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孔平仲一首小众的爱情诗《寄内》,短短几句,却道出了缠缠绵绵的夫妻感情
北宋时期,孔平仲,孔文仲,孔武仲被合称为三孔,他们的诗歌题材多为现实主义元素,同时写作手法非常新颖,风格也比较多变。他们的部分诗篇一部分偏向于豪放爽朗的苏轼风格,而另一部分则比较倾向于清新婉约的苏澈诗集,剩下一部分则效仿杜甫的写实主义。

在星光摇曳的唐宋诗坛上,孔平仲其实属于名不见经转的小人物,但是他却有一个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他所创作的一首《寄内》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将夫妻之间缠缠绵绵的爱意用简单的二十个字倾诉出来,这首诗是孔平仲所创作的五言绝句,写于公元1093年惠州别驾的途中。
寄内
北宋•孔平仲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寄内》这一首诗当中的“内”指代的是自己的妻子,而这首诗也就是诗人孔平仲写给妻子的一首诗,题材更类似于家书的样式,因此在这首诗之中,诗人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出了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即将离别故乡,离开妻子独自远行的孤苦和寂寞之情,以及抒发了对于妻子的思念,这首诗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里面蕴蓄的情感却令人深思。

诗的上两句“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采用了倒装的形式,诉说了与妻子分别之后的相思之苦。而诗的后两句,“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写的诗人所见之景,这首诗在结构上并没有用一般的叙述形式由景寄情,而是先景后情,让人读起来会有种跌宕起伏的感觉。除了能够在情境之中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同时又能够避免由于平铺直叙所带来的乏味感,整首诗的结构非常的新颖,别出心裁。
在诗的上联当中,主要是写了诗人在看到一路的风景之后内心的苦闷心情,只有当自己离别妻子之后,才会觉得自己其实是如此的思念妻子。通过景色来抒发自己对于妻子的感情,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诗中的离别之情,交融情境之中,更添几分愁绪。

当人们读到前两句时,便会产生十分好奇的心里究竟是怎样的风景,才会让诗人如此想念家中的妻子,接下来的两句则将诗人所见之景描绘出来:夕阳西下时分,一路上已经寥寥无几的行人,在万山的深处,只有风雪陪伴自己,眼前之境逐渐迷濛,到处都是冷清迹象。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思念故乡呢?
虽然只是寥寥几笔,甚至并没有通过浓墨重彩去渲染当时的情景,但是,一个“深”字就已经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当时情景的凄凉与寂寥,同时一个“少”字也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孤寂。此外,“深”字也同样蕴含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其实从语气上看,有种缠绵味绝的意味,毕竟只是寥寥几个字就将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表现的淋淋尽致。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对妻子的思念更多的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诗人人选择用景象去凸显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孔平仲仅凭几个字就能够将自己的思妻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巧妙所在。

整首诗虽然只是寥寥20个字,却道出了诗人对于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可见诗人文字功底的深厚,同时结构非常巧妙,先抒情后写景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让人们能够在这一片荒凉之景中体会到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可见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虽只是只言片语,却蕴蓄了无穷的情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