礼仪、不合道义。

“非”字由此不合的意思又可产生如下三种间接引申义:

一是表示仇恨,怨恨。例如:“今既无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国语·晋语八》)韦昭注:“非,恨也。”再如:“下至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汉书·刘向传》)又如:“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孝经·五刑》)

二是表示讥讽,不喜欢。例如:“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再如:“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韩愈《答李翊书》)又如:“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如:“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三是表示诽谤,诋毁。例如:“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荀子·解蔽》)再如:“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又如:“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其三,表示改变原样。例如:“节同时异,物是人非。”(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再如:“残日两竿荒戍远,青山满眼故园非。”(宋贺铸《乌江东乡往还马上作》诗)又如:“徐铉、张洎言是人非。”(《史纲评要·宋纪·太祖》)

“非”字由此改变原样的意思又可产生如下三种间接引申义:

一是表示不,不是。例如:“非一朝一夕之故。”(《易·坤》)再如:“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又如:“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二是表示没有,不存在。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再如:“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汉·贾谊《过秦论》)又如:“今是鸟也,惟有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唐·韩愈《感二鸟赋》)

三是表示虚假,不真实。例如:“终日之言,必有圣之事;百发之中,必有羿、逢蒙之巧,然而世不与也,其守节非也。”(《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非者,非其真也。”再如:“其不与者,或诬以伪言,或构以非语。”(唐·白居易《与杨虞卿书》)又如:“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苏轼《谏买浙灯状》)

根据上面对“非”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非”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非”字的成语比较多,“非”字在相关成语中大致保留有三种含义:一是不对、错误的形容词用法,二是认为不对、否定、责备的意动用法,三是不、不是的否定判断用法。下面分别加以例证。

其一,成语中的“非”字含有不对、错误的形容词意义的,例如: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源自《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源自《淮南子·原道训》:“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长傲饰非——滋长骄傲、掩饰过错。语见清·陈确《答张考夫书》:“怙恶不悛,长傲饰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颠倒是非——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语见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古是今非——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语见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混淆是非——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语见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源自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哄之市政,必立之平;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积非成是——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语见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讲是说非——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语见元·柯丹邱《荆钗记·受钗》:“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讲是说非?”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源自晋·陶潜《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拒谏饰非——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语见《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语见《汉书·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源自《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驾行之。”

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语见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也作“惹事生非”,语见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语见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是非曲直——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语见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三折:“我奉着玉帝天符非轻慢,将是非曲直分明看。”

是是非非——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语见《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似是而非——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源自《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痛改前非——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语见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为非作歹——做种种坏事。语见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源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又源自《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语见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文过遂非——掩饰过失,顺随错误。语见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文是质非——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源自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也作“质非文是”。

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语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其二,成语中的“非”字含有否定、责备(认为不对)的意动动词意义的,例如:

非昔是今——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语见《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腹非心谤——心里谴责,口里不说。指暗地里反对。源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又作“心谤腹非”。

好丹非素——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源自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速,莫不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

胡作非为——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源自《旧五代史·张瓘传》:“汝车渡村百姓刘开道下贼惯作非为,今须改行,若故态不除,死无日矣。”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源自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泥古非今——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语见宋·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未可厚非——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语见《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又作“无可厚非”。

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以古非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其三,成语中的“非”字含有不、不是的否定判断意义的,例如:

非常之谋——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阴谋。指阴谋篡夺帝位。语见《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故世必有非常之变,然后乃有非常之谋。”

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源自《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非亲非故——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源自唐·马戴《寄贾岛》:“诗佩玉与铿金,非亲亦非故。”

非同儿戏——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玩是玩,笑是笑,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

非同小可——小可:寻常的。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语见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语见《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非异人任——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语见《左传·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非意相干——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语见《晋书·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非愚则诬——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语见《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呼?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

吠非其主——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语见《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见宋·李曾伯《贺新郎·自和前韵》词:“问讯南州守。怅吾生,今非昔比,后犹在否?”

面目全非——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语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品貌非凡——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语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

人非草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语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又作“人非木石”。

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源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死于非命——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源自《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语见《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用非所学——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源自《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语见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言是人非——指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语见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铉、张洎言是人非。”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107):奋发有为——释“奋”(奮)

汉字探微(108):突飞猛进——释“进”与“跃”(上)

汉字探微(108):突飞猛进——释“进”与“跃”(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