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症候”

釜山电影节间隙里,抽空去当地唯一的IMAX影院CGV Seomyun刷了IMAX  2D版《小丑》。
影片气质、故事基调、城市氛围以及菲尼克斯的表演,实现高度统一:黑暗且癫狂。

虽为漫改电影,但《小丑》已并非大家认知中的那类“漫改电影”了,尤其是超英类漫改片,甚至小丑本身都与漫画有了较大出入。从很多层面来说,本片都已跳脱出这类影片的创作范畴,奔往了更深邃的领域,它写实、复古、残酷,却分外迷人。

众所周知,小丑一直是蝙蝠侠系列漫画里反派角色中的代表人物,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他病态又精明,从改编角度说,小丑的精神之病患,造型之特殊,犯罪动机之神秘莫测,种种特质给予这一角色极大创作空间。

提小丑电影,诺兰的《黑暗骑士》往往是迈不过去的话题,片中的小丑是一次成功的再创作,在电影维度里,他进一步拓宽了小丑的深度,丰满了他的血肉,深刻解释了他的动机,亦表现了他的不确定性,希斯·莱杰版小丑和电影的成功是互相成就的。

这版《小丑》亦如此。

纵使有希斯·莱杰版小丑珠玉在前,但这版《小丑》不仅不输,且有独特的风采。

这是一个完整的、新角度的,讲述小丑自己的故事,有了更多空间去表现他的病态和犯罪动机的产生,但导演欲更进一步,试图通过抓住小丑这一角色本身的“症候”,并利用这种症候反映出时代背后的焦虑。

影片最后的那场暴动,除了狂热的氛围,还有令人惴惴不安的恐慌,影片并没有将这场犯罪活动单纯归结于这种小丑个人的症候,而是上升到对“社会土壤” 的讨论。

在整个故事里,都在呈现一个事实,酝酿这场大型犯罪的条件早已成熟,是小丑这一个体点燃了这把火,或是打响了这一枪。

在这种狂热、愤恨甚至欢愉相交织的情绪里,影片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恶之华全面绽放,小丑癫狂目的的达成和影片的戏剧张力,在这一刻也实现了统一,其背后的催化剂,离不开导演强有力的整体把握,以及对马丁·西科塞斯《出租车司机》和部分歌舞片的致敬及创作基因的另类延续。舞蹈带劲儿,暴力的部分也同样过瘾。

《小丑》讨论了个体犯罪动机的产生,及其背后承载罪恶诞生的土壤。犯罪都市哥谭市之所以诞生无数罪恶煞星,其根源外在于这座城市深处的病患,这种设定本身为蝙蝠侠故事提供了天然的社会学价值和文本厚度,电影《小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影片不仅塑造了一个出色的小丑,同时也塑造出了罪恶哥谭应有的质感和氛围。

菲尼克斯的精湛表演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你已全然忘记他曾是《她》中的“西奥多”,更忘记了这部片子的导演是曾执导过《宿醉》的托德·菲利普斯,以及DCEU。菲尼克斯的表演和这部电影、这个角色的成功是互相成就的,至今难忘小丑在片中的舞姿,以及他的痛苦和病态狂笑,表演上的高光时刻实在太多。
影片所抛出的终极问题是:当下的罪恶,究竟是小丑自己的问题?还是说,这世界已越来越坏,越来越疯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