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啊机会,成本啊成本

文丨张是之
经济学中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在颠覆三观的时候非常有用。
比如当你遇到了你的女神(男神),放低姿态各种追求,投入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最后得到一张「好人卡」——你很好但我们不合适。
但同样的用心,花在更喜欢你的人身上,可能就是皆大欢喜。
再比如,你有一百万,前几年你响应实业兴邦的号召去创业,今天大概率是所剩无几。
但同样的钱,不说买房子,就说买最简单安全的债基或者货基,也能稳稳地赚一点。
机会成本,一不留神就会把你自以为的机会,变成了成本,而且最终可能还一无所获。
机会成本,不同于那些已经付出的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那泼出去的水,虽然收不回但你看得见。
机会成本,是你原本可以把这泼出去的水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所以我们一般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仔细斟酌机会成本的问题。
但有一种情况,却会使得人们只关注自己的机会,而忽略了那些成本。这种情况就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
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办的也不是自己的事,只需要对上级负责,而上级和上级的上级面对的也是同样的情况。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既浪费了成本,也损失了机会,这一点几乎可以在所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项目上看到。
半导体、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几乎都经历了一个越追赶差距越大的过程,而且在某些领域我们的起步并不晚,差距也并不大。
比如以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光刻机为例:
1965年,中国便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后来称霸光刻机界的荷兰ASML公司这时还没有成立。
1977年,GK-3半自动光刻机诞生。
1980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精度高达3微米,已经接近国际主流水平,仅次于美国。
1982年,科学院109厂研制的KHA-75-1光刻机在当时的水平均不低,最保守估计跟当时最先进的canon相比最多也就不到4年,而且从jkg系列至今仍在销售的情况来看,都具有不错的使用价值。
1985年,机电部45所研制出了分步光刻机样机,通过电子部技术鉴定,认为达到美国4800DSW的水平。中国在分步光刻机上与国外的差距不超过7年(美国是1978年)。
但随后中国光刻机技术遭遇“滑铁卢”:
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览上,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光刻机,加工精度是90纳米。
这相当于2004年上市的奔腾四CPU的水准,而国外已经做到了十几纳米。
芯片领域也是,本来有着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最终错过。
1960年,北京成立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开启了中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
1958年,即在中科院拉出中国第一根硅单晶——我们今天所说的硅晶圆,就是在硅单晶棒基础上切片得到的。
1975,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研究小组,设计出我国第一批三种类型的(硅栅NMOS、硅栅PMOS、铝栅NMOS)1K 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它比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制的C1103要晚五年,但是比韩国、台湾要早四五年。
但今天我们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基本上没有任何话语权。
操作系统也是,PC 端是微软和苹果,移动端则是安卓和苹果。国产操作系统喊了很多年,立了很多项,但最终没有拿出实质性的产品出来。
公号「量子学派」简单总结梳理了一下这些历史,并且总结了他们认为的几个原因:
对原创的不尊重;对科研人员的不重视;市场短时,缺乏长期主义;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半计划半市场的畸形;不合理的补贴制度。
其实核心问题就其中一条,半计划半市场的畸形。
这种畸形让我们对「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了一种迷之自信,认为这才是制造国之重器的唯一出路。这种迷之自信看到了那些看得见的成绩,却忽视了那些看不见的机会成本。
稍微对比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出,历史的现实是,微软、苹果、谷歌、Intel,这些我们常常被称之为随时能够「卡我们脖子」的公司和产品,都是私企,都是资本和市场的产物。
而我们与之对标抗衡的都是些什么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院 109 厂、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大学物理系,还有制造假「汉芯」的上海交大。
不是说他们没有取得成绩,而是没有持续取得成绩和胜利,总是在关键时刻败阵下来。
中国派出的这些国家队阵容非常豪华,拥有着顶尖的国家人才和顶级的国家资源,立项列入各种「五年计划」,但这么多个「五年」过去了,交出的答卷我们也都看到了。
一边是私企的产品横扫全球,一边是国家队的产品始终拿不出手,恐怕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后者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办的也不是自己的事,而是国家的事。
他们需要得到的,不是消费者的直接认可,而是有关专家的评估报告。
而得到市场的认可,难度远远超过得到专家的认可,为什么?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是什么,比如性能、功耗、散热、体积等等,你需要面对无数个消费者的无数种可能,你需要在这其中找出一个最佳平衡点。
而想要得到专家的认可,那可能仅仅是那几个关键指标和那几个关键的人,也许仅仅就是一顿酒的事情,当然还有可能是两顿。
也可能仅仅是,把进口芯片换上汉字 logo 的事。
一边是需要用产品质量吸收消费者的真金白银过来才能在市场上活下去,一边则是用各种精美的报告和可能永远无法量产的几个小样来争取经费,哪个更残酷?
很显然,市场更残酷,但更残酷的市场恰恰让私人企业锻炼了队伍,也拿出了合格的产品。
而即便是经费没争取成功,甚至在造假的「汉芯」被揭穿之后,国家队的顶级人才们依然可以活得很滋润。
而原本投给他们的钱,如果早早能够「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今天谁卡谁的脖子还真不一定。
机会啊机会,成本啊成本。
成本覆水难收,但未来如果还是坚持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老路子,而不是让位于市场,我们恐怕终将失去更多的机会。

2020年09月05日

———————

题图:赤城的雪

上一篇:将来恐怕不是房子太少,而是太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