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售卖捐赠蔬菜没问题

文丨张是之
前天,也就是 1 月 28 日,山东组织了寿光 350 吨的新鲜蔬菜捐赠给武汉。
昨天蔬菜抵达武汉之后,在当地几个大超市上架销售。价格在 2 到 3 元之间,仅为市场价格的 40% 左右,受到武汉市民欢迎。
但随后有网友提出质疑捐赠的蔬菜,为何到了武汉却要上架销售。
言外之意,既然是捐赠给武汉的,那就应该免费发给大家,不应该让武汉人花钱再买。
这个质疑可以理解,原因在于质疑者不知道价格机制的作用,单纯的以为免费来的就应该免费发下去,不跟钱沾边,这样才是真正的、纯洁的慈善。
面对质疑,武汉相关部门迅速作出了回应。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武汉市商务局一位负责宣传的人士告诉记者的解释是,「武汉目前有近1000万人,怎么发放?会不会造成争抢?免费发放的话,又该怎么保证公平?实际上,具体操作上会有非常多的问题,而且蔬菜是生鲜,不易储存,所以我们制定的基本方案,就是通过限价、低价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让这些蔬菜达到市民的餐桌上」。
虽然武汉官方最近一直在被吐槽,但这个回应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其实限价低价也是不必要的。当然出于某些目的的考量,比如彰显山东人民的友谊和善举,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价格的作用在上一篇文章《需求是立体的》中详细阐述了,价格是携带信号的信使,反映着人们的真实需求。
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什么时间、急需程度等等吧,都通过人们的出价而得以呈现。
武汉这位负责人未必懂经济学,但他的解释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
免费发给谁都不公平,而且免费发放未必会造成争抢,但一定会造成排队,时间成本最低的大爷大妈们一大早就搬着小马扎排队了。
在疫情当前的这种情况下,无疑增加了更多的风险。
这个时候选择市场,交给超市,让超市卖出去,然后把钱收拢回来再投放到急需救助资金的地方去也不失为是一个明智之举。
无论是不是经济学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对价格和市场的抵触情绪有多么严重,经济学的科学规律就在那里,规律从未失效,市场从未失灵。
关于蔬菜的问题其实不难,老朋友们不用看我的文章都能自己作出分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