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引火下行,特别适合上热下寒者!
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元而虚阳上浮,简单的说,就是人体内肾阳气不足,导致阴气下行,阴不制阳,虚火藏不住上浮于面,于是开始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生疮长痘的现象,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诸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本草新编》言:“人身有二火,一君火,一相火。君火藏于心,相火藏于肾。若君火旺,则相火下安于肾,君火衰,则相火上居于心。君火之衰,非心故,仍肾之故也。肾气交于心,则君火旺,肾气离于心,则君火衰。”
心肾为一体,觉得这个解释再好不过了。肾是灯油,心是灯焰。如果灯油没了,灯焰的光还会明亮吗?如果灯焰很暗,是不是想要“索取”下部的能量,来让自己的光更明亮?这就是“君火旺,则相火下安于肾,君火衰,则相火上居于心”的意思。
下焦热,而上焦自寒,下焦寒,而上焦自热。欲使上焦之热变为清凉,必当使下焦之寒重为温暖。
“下焦寒,而上焦自热”的体质现实生活中特别多,许多人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腰以下却冰凉,比常人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就难受。严重的甚至热饮不敢喝,凉饮也不行。因为一吃热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伤下阳。
男的很可能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女的则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冬天被子里睡觉的时候脚还是冷的。
还觉得不能肯定,就看舌苔。如果舌尖发红,舌根发白,那基本就是上热下寒了。舌红自然是有热的表现,但舌根处会有明显的白腻苔,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脾)肾有寒,有时舌还会有齿痕。
在诸多中药里面,有这样一味可以补火助阳的良药,它的味道辛香浓烈,略带一丝余甘,而其药性属于大热之性,因此其有很好的补火助阳之效,这味中药材就是肉桂。
肉桂在生活中还算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因为具有浓郁的辛香之气,所以生活中很多人会将其用作香辛料,在厨房中还是很常用的。肉桂不管是在卤肉卤菜的时候加一点,或者炖肉汤的时候稍微加一点,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去腥提味的效果。然而,肉桂最大的作用莫过于在中医里面的药用价值了。
因肉桂特殊的热性,而且味道甘辛,药效温热持久,所以古人认为肉桂可以大补命门之火。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肉桂可以大补肾阳,可以起到很好的补火助阳的作用,用肉桂大温其命门,则肾之阴寒自散。
肉桂是补肾药中的君子,药效明显,却又温厚,补得很稳,让人吃得踏实。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正是它的写照。
肉桂补肾阳,能温通全身经脉,祛除寒气,让人全身温暖,却又不易上虚火。
这是因为肉桂有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将虚浮上扬的阳气重新引入肾经,并能将其它药材的药性也一并引入肾经。所以,在治疗一些久病体虚、气血不足、阳气虚损等方面的疾病的时候,在方剂中稍加一些肉桂,可以引诸药入肾,更好的发挥药效。
正如《本草求真》所云:“肉桂气味纯阳,辛甘大热,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盖因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气血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但精亏血少,肝旺火起者,切忌。”
又《汤液本草》云:“肉桂入足少阴肾,太阴经血分,补命门之不足,益火消阴。”
看到这种表面上火很旺的人,有多少个敢用肉桂的?事实上要确实是下焦虚寒导致的虚火,用肉桂当奏效。这就是“引火归元”的意思。下焦温,火自归也。
不过,肉桂的药用价值虽然很高,但是其药性过于强烈,一般不宜多用。
用法:研末冲服,每次1~2g。
当然,具体的用量如能在专业的中医师辨证之后对症下药则再好不过了。中药里面没有一成不变的用法,也正是如此,中医药才能从容的面对复杂多变的诸多疾病。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