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你的孩子有多聪明?智力测验靠谱吗?(“聪明”系列1)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那么,聪明有没有标准可循呢?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聪明?是什么决定着孩子的聪明与否?有没有办让孩子更聪明?
虽然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被夸过“真聪明”,但显然每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不一样的,智力上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量出来。
早在1901年,英国人高尔顿就开始用测验的方法来考察智力。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发表了更加系统的智力测验量表,包括了30个测验项目。之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修订这个量表,将测验项目增加到90个,还完善了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计算方式,将智力能力除以生理年龄,再乘上100,得出一个比值,这就是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或者称为IQ)。这个IQ量表于1916年在美国推出,后经多次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智力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对智力进行测量也成了科学家们的不懈追求。除了IQ量表,现在广泛运用的还有诞生于1939年的韦克斯勒量表。至于民间各种测量智力的土方,更是多如牛毛。
那么,是不是有了这些测量智力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给孩子的智力定一个等级,就像超市里的水果,又大又好的放一边,又小又瘪的放一边?显然不能。
智力测验虽然有它的科学性,但远未达到全面、准确、完美的程度,项目设计本身的局限,譬如测试内容主要包含语言、数字和图像,远未涉及所有的智力因素;特别依赖语言能力,使得语言方面有困难,或者来自于方言地区,或者文化背景与量表不符的孩子,在测验中吃亏。再加上测验者的专业素质、测验设备及环境、孩子测试当天的身心状态等因素,使得智力测验这件事有很多不可控的风险。
为什么把它说成是“风险”呢?测得准、测不准,又有多大关系?
关系当然大了。儿童早期的自我认知是要借助于镜像认知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认识和判断自我,而对于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是孩子形成自爱、自尊、自信的关键因素。智力测验弄不好就等于给孩子贴上标签,不仅影响家长的心态,更是给孩子带来困扰甚至误导。
智力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是一种复杂生动的存在,很难用任何一种测验去准确量化。而且,即使是专业机构的科学测量,绝大多数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极少数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所以,家长完全不必纠缠于智商,只要孩子能够正常应对日常活动,表现不是差到让你怀疑他有智力障碍,或者好到你觉得他就是个天才,就没有必要专门去测量智力。
对孩子智力的评估,主要在于家长的日常观察,外人的说东道西其实都不足以信,因为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在正常范围内,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他们的聪明各不相同: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的孩子,数理逻辑方面不一定强;视觉观察能力很强的孩子,对音乐不一定能很好领悟;记得住一首诗,不一定记得住刚走过的路;在大山里认识各种鸟兽虫鱼,到了大城市可能不知所措……你很难一眼看出哪个孩子更聪明,就像幼儿园中的小伙伴,你很难说出他们20年后谁比谁更优秀。
那些20年后更优秀的,其实当初的智力水平也和小伙伴们差不多。智力的形成,一半靠人,一半靠天。有研究报告称,智力约50%-60%来自遗传。而这一部分遗传的智力,90%的人是相差不多的,都属于正常范围,只有10%的人天资特别好或者特别差。可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他人拉开距离的,主要靠非遗传因素,也就是后天影响。
可见人的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激发和培养得到提升的。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孩子的智力,让孩子更聪明呢?
孩子的未来有无穷的可能性,今天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他未来成长的基石。
接下来我将推出有关“聪明”的系列文章,内容包括如何提高孩子的感知觉能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