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光明:北京车展一步步沦为秀场,徒有虚名
颜光明专栏
VOL 97
论北京车展
尽管今年北京车展打的是“创新·变革”的主题,但身临其境还是提着灯笼照舅(旧)。新意不多,形式加剧,思维同质,产品撞车。在所谓的新概念和时髦的浪潮之下整个行业似乎被卷入了虚妄的追逐之中,除了有产销目的和新品推出之外,很难看到有灵魂的产品和方向性的启发。
所以,在本届车展上受到公众认可,有情怀的车企还是不多,也很难听到有灵魂和方向性的话,倒是见到不是吆喝和炫耀。从某种角度上看,车展也就被异化为卖场。尽管此说法有点夸张,但不少车企确实是有通过车展进行营销和卖车的动机也是不争的事实。
借此观察,在“互联化”、“油电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大潮下,“产业转型,观念转变”其实并没有出现让令人值得期待的大喜过望,倒是产生了不少担忧,即在有些思维和观念有内作下激活了汽车掘金速度的同时,却忽视了产业的基础和研发能力的同步提升,甚至出现了真干还是假干的问题。这种尴尬,有人说这是浮躁所致,怪罪导向粗放,监管不力。比如“混动骗补”、“互联泛化”、“概念横行”、“虚拟过度”等。再比如,从汽车电商蜂拥而起到互联网造车成为热门,汽车从实体走向虚拟,将原来造车是件神圣的事,现在变成了敛钱的工具,还以冠冕堂皇的名义,大行其道,这就使得汽车更加混沌,不免产生困惑。
这种现象在车展上随处可见。在设计上,追求奇特,或怪异,比如某设计公司推出一款总统级隐形汽车标价要1200万元;自主品牌的概念车也在“奇特”上下功夫,乍一看很亮眼,仔细看就觉得有点离谱,与现实需求有距离,属于就设计而设计,没有内涵。另一方面,SUV产品撞车、中迭,趋同化严重,几乎家家都有,有特色的不同,功夫都花在了颜值上,专业上有大的进步不多。嘴上讲工匠精神,但没有文化支撑,显得苍白无力。有趣的是老外倒是在新车发布会上唱着中文歌上台吆喝显得亲和,而我们的自主品牌发布却要者带同转耳机由老外来讲,玩起了高大上。其次就是互联网汽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都在赶浪潮,短时间内很难评价,需要时间来证明,需要内心等待。出现了内行不屑一顾,外行觉得好奇。
当然,新能源汽车是本届展会重要看点之一。几乎每家展台都能看到有新能源汽车展出。尤其是概念电动车不少,都在未来感上体现性能和功能 ,并当作参展的重要展品之一,表明对新能源市场的态度和行动业已明确。有些去年还处在概念当中的车型,今年开始量产了,出现了市场化的好兆头。值得关注的是,在核心技术和制造上自主品牌有了很大的长进,开始叫板合资品牌。比如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上,敢把电池放在金鱼缸里浸泡,通过直观的可视和计算机现场监控来证明其技术性能水平。不过更多的混动新车只是展示,而没有剖解和讲解,这与合资品牌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有人说车展是鸡肋。不参加没有存在感,参加未必达到预期。尽管对北京车展抱怨很多,但谁也不敢怠慢,问题是形式大于内容在加剧,秀的成分越来越多。以前看车现在看明星,车展的浮躁业已成为产业的缩影。事实上不少车企的心思偏重于营销和传播,很少回到车展属性上思考做文章。尽管北京车展规模远大于国际上的五大车展,但在展览内容和质量上的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在拉大。令人忧虑的是,北京车展的含金量在稀释,与其地位不相称。
车展之前,各大汽车厂商都在预热,向高大上的形式靠拢,很难见到接地气,让人眼睛一亮的百姓车。这是为什么?业内都心知肚明,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都在借题发挥,密集举行“独家专场”(从品牌日到媒体发布,再到某某座谈及某某之夜等),个个抢先要成为主场,到了车展之时也就被稀释为一种形式,或者说是秀场。
以此观察,与其说车展秀还不如说是被放大的庙会式的赶集。精彩的不是车展,而是某某之夜,或是某某品牌日,甚至延伸到小范围的媒体沟通。用媒体的话说,车展看不出名堂只是图个热闹。尤其是媒体日,记者都在赶场,厂家约专访,效果只有天知道。不过,媒体捧场和高管发话,也就成了车展的标配。从车展本身来看,北京车展属于国家级车展,迄今为止,得到参展商和媒体好评的不多,在服务上甚至不如上海和广州车展,这就值得主办方思考。车展如果只图规模,而不讲质量和服务,甚至会由现在的秀场沦落为展销会也有可能,虽有权威,而徒有虚名罢了。
2016年4月26日
写于北京-汉诺威
汽车有智慧
真实 | 启迪 | 睿智
虽然关注汽车,更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关注futurauto
拥抱新能源汽车未来
微信号: futurauto
有价值的智慧汽车发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