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引发的讨论

这是一篇聊天记录,前文提到,「幸存指南」的博主,是位还在美国读书的理工男。 后来在评论中勘误,理工男是假的,是位文科生。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对很多事情的洞察,比如在这篇文章中《浅谈奥派经济学与自由主义》,有些表述也许并不严谨,但胜在足够的通俗,纵横交贯,深入浅出。

就这篇文章我和作者曹伯钰作了一番交流探讨,现在分享出来。

曹:张老师,我写过一篇质疑奥派的文章,不知道您看过没有,点评一下?

我:叙述方式很赞,很吸引人,只是在细节上对奥派部分理论了解的不够深入,我结合文章简单讨论互相学习一下。

曹:其实我就是想问关于经济那部分的质疑有没有逻辑,自由主义是不是属于被骗活该的那个方向,是不是尽量能少管点就少管点,什么情况需要「宏观调控」一下?

我: 整个文章前面三部分逻辑上基本没有太大问题,把交易创造财富重新阐释了一遍,即便是后来不满意的交易在交易当时也是双方的你情我愿。

问题在第四部分,有限理性与宏观调控,从这里开始跟前面出现了逻辑不一致,以及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论。

「ZF存在的意义在于保卫我们的市场不被抢劫。」

这段的意思,其实奥派内部也是分为两派,无政资和小政府。欧神和你的观点一样,市场本身需要政府来保护。

我个人观点,严格遵从逻辑一致的话,「保护」这个行为是可以市场化的,因为「保护」需要的人、物、力都可以像其他产品与服务一样。

但我的另外一个切入点是,市场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市场是我们人们心中的一个概念,一个部分的共识。

说保护市场并不完全准确,更具体的说,应该说是防止一个人不被抢劫更好。

也就是说,从一个宏大的「市场」视角,转换到具体的「个人」视角,这是奥派经济学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那么这样转换视角一看,即使今天各个国家有政府的存在,我们个人被抢劫这件事有没有成功地被防止呢?并没有。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布老师认为,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无政资已经或者正在被实现。

布老师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很多人表示不认可,包括薛兆丰教授,他们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因为最终暴力的存在,所以抢劫不会发生。如果没有最终暴力,抢劫一定会发生。

问题是,最终暴力今天客观存在,合法的和非法的抢劫依然每天都在发生,并没有消失。

所以,从经验数据来思考这个问题,将和知识产权问题一样,谁都无法说服谁的,经验数据可以随意统计和解读,公婆都有理。

更所以,这里就尽量不要去考虑经验观察和印象,严格遵循你文章开始提到的推理演绎的方法论。

再来看关于最终暴力和安保服务的问题,其他99.9999%的产品和服务,都有可以经由市场提供。

人、物、力组成的生产资料,那么剩下的0.0001%的安保和暴力有什么不同?

这是需要极致推理的问题,如果说确有不同,那要看推理是不是够有说服力。如果说没有不同,那就市场化一切。

无政资的观点其实是市场化一切,并不是无政府。

这个问题先聊到这里,再谈谈你这篇后面涉及到的问题,后面看看整理成文也可以。

曹: 那我估计您和布和谭叔也是不反对管制传销和毒品的吧?

我:

引用原文:如果打开市场,发现美国人在用计算器,而中国人傻到还在用算盘,竟然没有商人买回来一个计算器拆开研究一下,那么说明中国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需要ZF指点一下:“该研究计算器了。”

我们认为,当且仅当ZF的眼光高出市场一个等级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宏观调控。

这两段所列举的例子,牵涉到三个具体的问题。

第一,「如果打开市场」。从奥派的推理来看,市场本身源于两个人的交易,如果不是刻意闭关锁国,刻意地建立围墙,国与国之间的边境,和你们村到隔壁村子间没有区别,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和农村赶大集没有区别。有了「国」之后才有了闭关锁国,才有了禁止贸易。

所以牵出第二个问题,国际贸易一直存在,谁会最先发现和引进新的产品?

进而需要面临第三个问题,政府也是人组成的政府,也是人,商人也是人。商人直面消费者和竞争市场,政府却是官僚体制,为什么你会认为政府会更英明,眼光会高出市场一个等级呢?

你这里没有给出论证,只是给出了一个假设,但这个假设的反例太多太多。

以上三点问题环环相扣,你再思考一下。仍然是要回到奥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政府人和商人都是人,他们会不会更英明。

我:

引用原文:印度城市的马路90%没有红绿灯。如果没有ZF强制把钱收上来修路建红绿灯,可能我们的道路就跟印度一样混乱无序,降低社会效率。可能会有民间资本想出更好的办法,无需税收就可以解决,那就超出我的想象力了。

这个简单一提,高速公路就没有红绿灯。当然涉及很多其他逻辑和现实的推理,暂且不聊。

曹:其实我举这个例子,是在尝试找一个简单易懂的极端情况,但是容易给新手误解。

当且仅当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存在。我知道 zf不比市场英明。

灯塔,灯塔可以外包,红绿灯也可以外包,找了半天,没什么市场不能做的,那「有限理性」还存在吗?

我再给「有限理性」找一个例子,但是没有找好。大人管小孩,超出了小孩的有限理性,所以该管?

还是说您觉得市场是无限理性的,0.001%的错都不存在?

我: 奥派并不使用有限理性这个词,也不认可这种说法,人都会犯错,但也只有通过犯错和试错来成长。

政府管大众的思维,就是大人管孩子,但很显然这是错误的。

奥派的观念中,并没有说市场万能,而是说交由个人自己去决定,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

交易双方自己决定,没有也不需要第三者的视角来评判他们之间是否理性,第三视角很容易变成上帝视角,比如 FZBC。

曹:受教了,想给调控找理由,得先搬出「有限理性」这个词才能往下讲。结果就是1%的管制都富裕,变成了20%。

我:是的,严格坚持逻辑一致,有限理性没有空间的。所以也是为什么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包括诺奖得主的失误所在。

最后再聊聊你提到的毒品问题。

关于毒品,极端的推理思考是,法律不禁止自杀,为何要禁止慢性自杀?

不那么激进的思考,吸烟有害健康这点公认,喝酒伤肝也公认,美国曾经禁酒,这段历史你也了解。那么毒品的危害和吸烟喝酒比,到底哪个危害更大?为什么?

回到奥派的方法论,和其他科学一样,它不回答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回答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你所宣称的手段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现实来看,美国宪法禁酒失败了,吸烟有害健康,各国没有采取行动,禁毒战争,各个国家都在喊,但现实来看,每一次大张旗鼓的禁毒宣传,都是对之前禁毒工作的否定。

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毒贩武装越来越强大?毒品毒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容易上瘾?这些其实都跟管制有关。

这跟你前面分析权健的逻辑是一致的,只是后面在对毒品问题的好坏判断上,你没有坚持和前面逻辑的一贯性。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毒品的文章,我转给你:世界依然狗血

最后,伯钰在知识星球有句话总结的比较好:误导经济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外人总喜欢瞎操心。

这个外人,既包括 ZF 官员,也包括很多经济学家。

奥派经济学很多主张,简化来看,其实不过是从小妈妈教育我们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自己承担后果。

2019年02月14日

情人节,配图拿走不谢。

——————

上一篇:春节期间回答的几个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