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改变课堂
用设计改变课堂
作者:李广生
课堂教学设计被人比喻为建筑师的设计施工图纸,教学犹如建房。用设计改变课堂,这一理念通常被认为是改变房子的设计方案,建造更大、更好、更先进的房子,从而导致设计越来越复杂,工程难度越来越大,课越来越难以法实施了。教学设计的这一发展趋势特别是先进技术设备的大肆进入和各种教学理念的绑架让人茫然,教学究竟要走向何方,什么课才是好课?
乔纳森·伊夫是一位工业设计师,现任Apple公司设计师兼资深副总裁,英国爵士。他曾参与设计了iPod,iMac,iPhone,iPad等众多苹果产品。除了乔布斯,他是对苹果那些著名的产品最有影响力的人。在谈到苹果产品的设计理念时,他表示:开发、设计任何产品都极具挑战性,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将简约主义融入到你不知道答案,不明白有多难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简约主义不是没有丝毫凌乱,从本质上来看,它描叙的是一个对象或产品的功能与位置。对于不凌乱的产品,我们只能说是一个整洁的产品,但这不是一个简约的产品。简约主义也不是简单了事,它的要求必须严格渗透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去。简约主义是最基础的东西。
指向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与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习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存在于学习实践之中,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其过程的完整性是学习真实发生的基础。过于复杂的设计——步骤、流程、技术、材料、环境等过于繁复的话,将会破坏学习的完整性,虽然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但要付出牺牲学习的深刻性的代价。同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则是消解学习的趣味性,把学习变成了依葫芦画瓢似的简单的毫无挑战的毫无创意的活动。
对于一件产品而言,操作越复杂,用户体验越差。试想一下,打开手机,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按键,只有对照说明书才能搞清每个键的功能,完成一项任务要经过几个步骤,一会按这个键,一会儿按那个键,弄得手忙脚乱,你会喜欢它吗?教学设计同样如此。孩子拿到一道数学应用题后,教师同时交给他们的还有明确而具体的解题步骤,比如:1.读题,2.审题,3.画图,4.列式,5.计算。应该说这样做确实有助于孩子解答这道题,但人为的生硬的割裂了思维的完整性的事实不容回避,所以他们更大的收获是答案而不是思考,可谁都知道,答案没有任何意义,世界绝不会以数学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分割成五个步骤或五个环节的教学能够简化为两三个步骤,甚至只有一个步骤,就像触动手机的一个键能实现多种操作一样吗?这便是课堂的简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位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这节课的课题是:如何解答应用题。真的没有可以称之为巧妙的设计,甚至给人以粗糙糊弄的感觉,在ppt上出示了一道题之后,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项任务:认真思考并解答本题,请把你的思考过程用文字、图表、算式等熟悉的方式写出来,并与同学分享。之后,超过半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在解题、整理思考过程、相互交流,而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听听那个,一会儿和孩子交流几句,一会儿把一个孩子介绍给另一个孩子,让他们共同探讨。结构如此松散、节奏如此缓慢、设计如此简单、管理还有些混乱的教学,能够给孩子带来收获吗?能够赢得他们的喜爱吗?在剩下的时间里,教师请三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孩子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会追问一两个问题。还有五分钟下课,我想,该总结了吧,怎么能不梳理总结一下呢?出乎我预料的是,教师没有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他最后的问题是: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一节课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下课后我采访几个孩子:你们喜欢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吗?喜欢!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那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孩子们张口结舌答不出来。我以为这印证了我课上的怀疑,但很快一个孩子的回答打消了我的念头,让我必须重新审视这节课。他说:题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并且我还能用多种方式来做。尊严感和成就感溢于言表。——这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吗,还有什么收获比这份收获更宝贵呢?
我与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我们谈到课堂密度——一节课只处理一道题是不是效率太低?我们谈到题目难度——不为学生搭设解决问题的台阶,是不是有些难为学生?我们谈到教师的作用——整个一节课,教师教的价值体现在哪里?随着讨论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对教师的教不能狭隘的理解,面向全体的讲授是教的一种形式,个别化指导、题目的选择、问题的设计、过程的把控,这些同样是教。貌似没有设计的课堂其实也是经过了教师的认真选择和精心设计,比如,出现在ppt上的那道习题,是教师在教材的例题的基础上,综合了几道题重新编制的。孩子们相互分享解题结果还是解题过程,如何呈现孩子的思考过程等问题,教师均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任务虽然简单,但任务背后蕴含着教师对课堂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期许。
解题方法和步骤是可教的,但思考不可剥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体验并收获到比方法和步骤更为丰富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达成共识。“题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孩子的那句话以及他充满自豪的表情又浮现在我眼前。
对比我以前观察到的课堂,这节课显得松散。习惯上教师往往设置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置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后谜底揭开,得出结论,然后在应用结论进行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课堂结构紧凑、内容充实、训练充分,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步步紧追,就像是在教师带领下行军打仗一样。松散的设计和紧凑的设计各有利弊,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松散的设计更有利于思考的培养,紧凑的设计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选择哪一种设计,其背后受制于为谁设计和为何设计。
不看说明书也能操作手机,这一方面因为人们对手机的使用越来越熟悉,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手机设计者的简约理念。教学的简约设计期望达到这样的效果:没有教师的带领孩子们也能学起来。再用画图纸的思路设计教学恐怕就不行了,我们需要设置一个键,按下它便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学习的大门,开启他们的学习之旅,把完整的学习过程交给孩子。
把简约主义融入到你不知道答案,不明白有多难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一观点值得教师借鉴。有温度的课堂是简约的课堂。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