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开始就像这样沉默的。
爱 民 谣 , 爱 生 活
每 天 一 民 谣 , 温 暖 你 内 心
也许在你我从未见过的彼岸
我该送你一个怎样的夜晚
可每个热烈季节 都太过短暂
有人曾问过我“冷淡期”要如何度过。私以为,这不过是注定的经过,不必急于打发走这段时光。
冷淡期大抵是一种新鲜感淡去而感受到的相对“较冷”的感觉罢。由狂热到冷却,其实并不奇怪,主要看它的走势是一直在冷,还是去往一个“平衡点”。
因此,“冷淡期”或许可以视作一个决定“是否继续下去”与“是否达成最佳平衡点”的契机。
在剖白过程中,寻得平稳,相互扶持。
了悟“共度”,不一味追求“热度”,也不抗拒“向恒温靠近”。
有人说犹豫表示已有答案。我认为,犹豫只是有了答案的“备选项”,而且大概率是“是”或“否” “好”或“不好”这种是非项。较少会是有了“具体而详尽的内容”的答案。
打个比方,一个人问另一个人要不要交往,受问者犹豫了,那么这种犹豫一般是偏向于否定的答案。但很难说一瞬间就想到了“不在一起的原因”或者是“要在一起的原因”。而就大部分情况而言,犹豫上述这个问题,一般潜意识里都是缺乏义无反顾在一起的决心的。
当然经验主义也不是时时可取,正如“犹豫等于有答案”一样,这不过是一句主观性较强的逻辑判断,但是现实生活比逻辑要“真实”得多了。
前些日子有位好友对我说“初见你那会儿,文字太明艳了”,又添句“疏疏如月下残雪。有些晃眼。”这句话是化用自“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于是我故意要“反唇相讥”,问朋友“你想抓住月光,还是残雪”?
别问我夜色如何,我只是愿意在月下开一朵失温的浪花。
# 晚安打卡 #
留下你今天的音乐心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