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济水” 征文 | 永济桥——飞架济水永不朽 | 作者:段允生

济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一条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四渎的河,可惜现今只有10公里长了。在这10公里的河道上,古往今来共修建了16座桥,其中古建石桥4座,现存石桥两座。最先修建的石桥,位于南堰头村和北堰头村之间,如今虽有坍塌但还能行人,是济源境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桥,迄今已是335岁高龄。它的名字叫永济桥,2012年被确定为济源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西侧的树林里,至今还竖立着一通石碑,碑上镌刻着《创建永济桥序》(以下简称序文)。这篇序文撰于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即公元1686年3月。刻在碑上的序文,因年深日久,部分难辨,拓片内容不全,好在清代编修的《济源县志》中有一篇《创建永济桥碑记》(以下简称碑记),记载较全。2019年 1 月出版的《济源金石録》将序文和碑记一并录入,二者对修建永济桥的记载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碑记的署名是“进士段维衮邑人撰文”,邑人即同乡人、济源人。序文的落款是“赐进士弟四川顺庆府南充知县段维衮撰文。”可见,序文和碑记系在四川南充任知县的济源同乡段维衮一人所撰。
从序文和碑记可知,永济桥“首事于康熙十八年三月,竣事于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即动工于公元1679年3月,竣工于公元1685年4月,用了六年时间。
这座桥建成时的规模有多大?碑记介绍的较为详细:“桥长七十尺,高九尺有半,阔十有二尺。左附石翼,东西共七十五尺。右附石翼,东西共一百三十尺。东路至东桥四百五十尺,两河之交附堤百二十尺,厚三十有五尺。西路至村六百五十有五尺。”经查,清代时,木工一尺约合现在0.311米。据此换算该桥东西长约22米,距水面2.9米,宽3.7米,左边安装石栏杆23米,右边安装石栏杆40米。东至大路140米,在两河之交处修石堤用来护岸坡,长37米,高11米。西至南堰头村230米。
这座桥缘何叫永济桥?序文中说:“是桥形类长虹,坚似铁镕,知多年,因名永济桥。”
这座桥是谁建的呢?序文中说是:“庠生赵本斌与善民李真、张应夏、赵宗文。”善民是行善做好事的平民,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也就是秀才。可见,这座桥不是官方修建的。
他们四人为什么要修建这座桥?碑记如是说:“济邑之东北路,凡有事于县者,与夫泽潞之商贾往来之途,必于是乎出,故其为桥又最急。先祖常欲广增旧制,高启悬磴于两岸之间以济车徒。会以兵荒不果。越数十年,而诸生赵子与村之善民始成其志。”
用现代话说,这里当时是济源县城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是晋豫商人买卖往来必经之路,急需修个桥,先祖早就想修,由于兵荒未成事实。数十年后,赵本斌与他村的善民开始修了。
庠生赵本斌与善民李真、张应夏、赵宗文四人敢于担当的愚公移山精神,感动了后来撰写序文和碑记的作者及他的家父。他在碑记中写道:“岁庚申,余自蜀归,会赵于工次,其未竟者十之三。适趋宁郡以白家大人。家大人曰:此尔祖之志也,归急就之,凡所不逮者,悉勉焉,勿事再乎将伯也。余归,遂共诸君勷厥事。再越数月而桥以成,又砌其路之两旁连桥,而砥以石俾无衡突之患。”
译成白话文即:庚申那年我从四川回济源,与赵本斌在工地上见面,当时桥还有十分之三没有完工。我去浙江海宁将这件事告诉了家父。家父说,修桥是你祖上的志向,你赶快回去办吧,资金不足的话尽全力去解决。我回到济源,和大伙一起干起来,过几个月就把桥体建成了,又用石头砌了路桥的两旁,解了被大水衡突之患。
序文和碑记作者的家父是谁?他为这座桥捐了多少款?序文记载:“勅授承德郎江南扬州府泰州知州、前浙江宁波府总巡海通判段振蛟助修,施银贰拾两,施地贰亩。”不须释义便知作者父亲的姓名、官职、捐助项目及数额。
贰拾两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元?经查,清康熙乾隆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330元,段振蛟捐的贰拾两银,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6600元。在那个年代,建筑材料和匠人工资价格低廉,贰拾两银对修桥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段振蛟施地贰亩干什么用了呢?序文和碑记皆载:“家大人又命损道旁己地两亩以益之道渠,以受西来之水,使无病桥。复种之树为行人荫焉。”在桥建成之后,段振蛟又发号毁自家田地二亩修建石渠,旱时浇地,使民受益;涝时排水,使桥受益;又种树于路旁,树大成材,为行人歇息遮荫,一举四得,大善大德!
序文和碑记的作者段维衮在四川南充任知县,焉何为永济桥如此不惜笔墨?序文这样记载:“赵子请余为文,余何敢不以文谢,仅直言其始末矣。”他自我解释撰序是应修桥的庠生赵本斌之请。
那么,段维衮为何又撰写了碑记?我猜想他可能认为需要对序文的内容加以补充,事实上确已补充了不少。碑记又为何能编入《济源县志》呢?原来,清·康熙《济源县志》四册十八卷,就是段维衮和其家父段振蛟一起编修的;《济源县志序》是他一人撰写的。
段维衮之所以能够参与编修《济源县志》并作序,有其家族和个人的实力支撑。
他的家族是济源乃至中州的名门望族。始迁祖段四公于元朝末年从山西稷山县逃难迁来济源后,带领和影响子孙后代奋发图强,耕读传家,人才辈出。至第八世,出了个两朝大臣段国璋。段国璋先在明朝任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副都御史;明末弃官归里,清初又被征取起官,最后升任工部左侍郎,加二级,仍兼太常寺卿。明清朝廷设吏、礼、户、兵、工、刑六部,工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常务副部长。明崇祯二年(1629),段国璋与与司礼太监周进明一起重修济渎庙,并造三尊铜胎神像;其母吕氏,其妻裴氏及嫂嫂、弟妹等捐玉皇号布修缮济渎庙玉皇殿。公元1651年,时任太常寺卿的段国璋,受顺治皇帝派遣到济渎庙祭拜北海神。其卒后,皇帝敕使往祭,予以厚葬。百亩陵园柏树成荫,数十具石人石马立于甬道两侧,石碑耸立,牌楼雄伟,石桌石凳,一应俱全。济源城西的段侍郎坟曾经辉煌了300多年,我在读高中时屡屡途经此地,每每肃然起敬。
段维衮的亲爷是段国璋的胞弟段国瑜,号兰堂。《济源县志》中有一篇《兰堂段公墓志铭》,作者严我斯,湖州人,系与段维衮同为对策大廷的状元侍郎。铭文记载:段国瑜年少时尽孝道,好宾客,不以兄(国璋)贵而奋学自强;任单父簿官职时,善护河堤,使河流安澜无恙;迁开平卫参军而不赴任,还乡后为乡人葬亲娶妇、解急排难、施舍赈灾;膝下二子四孙均得学位官职。
段维衮的父亲是段国瑜的长子段振蛟。《济源县志》历代刊(稿)本简介:段振蛟,段国瑜长子,善诗能文,授别驾,清·顺治戊子拔贡生,初任浙江宁波府通判,升江南扬州府泰州知州。于清· 康熙三十四年(1695)编修《济源县志》四册十八卷。卷一图考,共十幅。其余诸卷为:沿革、年表、星野、疆域、形势、建置、祀典、水利、山川、古迹、陵墓、赋役、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等,颇有史料价值。是书罕传,国内尚有孤本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济源县志序》,系其长子段维衮撰写。
段维衮在向父亲禀报修永济桥一事时,段振蛟任浙江宁波府总巡海通判;撰写《创建永济桥序》时,段振蛟已经升任江南扬州府泰州知州了。这正是:好人自有好报。
至于段维衮本人的才华,县志、州志均有记载。乾隆《济源县志》记载其:“字补五,号雪斋,泰州知州段振蛟长子。颖悟绝伦,绰有仙才。康熙甲辰魁南宫(即进士考试),闱墨为天下传颂。所著《雪斋文稿》、《雪斋诗集》,皆飘然出尘。康熙二十八年,纂修《县志》,考核精详,有功文献。”《中州艺文录·四十一济源》记载其:“济源县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四川顺庆府南充知县,乾隆志有传。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受檄撰修《济源县志》十八卷,卷端有段维衮所撰《济源县志序》。”
助修永济桥的段振蛟、段维衮分别是我们济源南街段氏的第九、十世祖。我们的第十一世祖段志熙,在清朝任浙江布政使期间,于康熙五十三(1714)年倡导重修了坍塌了63年的杭州拱震桥;又于康熙五十八(1719)年命其子段景文、段元文重修济源通济桥,并更名为望春桥。
2017年以来,热心传承济水文化的张利军老师,带领各界人士重走济水路、瞻仰永济桥达40余次,我参与了三次,深受教育,于是便开始收集有关永济桥的资料。
2020年2月19日,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牵挂着济水文化,来到永济桥考察。张战伟书记2020年12月25日在济水源生态廊道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研究济水历史、传承济水文化、留住城市根脉,早日再现济水风光。济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源市北海办事处,贯彻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张战伟指示,主办“话说济水”全国征文大赛,并决定延长征文时间。我谨以此文,追忆古济水上这座老桥的建造时间、人物、因由、经过、规模、风貌,旨在“过河不忘架桥者,永铭为民造福人。传扬济水古文化,永葆济源万年春。”

作者简介:段允生,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段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段姓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济源段氏通谱》主编。

审核:赵公文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0)

相关推荐

  • 僰人村与海金寺

    僰人村与海金寺 --通海六街村考述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20-11-09   进入社区    来源:玉溪日报 ] □  黄有光 六街村名的演变 <云南省通海县地名志>载:&quo ...

  • 东阳老城的水

    东阳老城的水 吴立梅 东阳县治之设,史有吴宁故城之说,传有南乡北乡之争,均见于旧县志.县城之择于吴宁镇,固然偏处东阳西隅,犹如顾炎武所言:"乃今则州县所属乡村,有去治三四百里者,有城门之外即 ...

  • 留住乡愁的合肥

    ○张克栋手绘水彩画<南薰门>,合肥市档案馆馆藏 ○许有为教授撰写的合肥环城       公园碑记 ○(清)嘉庆八年合肥县傅郭城图 打开合肥市档案局编印的<庐州碑文百篇>,其中& ...

  • “盘湖庵”还是“磐湖庵”?

    前几天,群里讨论了一下"盘湖庵".我随手回复:应该是"磐湖庵". 第一,磐湖庵庵内保存的康熙年间的两块石碑. 第二,庵的外面,确实有一块大石头(磐石),这地方俗 ...

  • 回复《关于道光县志所载中峰寺属地之争之浅见》

    作者:搬螃蟹 綦走的<对不起>文,已经明确提出,道光县志的编撰者想记录的是中峰镇中峰寺.所以不存在两位作者对道光县志所载中峰寺有属地所争. 只是綦走<对不起>文,指出的是道光县 ...

  • 周公太 | 瓦砾斋笔记(501—520)

    常熟记忆 前天 作者简介 周公太,研究员,常熟博物馆原馆长,江苏省馆藏文物鉴定定级专家库专家,上海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兼职教授,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客座教授. 瓦砾斋笔记(501-520) 周公太 ...

  • “话说济水” 征文 | 唯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 作者:王晓

    李世民问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哉?"许敬宗答曰:"渎之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 ...

  • “话说济水” 征文 | 祭祀济水之圣殿——济源济渎庙 | 作者:段允生

    话说济水,不能不说济渎庙.因为,它是为祭祀济水而建的. 我之所以在"济渎庙"前加上"济源"二字,是因为其它地方也有济渎庙.比如,河南省的原阳.新乡.荥阳,山东省 ...

  • “黄河情” 征文 | 我与黄河西滩 | 作者:段允生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话说济水” 征文 | 庙街古庙会 | 作者:上官士军

    济水源头的庙街古庙会是独特而又神秘的人文商贸集市,蕴含了千年的人间烟火气.庙会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而形成的一种集市形式,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而庙街古庙会的独特性在于小满 ...

  • “话说济水” 征文 | 济水在呼唤 | 作者:大愚

    .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济水在呼唤                                 --沿济水故道走过 公元2019年初秋时节,一行人从济水源头出发, ...

  • “话说济水” 征文 | 龙潭夜月 | 作者:王强东

    嚣尘不觉随心远,清旷犹能与日谋.喜欢龙潭.延庆寺.舍利塔的静与幽-- 济源城北有济渎庙,始建于隋开唐二年(582年),济庙里有一座小北海,乃济水东源.西去二里远有一龙潭,为济水西源.龙潭北岸,有延庆寺 ...

  • “话说济水” 征文 | 王屋山与济水的对话 | 作者:​爱丽

    我巍峨,巍峨于太行与中条之间 任四季风吹,壁立千仞 任大片的红叶,迎风招展 昼夜交替 画画谱曲写诗 千百年来   虔诚的人们迈着朝圣的步伐,步步走近 众多的赞美声,足以掀开历史的篇页 我俯首,听到你与 ...

  • “话说济水” 征文 | 济水源头的泉 | 作者:张君霞

    济水发源于济源王屋山太乙池,一路潜行数十公里至济源城北分两个源头复出地面,东面的就是济渎庙内的济渎小北海,西面的就是龙潭寺内的龙潭泉.济水在济源境内全长不过几十里,但沿线溪流.古泉众多.据<济源 ...

  • “话说济水” 征文 | 品味济水文化——聆听济渎庙的诉说 | 作者:​崔萌

    济水,很古老,也很神秘,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济水就开始断流,逐渐式微.但济水依然能和长江.黄河.淮河并列四渎,更多的是它的精神意义.而济水源头巍然屹立的济渎庙,就是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