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读完《心理杂俎—李克富心理随笔》有感

20天读完《心理杂俎—李克富心理随笔》有感

截止今天,我用了21天读完了《心理杂俎——李克富心理随笔》这本285页的书,闭上眼睛企图回忆思考书中的内容,尽管读的时候感动满满、感触多多,甚至也把自己认为触动最大的“名言警句”发圈发群发头条,但此时此刻脑里一片空白,像是被狗舔了一般。

尽管如此,但我相信李老师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心理学心理治疗专业的酷爱,对心理相关甚至不相关的知识、文化、风土人情等的了解远非我言语所能表达,他风趣幽默、自嘲自黑及“讨伐”他人他物他境的文风,他胆大妄为,竟然敢对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指定的培训教材内容口诛笔伐,文字之犀利比鲁迅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管书中的内容没有记住,但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越来越伟岸高大,虽然胆怯甚至不敢直面去青岛参加他的线下课,更不敢私信请教提问,但内心对他的爱慕渴望、忠诚依恋之情却愈发浓郁。

简单总结书读完之后的觉察收获如下:

第一、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比如更清楚自己的性格特征,我是个内感型较高的人。

读书过程中,我的情绪情感时不时被他带动,心情随着书中的文字时起时落,有时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好合书拿纸掩面,或失声痛哭或默默流泪,并于痛苦之中反思、对照、疗愈、修复,发泄之后内心渐渐强大起来。

第二,从老师的文字中更多地照见了自己

比如,对文字知识得过且过、囫囵吞枣,甚至鱼目混珠,甚至都做不到驴粪蛋表面光。文中的生僻字,我几乎没有去查阅正确的读音了,而是本着“识字先识半个字”的态蒙混过关,害人害己。好在保有觉察,该书将要读完的最后几次,开始借助百度搜索引擎,并标注拼音。

再如,老师文中推荐的文章、书籍、需要查询的资料,基本上没做线下功课,而是任性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视而不见,自欺欺人。

第三,虽然仰慕敬畏老师,但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却充耳不闻

老师的书也读过好几本,初中研修班也已报名且即将毕业,但基本上只是冠了个名而已,只是为“想”而报,而非为“学”而报。不管读书上课,都是囫囵吞枣、鱼目混珠、虎头蛇尾、浑水摸鱼,混个毕业,还美名其曰地为自己找个借口———“完成好过完美”,但从未规划过后续如何完美。虽然老师“读100本书远不如把一本书读100遍”的谆谆教诲经常在脑里回荡,但能够拿起来并进行了二次阅读的书籍却几乎没有,实在汗颜。

第四,借老师文字粉饰自己

阅读过程中,几乎每一天,我都会自以为是地选择自认为好的段落文字,摘出来转成文字转发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借老师的见地和文字“涨”自己的学问,提升自身的品质和素质,为自己圈粉,却很少主动为老师唱赞歌,甚至转发时连为老师唱赞歌的意识都没有。

第五、对老师来说,我是“死的”,心理层面的死亡

老师用心书写的文字对我来说是说明,我没有解释,其实是不敢解释。之所以没有解释,我为自己找的理由是———我是一个懒于动脑筋思考的人。因为,解释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而我只是在着文字的相,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也就是说,尽管知道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尽管作为“客观现实”的文字已经呈现在眼前,但是我却没做任何反应,充分说明“老师的书对我来说是死的”,我对于老师来说也是死的。

尽管老师多次强调,理解没有对错,理解和不去理解是性质的差别,而理解的多少是程度上的差异。但我依然无动于衷,宁做无知的门外汉,也不愿迈开从无知到自知的关键一步。

写到此,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开始主动反应了,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我活了”,我的心理开始健康起来了。

感恩老师,不断地用文字榨出我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