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学者建言钒钛产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陶琳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以钢铁生产为主的发展思路,伴生金属回收率低甚至不回收,钒钛资源未能得到高效利用。”11月27日,在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金属学会承办的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表示,“未来钒钛产业的应用与发展方向应从大力发展非高炉钒钛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冶金材料一体化综合利用技术、建立钢铁钒钛产业为依托的铬盐发展新模式、开发钒资源清洁利用技术等四方面着手。”
本届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以主题论坛、钒钛行业专题会议及钒钛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为重点。在交流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冶金方面的专家学者,鞍钢集团攀钢、河北钢铁集团承钢等企业代表,就钒钛产业健康发展以及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钛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等问题建言献策。
徐匡迪指出,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钛产品基地,特别是攀钢集团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头企业。钒在化工和能源方面的利用前景非常广阔,五氧化二钒是生产磷肥、尼龙的催化剂。未来,钒的应用领域应该是钒流储能电池。我国钒钛资源多以钒钛磁铁矿等共伴生矿形式存在,部分还伴生铬、钴等其他有价金属元素。近年来,随着钒钛利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表观消费量大幅上升,宝贵的资源优势正在不断削弱。例如,钛制品很多被作为添加剂使用,钒制品90%被用于钢铁生产的低合金元素,钛制品大部分以钛白粉的形式应用到涂料、燃料、医药、造纸等行业,都不具备可再生性,应予以充分重视和关注。
“我国钒钛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执行严格的标准,主要包括钒钛磁铁矿利用项目采选能力不低于300万吨,并配套应用规模的选钛供需;选矿钒资源回收率不低于90%,低品位难选矿不低于50%,钛资源回收率不低于20%。”徐匡迪说。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齐涛建议,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需要集成社会优势技术资源。一是要走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建设生态化的有色金属工业园区。二要从国家层面集成各部委和地方优势资金、技术和工程化资源,建立共性技术平台,集中突破。三是研发针对资源特色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减排,走创新驱动之路。四是建立“产学研”长效机制,实现资源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攀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勇表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技术‘瓶颈’一旦突破,必将带来钒钛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钛就广泛用于航空领域。但是,我国航空结构材料领域跟踪仿制较多,自主创新较少。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建议,必须持之以恒地以材料基因工程为科学基础,以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相结合为手段,以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为核心,大力推进我国结构材料领域的成分创新与工艺创新;必须加速我国材料制备工艺(特别是热工艺)的数控化、智能化进程,以确保航空结构材料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性和工程应用的适航性;必须积极抓好“减肥工程”,不断提升精锻、精铸水平,显著提高材料利用率;必须进一步梳理简化材料体系,以提高航空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和降低材料成本;必须通过全产业链的共同创新(特别是工艺创新),加快航空用钛低成本化的进程,以增强我国钛合金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