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芍药、大黄的用药经验

今天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论》

他(仲景)就怕你见到腹满时痛你就用这个(桂枝加芍药、桂枝加芍药大黄),是不行的。
真正的太阴病,脉一定是弱的,这个“弱”也挺概括,就是虚弱之脉了,脉沉微、沉弱呀,都属于脉弱之类的。
“其人续自便利”,前面说的“自利益甚”之类的太阴病,继续,他自下利。
你也看到腹满时痛了,假设这个“腹满时痛”像着前面那个样子,而可以用芍药、大黄,你可不要用啊,“宜减之”,不是减量,不要用!

什么道理呢?真正里头要是寒到那个份上,这也一定虚,胃气弱。

(若用芍药、大黄)这种苦寒药,搁上就是下利不止,“易动故也”。

所以这一段,正是让你对照着上一段看。所以上边那一段(279条),并不是属于太阴。
(0)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失眠的药对

    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失眠的方子,结合辨证论治理论,从药物配伍的角度分析其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得出失眠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对失眠的阐述,主要从以下9个方面对失眠进行详细阐述: 调和营卫.温胃安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8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8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 ...

  • 表证发汗后,汗出表不解,如何辨证?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白沙人,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小陷胸汤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今天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 还有一种小结胸,"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也通顺.<玉函经>是&quo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人参的用药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 "太阳病,外证未除",当然这是吃了发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抵挡汤的辨证经验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25条: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抵挡汤主之, 这就是血与水之辨. "太阳病,身黄",这是黄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当归芍药散用药经验

    金匮要略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样,与"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一样,这都是简文. "妇人腹中诸疾痛",原因多极了,全拿"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方剂:白虎汤的用药经验

    这段很存问题,伤寒脉浮滑,浮主表热,滑主里热,如果太阳伤寒的症状,而脉浮滑,此表里俱热,可用白虎汤. 但此证侯决不是表有热,里有寒.里有寒怎么用白虎汤呢?注家说法不一,有说是表有寒,里有热,也不对,表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身如虫行皮中状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无汗,原因有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病有出入,方子还是得加减变化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平时就有喘的人叫喘家. 那么他患了桂枝汤证,你打算也给他作桂枝汤服之,可他平时就喘,当然得了外感他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炙甘草汤非“复脉”

    守正学堂 昨天 第177条: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脉结代"不一定要用炙甘草汤,但是"心动悸",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真正的由于虚,现在(的术语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反不恶寒,不欲近衣

    第121条: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这个是陷入里的热比较重. 太阳病,宜发汗不宜吐,而医误吐者. 太阳病在表,应该发热同时恶寒,现在"反不恶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