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碎玉《伤寒论》第4、5条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提要:这两条是分辨伤寒传与不传不是以时日来判定,脉证才是关键。

1)“伤寒”泛指被外感疾病,也是具备太阳提纲证特点的疾病。“一日”与“二三日”则来自《素问·热论》日病一经之说。伤寒一日,依《热论》所云,当是太阳受邪。《内经》即日传经理论。

2)“脉若静”,即脉证若相应而静止不变,如中风见浮缓;伤寒见浮紧,尚无特殊变化,则为不传之征,故云“不传”。

3)“颇”是略微、稍微之义。《广雅》卷三云:“颇,少也。”清·王念孙《疏证》云“颇者,略之少也。”故“颇欲吐”即稍微有呕吐之意,这反映邪气有入少阳的苗头。少阳病为邪伤少阳而致胆热气郁之证。肝胆郁热最易犯胃,胃失和降必见呕吐。

4)'欲吐“是少阳证的一个指证。邪气有入少阳的苗头。少阳病为邪伤少阳而致胆热气郁之证。肝胆郁热最易犯胃,胃失和降必见呕吐。故“喜呕”则为少阳病主证之一。本论每以呕吐之有无来说明少阳病之有无。 如“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干呕不能食”等,是以呕吐标志少阳病已成。又常以其人“不呕”来除外少阳病的存在。单纯的太阳病也会有吐的表现,是干呕,往往与鼻鸣伴随,如太阳中风证可见。发热疾病一开始就伴随呕吐往往在临床上不是单独的外感或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其它疾病,多见消化系统疾病伴随发热。

5)“躁”是肢体躁扰不宁;“烦”是心中烦闷不舒。烦多因热扰心神而致,躁常因心烦而致,故常烦躁并称。“躁烦”,即或见烦躁,这是邪气入里化热,阳明有热的标志。

6)“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指脉有急数之象,为邪气入里化热之兆。“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皆为邪气入里之征,故虽外感一日,亦为邪气欲传之象,而外感二三日,若依《热论》当阳明、少阳受病,但若阳明、少阳之证不出现、亦属不传。

释义:伤寒初期多病太阳证,其脉浮紧或浮缓,按太阳病治之。若颇欲吐,脉象由浮紧、浮缓变为数急,是化热传里,热盛故躁烦,扰胃故欲呕(吐),是太阳证内传少阳。

1伤寒一日:说明发病时日不长,按照《黄帝内经》六经即日传经理论,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也是在太阳经。但是临床还是以太阳提纲证诊断指标来评价为依据。

2太阳受之:说明感受外邪的是太阳经。

3脉若静:历代医家解释都是脉气微,此处首先是浮脉,可兼紧(伤寒) 缓 (中风)数(温病或风温)。实际临床上太阳病见太阳脉浮脉,假如不是浮脉那就不是太阳病,肯定是其它问题,排除传经后。就是类似证。

传:是一个定语。包括不传和传。传变,转化的意思。

4若烦操,脉数急者,为传也:若字理解为假设定语。假设,如果的意识。解合下面的词汇,就是如果发热恶寒头疼颈强,伴随烦躁,气上冲,干呕或干哕的,脉浮数而急紧的是疾病传经的证候。

临床上遇到发热恶寒头疼颈项疼的患者,脉浮,发病一天多是太阳病。如果出现伴随烦躁,气上冲,干呕或干哕的,脉浮数而急紧的是疾病传经的证候表现。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辩证后治疗,不能在用太阳病治法治疗。

我们这样理解比较直接:

【伤寒二三日】应该是与【伤寒一日】相对而言,指不是太阳发病的初期的意思。太阳发病已经有二、三天,但是没有出现阳明、少阳证,此时脉应该仍为浮紧脉,那说明伤寒没有发生传变。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也是我们临床医生对疾病预后的一个判断依据。临床上可以见到病人如果发病2、3天症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没有出现新的症状,那一般就是普通的伤风感冒。但如果出现呕吐了,高烧不退了,那就是病变严重了,出现了传变,需要有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阻止病势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因此同样是因为感冒发烧来看病的,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是不同的。

此条重点还是伤寒太阳证传经问题,太阳提纲就不用再说了。少阳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和阳明提纲胃家实症状不见,就说明没有传经,要结合第4条参考传经问题。从4、5、条也可以体现一句中医经典“走马看伤寒”的道理,但是临床上不能单凭时间推测疾病的传经变化,要结合症状合脉象来评定太阳病是否传经,不传还是太阳病,传到那已经按照那一经病治疗。

(0)

相关推荐

  • 【经典自学】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释义]本文提出太阳病的基本证候是脉浮.头项强痛与恶寒.头部主要是后头部头痛,而恶寒,而字在这里是个进层连词,一定伴随恶寒 恶寒:  &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1)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一.这一条,是众所周知的太阳病提纲症. 提纲症,意思是,凡是该经为病的,大多会有提纲描述的症状.因此,太阳病,基本上都会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提纲症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1条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要:太阳病提纲证,也是表证.表病.提纲. 1)浮脉是表证的主脉,其脉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太阳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气血拒邪于外,故脉来亦应之而浮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条

    [中  风]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提纲证.也叫太阳中风病或证. 1)发热是风阳之邪伤及卫阳,卫阳起而抗邪,正邪相争的结果.汗出则因卫阳被伤,卫外失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3条

    [伤  寒]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提要:太阳伤寒脉证.也是太阳伤寒提纲证. 1)太阳病:具备提纲证三要素,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后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8条

    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提要:太阳病的病期.自愈之理及预防再经的治法. (1)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故也:&qu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6条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从25条和26条区别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提要:热盛气津两伤证治. 本条与第25条互参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 ...

  • 临诊碎玉-《伤寒论》释义发微之太阳蓄水蓄血辩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1):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2)者,五苓散(3)主之.[71]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诛 茯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经方学习思路

    经方的定义:经方医学通常简称"经方",是我国医学自医巫分家产生的原创思维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其主 ...

  • 临诊碎玉《伤寒论》学习重要条文汇总方证对应要点

    临诊碎玉《伤寒论》学习重要条文汇总方证对应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