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期末最后一课
上好期末最后一课
作者:李广生
期末将至(听说某些地区已经进入假期),师生都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匆匆忙忙的收尾期末工作,累并快乐着,毕竟有盼头了。
期末工作很多,而且很杂,有用的、没用的,各种各样的“表哥”“表叔”一大堆,还有职评、考核、评优等让很多老师牵肠挂肚的事情。忙乱之际,大家就忽视了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上好期末最后一课。
开学第一课被炒的热火朝天。之所以用炒这个词,表达了我对当前教育的一点担忧。毫不讳言的说,某些学校搞的开学第一课,其所追求的并非教育效果,而是轰动效益。安安静静地开始新的学期,踏踏实实地做点教书育人的事情,难道不可以吗?
教育不是上战场、师生不是敢死队,没必要搞轰轰烈烈的战前动员,没必要大张旗鼓的造势。如果你认为一次声势浩大、场面隆重、包装精美的开学第一课,能够带来多么持久的教育效果的话,那你就是太天真了,或是说真的不懂教育。教育是个慢功夫,细水长流,潜移默化,方能渐入佳境。教育是场持久战,是一辈子的事情,其输赢并不在起跑线。热热闹闹的开学第一课,把师生的激情一下子推到了顶峰,在随后的学习中,激情一点点消退,到了期末,几乎当然无存——大家只盼着一件事,放假!
和开学第一课相比,期末的最后一课,明显不被重视。校长不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当然就更不重视了,大家都眼巴眼望的等着放假,被一些繁文缛节弄得焦头烂额;还有考试,张开血盆大口,发出桀桀的狞笑。谁还有心思琢磨最后一课,匆匆收场则是常态。
虎头蛇尾是教育的大忌,我们经常叮嘱孩子,凡事都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但用实际行动给他们做出有始无终、半途而废、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表率。
每学期开学,热闹一阵子,热情高涨;每学期结束,忙乱一阵子,人心浮动。忽冷忽热,忽紧忽松、忽快忽慢、忽左忽右,这样的教育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期末最后一课远比开学第一课重要得多。把投入到开学第一课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最后一课上,将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理由如下:
第一,有助于养成师生的反思习惯。人生是不断的开拓,更是不断地反思,每一次开拓进取,都建立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期末最后一课,既是全面总结,又是深入反思,既要看到成绩的高低,又要看到成长的得失,在反思中稳步前行,走好人生每一步。
第二,有助于养成师生的沉稳气质。越是在关键时刻,越需要沉住气、稳住心,毛毛躁躁终难成大器。精心准备、认真组织,不急不躁上好期末最后一课,不要让师生急匆匆的离开学校,让他们带着饱满的收获和美好的憧憬开始假期,逐渐养成他们成熟稳健的气质。
第三,有助于养成师生的过程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看重的是过程,是儿童发展的过程和生命成长的过程。一个学期的学习,岂能用一张试卷、一张分数条、几句评语或几张奖状盖棺定论?所以要上好期末最后一课,把师生的关注点引导到对过程的关注,享受成长的幸福,克服急功近利的困扰。
静悄悄的开始,沉甸甸的结束,我希望每个学期都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像三流剧团的演出:锣鼓喧天开场,仓促慌乱谢幕。养成师生的反思习惯,使他们免于浅薄的人生;养成师生的沉稳气质,使他们免于浮躁的人生;养成师生的过程意识,使他们免于功利的人生。上好期末最后一课,很重要!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