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116):草创未就——释“草”(屮、艸)

朱英贵

一、“草”(屮、艸)字小引

“草创未就”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刚开始做,尚未完成。语见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言他开初写作《史记》的情形:“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其中的“草创”是初创的意思,并不是粗创的意思。

这就涉及到“草”字内含有“初次做”与“粗率做”两种含义。试想,无论什么样的“草”总会呈现出“杂乱无章”之态,于是人们将书写不认真的字称为“草字”,将不刻意一笔一画地书写的字称为“草书”,同时“杂草丛生”又多表现为“零乱无形”,因而人们还会把没有修订好的文章称为“草稿”,把没有经过认真考虑和安排的行为称为“草率行为”……

然而,“草拟、草签、草稿、草创”等词中的“草”却又都含有初始之义。比如上级让下属“草拟”一个方案,难道是让下属“潦草随便”的写吗?应该说,下属的“草”是相对于上级的“定”而言的初步的、雏形之义。

《论语·宪问》篇载: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其中的裨谌是郑国大夫,这段话是指郑君在赴诸侯盟会之前,先由稗谌为其拟定盟约的初稿,只因不是最终经过盟会讨论的定稿,所以才称为“草创”,这里面绝没有丝毫的“潦草、随便”之义,每个字都愼之又愼,反复斟酌而定。再看今天的说法,比如“宪法草案”,其中的“草”绝不是“随便之义”,只是表明相对于定稿而言的初稿之义。“草创”一词中,草是初义,创是作义。因为“草”(屮、艸)字原本便有初生、始作之义。《说文》:“屮,艸木初生也。”《广雅·释言》:“草,造也。”

总之,尽管野草的无序无章容易引申出“随便、非正式”的意思,但“起草”、“草创”中的“草”恐非“随便、潦草”之义,而当是“最初、初作”之义。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解读“草”(屮、艸)字的字形方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草”(屮、艸)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屮”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让我们先来看“屮”字。“屮”字的甲骨文字形,中部象植物的茎干,两侧象植物的分枝,整体就象一棵草的样子。金文和甲骨文形体相同;战国文字则纯系地上的草形示意。说文小篆字形承自甲骨文与金文,其构字理据一脉相承是显而易见的。小篆字形又经隶变,颇失其形。楷化以后的楷书作“屮”,则又贴近了古文字的形体。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故“屮”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说文解字》卷一屮部:“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爲艸字。讀若徹。凡屮之屬皆从屮。”

许慎的解释切合“屮”(读作chè)字的构字理据,并指出了“屮”与“艸”应该是具有同样的初始义。

让我们再来看“艸”字,它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关系大致如下图所示:

“艸”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与金文中未见“艸”字,甲骨文的“屮”就是“艸”字的初文。从上图可见,“艸”字始见于篆文,其形由二“屮”构成,以表众草之义,形义契合。隶书、楷书均沿用小篆的构字理据,形体也基本没有大的变易。由于“艸”(读作cǎo)和“屮”(读作chè)在读音上没有联系,所以在六书构字理论中应属于同文会意的后起字,也就是说,“艸”字是由两个“屮”字会合成意的。“艸”字在隶书与楷书中,形体跟小篆相比略有变异,以至于在用作部首时书写成“艹”,人们也就不易了解其原形了。

《说文解字》:卷一艸部:“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

许慎的解释“百芔也”,既切合“艸”字的构字理据,又为“艸”字用作草类植物的通称奠定了依据。

接着再来看“草”字,它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关系大致如下图所示:

“草”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草”字也是一个后起字,也就是说,甲骨文和金文中同样没有“草”这个字,目前能够看到的早期字形也不过就是战国时代的简牍文字。

据《说文解字》卷一艸部:“草,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聲。”

许慎的这段话颇为难解,何谓“草斗”,何谓“栎实”,都不甚了了。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有云:“其子为皁。或言皁斗。其殻为汁。可以染皁……按草斗之字俗作皁、作皂。于六书不可通。”那大概的意思是:“草斗”又叫“皁斗”,“草斗之字俗作皁、作皂”,“皁”字或者“皂”字的构字理据按照六书理论是讲不通的。也就是说,“草斗”或者“皁斗”可以用来将丝麻織物染成“皁”(皂)色的染料。

让我们再来看宋代徐铉、徐锴等为《说文》所加的注释,臣铉等曰:“今俗以此为艸木之艸,别作皁字,为黑色之皁。案: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故曰草。”

大小徐的解释要更为清楚一些,其大致意思是:“草”字原本并不是草类植物的通名,它本来是写作“皁”的,而“皁”是一种长有黑色果实的植物的专名,这种植物的果实可以作染料,“栎实可以染帛,为黑色。”

由此可知,“草”字原本不是为草类植物的通名造的字,而只是表示一种特定的草木之名,只是由于徐铉所说的“今俗以此为艸木之艸”,它后来才演变为草类植物的通名了。那么,为什么“今俗以此为艸木之艸”呢?这可能是正如许慎《说文解字》所云“凡艸之属皆从艸”,也就是由于“艸”(艹)字被大量地用作表意偏旁的原因,而民间就将“草”字当作初始意义的“艸”来使用了。

三、“草”(屮、艸)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在古代文献中,除了一些专门解释“艸”字的字书之外,“艸”字一般不作为独立的单字使用,通常解释为:“艸”同“草”;而“屮”字在少数文献中可以单独使用,通常解释为:“屮”,古“草”字。例如:

①《荀子·富国》:“刺屮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杨倞注:“屮,古草字。”

②《汉书·地理志上》:“厥土黑坟,屮繇木条。”颜师古注:“屮,古草字也。”

③唐·李翱《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田久不理,屮根腐地增肥。”

从以上几例可见,“屮”是作为“草”的古字使用的。由于文献用例不多,本文下面均以“草”字为例,来梳理“草”(屮、艸)的字义演变源流。

“草”(屮、艸)的造字本义当为草类植物的通名,也可作为草木植物的总称。例如:“厥草惟繇,厥木惟条。”(《书·禹贡》)再如:“地性生草,山性生木。”(汉·王充《论衡·量知》)又如:“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唐·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诗)

从“草”(屮、艸)字的构形理据和字义衍生的逻辑来看,大致是沿着草的萌生、草的生长、草的荒芜、草的可利用这样四个方向滋生引申义的,下面分别罗列其相关的书证文句。

首先,“草”(屮、艸)字沿着萌生的意义范畴大致有如下三种引申义:

其一,是含有创造、创立的意思,例如:“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诸所兴为者皆废。”(《史记·孝武本纪》)再如:“文帝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汉书·郊祀志上》)颜师古注:“草谓创造之。”又如:“二将赶二十余里,夺了黄忠寨。忠又草创一营。”(《三国演义》第七十回)

其二,是含有写作、起草的意思,例如:“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南朝·宋·鲍照《建除诗》)再如:“李昊仕于蜀,王衍之亡,为草降表。及孟昶降,又草焉。”(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又如:“我草了一个底稿在此,来和你商议,替我斟酌起来。”(《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其三,是含有草稿、底本的意思,例如:“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杨伯峻注:“郑国外交辞令的创制,神谌拟稿……子产又作文词上的加工。”再如:“凡公家文书之蒿,中书谓之草,枢密院谓之底,三司谓之检。”(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又如:“国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陈体文字仲约,平居诗不留草,其友花左室见辄手录之,故名《友录稿》。’”(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友录稿》)

其次,“草”(屮、艸)字沿着生长的意义范畴大致有如下三种引申义:

其一,是指称杂草丛生之处(草野、荒野),例如:“垦草刱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再如:“有妇人抱儿在路,走避入草,绰夺其儿饲波斯狗。”(《北齐书·南阳王绰传》)又如:“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

其二,是指称民间,例如:“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唐·李白《梁甫吟》)又如: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其三,也可用来称“木”,例如:“《青史子》云,古礼,男子生而射天地四方。其文云:‘东方之弧以梧,梧者东方之草,春木也……枣者北方之草,冬木也。’是木亦可称草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再如:“《洪范》言‘庶草蕃芜’而不及木,则木亦可谓之草。”(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塞语·牝牡雄雌》)

再次,“草”(屮、艸)字沿着荒芜的意义范畴大致有如下三种引申义:

其一,是含有粗略、草率、简略的意思,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再如:“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余。”(《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司马贞索隐:“谓亦舍之,而食以下客之具,然草具,谓粗食草莱之馔具。”又如:“草办妆奁,粗陈筵席。”(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

其二,是含有文字潦草、不工整的意思,例如:“饭店隔壁,邵家扶乩,漱玉也来,只见乩上斜斜的两行,写得甚草。”(《花月痕》第五二回)再如:“下面的字小点儿:六个字一句,有这么十几二十句排成了干豆腐似的那么两堆--写得整整齐齐,不作兴带一笔草的。”(张天翼《万仞约》)

其三,是表示汉字书体之一种:草书,例如:“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晋书·王羲之传》)再如:“河东卫觊字伯儒,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又如:“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

最后,“草”(屮、艸)字沿着可利用的意义范畴大致有如下两种引申义:

其一,是指称可做燃料、饲料的干草,例如:“我今要与曹操雠杀,争奈这古城无粮草。”(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摺)再如:“我已探知操军粮草,俱屯于聚铁山。”(《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又如:“目前情况非常严重。粮食紧张,烧草困难,群心不安,人口外流。你来了,这下就好了。”(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八章)

其二,是含有割草、除草的意思,例如:“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礼记·祭统》)再如:“草人下士四人”(《周礼·地官·序官》)汉·郑玄注:“草,除草。”贾公彦疏:“郑云‘草,除草’者,无粪种者,杀草然后种之,职虽不言杀草,名为草人,明知除草,故郑云除草也。”

根据上面对“草”(屮、艸)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草”(屮、艸)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草”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相关的成语中并未见到“屮”或者“艸”这两个字,唯有“草”字大量活跃在成语当中,但其保留的含义只有少数几个成语中的“草”另当别解,诸如:

草创未就——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语见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草:初创)

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语见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草:粗略)

草率从事——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语见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唐书本纪书法》:“欧公本纪,则不免草率从事,不能为之讳也。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草:粗略)

积草屯粮——储存粮食和草料。语见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五回:“立竖招军旗号,买马招军,积草屯粮。”(草:可做饲料的干草)

落草为寇——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语见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草:杂草丛生之处)

其余的基本上就都是取其作为“草类植物的通称”这一造字本义了,故此就不再细致分类,仅一起囊括于下: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语见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不弃草昧——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源自《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源自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草腹菜肠——比喻毫无才学。亦用为谦词。语见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学问,草腹菜肠,对着众位长者,也吟诗一首,万望勿哂者。”

草间求活——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语见《晋书·周顗传》:“吾各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源自《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又作“草芥人命”。

草芥人命——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语见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又作“草菅人命”。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源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草满囹圄——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源自《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草莽英雄——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源自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昔刘邦以亭长而定汉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属,多在草泽英雄。”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草木俱朽——像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语见《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语见《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草木愚夫——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语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草木知威——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源自《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

草藄禽猘——藄(tì):除草;猘(xiǎn):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源自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藄而禽猘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语见《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草行露宿——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语见《晋书·谢玄传》:“闻内生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草衣木食——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语见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刬草除根——刬(chǎn):割去。犹斩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源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长林丰草——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源自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语见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寸草不留——连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语见宋·楼钥《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寸草不生——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语见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源自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源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饭糗茹草——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语见《孟子·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风兵草甲——犹言草木皆兵。语见《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风驰草靡——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语见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眛厔,所过诸县及诸贼界,莫不风驰草靡,裹粮卷甲,唯命是从。”又作“风行草靡”。

风行草靡——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语见《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又作“风驰草靡”。

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语见《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吐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风行草从——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语见《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又作“风行草偃”。

风行草偃——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源自《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作“风行草从”。

化若偃草——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源自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风烛草露——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语见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疾风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源自《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剪草除根——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源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翦草除根——翦:“剪”的异体字,割断。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语见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藉草枕块——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语见《宣和书谱·草书七》:“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蔓草难除——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源自《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源自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拈花惹草——拈:捏;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源自元·杨立斋《哨遍》:“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又作“惹草粘花”或“粘花惹草”。

奇花异草——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源自《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琪花瑶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源自王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墙花路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语见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人非草木——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语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又作“人非木石”。

如弃草芥——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语见宋·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十步香草——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源自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又作“十步芳草”。

视如草芥——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源自《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闲花野草——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源自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又作“野草闲花”。

香草美人——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源自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源自《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依草附木——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源自五代·王周《巫庙》诗:“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

莺飞草长——形容明媚的春景。源自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又作“草长莺飞”。

粘花惹草——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语见元·商衜《一枝花·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又作“招花惹草”。

招花惹草——指挑逗、勾引女子。语见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细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又作“粘花惹草”。

斩草除根——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源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