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主干,在黄河

一条细流

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出发

开始了她漫长的旅程

(请横屏观看以下图片)

青海果洛州巴颜喀拉山

她途经川、青、甘三省交界地带

在广袤的草原上

蜿蜒流转

四川阿坝州若尔盖

她冲过此行的第一个大峡谷

龙羊峡

进入绵长的峡谷区

青海共和县龙羊峡

当她遇见大城市时

已经存蓄了丰富的水量

成长为宽阔的大河

巨流滚滚,深沉而有力

甘肃兰州

随后,似是感觉到北方干旱少雨

生命急需水源

她赫然北上

劈开沙漠

呈“几”字形绕经黄土地区

滋润了广阔的田地

宁夏平原

她继续行进

从晋陕大峡谷奔涌而出

冲积出的平原

是华夏文明生息之地

河南郑州炎黄塑像与黄河滩涂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河南特辑

最终,她注入渤海

临走前

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造陆

形成的三角洲

是她给陆地留下的最后一份馈赠

山东东营出海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她从青藏高原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身后留下了一个泱泱大国

——她是黄河

中国人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与地形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黄河之畔 文明摇篮

黄河及其支流沿岸

犹如母亲的臂弯

孕育了多元、璀璨的文明

水草丰美的游牧世界

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夷平面

地势平坦开阔

沼泽和水泊镶嵌其中

为草甸生长提供养分

为河流发育注入水源

也养育了成群的牛羊

青海泽库泽曲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其中青、川、甘交界地带

河曲成群出现,环环相连

青海泽库泽曲弯弯曲曲的河道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这些河流原本是直的

遇到障碍物后发生偏转

在河道的凸岸堆积起泥沙

在凹岸则造成侵蚀

最终形成曲流

河曲形成原理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绘图/项乐

《新唐书·吐蕃传》有言

“九曲者,水甘草良,宜于畜牧,近与唐接”

黄河上游

历来是高原游牧民族的理想驻地

四川若尔盖县

黄河九曲第一弯南端

是安多藏族游牧文化的中心

许多游牧民族生活在黄河上游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蒙古先民自11世纪徙牧而来

与当地藏族同饮黄河水

两大游牧文化在此交汇、碰撞

形成独特的河曲游牧文明

农耕文明发祥地

当黄河遇上黄土

华夏先民的“舞台”就搭建好了

黄土是“大风刮来的”

西风带将中亚地区风化的颗粒物

输送至今天黄河流域中游地段

风力减弱

又遇到秦岭、吕梁山、太行山等山脉的阻挡

开始降尘

积聚成今天的黄土地区*

(*这是目前广为接受的黄土区形成理论“新风成说”)

西风搬运黄土过程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黄土颗粒很小,结构疏松

原始人类仅靠木质、骨质、石质工具

就能轻松地耕种黄土

再加上不易垮塌

能为人类提供穴居住所

黄土高原遍布窑洞

黄土层足够厚实

堆积厚度多为80-120米

最大厚度超过400米

而且季风至今仍在搬运和堆积黄土

使得黄土肥力持续

足以满足世代耕作的需求

开垦为田地的黄土充满了生命力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随着现代黄河水系的形成

黄土高原的泥沙

被黄河及其支流挟带到各地

冲积成广袤肥沃的

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汾河平原

山西汾河平原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因此史前文明星罗棋布

中华文明的主干

也深深地扎在了黄土中、黄河畔

黄河流域史前文明遗址分布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像是约6000年前的

庙底沟文化

庙底沟彩陶盆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约4300-3900年前的

陶寺文化

陶寺玉琮,套在圭尺上可作天文测量之用

也许是“中”字的起源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3800-3500年前的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管流陶爵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其中,黄河中下游

八方辐辏的“中原”地带

包括今天的陕西东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

干旱、洪涝等灾害程度相对较轻

又是物流和信息网络的中心

方便广泛吸收各地文化的成败经验

产生更为成熟的政治系统

以致后来居上

中国史前文化形势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地图资料提供:赵辉

中国的史前文明

在新石器时代后期

出现以中原为核心的趋势

黄河支流:华夏的摇篮

黄河中下游的伊洛河畔

支流繁多、温暖湿润

形成了中国史上第一个王权广域国家

二里头

控制范围突破地理单元的限制

达到整个黄河中游和淮河上游地区

并对更大范围产生文化辐射

昭示着中国大地

从满天星斗似的部落、邦国时代

进入到了月明星疏的王国时代

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

此后龙的形象从多元变为趋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周公来到伊洛之交

将国都选址于此

又将黄河畔的嵩山

确立为观天测地的中心

政治与文化上

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正统

后世历经多次人口大迁徙

将中原的基因带到全国各地

河南洛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河南特辑

周秦汉唐四大王朝

相继在伊洛、渭水旁建都

或开创、或改革、或完善

一系列关键制度、章典

宗法、文字、政制、货币、科举

在此发展成熟

构成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

文化基因

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图为“黄帝拜祖大典” 摄影/刘栓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渭河流域

东出函谷关与中原相连

北上可通漠北

南下沟通长江支流、嘉陵江上游

向西可达甘肃、宁夏、青海

可谓地扼东西,兼跨南北

自古以来作为交通要道

奔放多姿的西域文化

在此遇见博大深厚的中华传统

彼此融合、吸收

使得汉唐盛世的国都长安

愈发熠熠生辉

陕西西安

宋代汴河水运空前发达

大运河的关键节点:开封

沟通中国南北

孕育出当时举世无双的商业都会

成就了“富丽天下无”的汴京

以及鼎盛繁华的市井生活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

秦汉以降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中华文明的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所以我们爱戴地将黄河称为

“母亲河”

黄河水患 多难兴邦

伟大文明的发展

无不历经磨难

黄河虽是“母亲河”

却素有“百害”的说法

考验着世世代代

生活在黄河畔的苍生百姓

决溢改道

上游温婉的母亲河

下游变得脾气暴躁

壶口瀑布展现了黄河狂暴的一面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自公元前600年开始

黄河严重的决溢达1500多次

其中发生了26次较大的改道

7次大规模改道

——每一次黄河决溢改道

都有无数人丧失家园、颠沛流离

造成严重的饥荒、经济破坏:

“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汉书》)

黄河历史灾害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5期

由于黄河泥沙量大

导致河底淤积泥沙

河床堆高

形成地上悬河

当汛期或洪水来临

就容易发生决溢改道

黄河畔的启封故城(春秋时期的开封)

就是被河水与泥沙

无情地吞没

开封地上悬河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5期

河南长垣境内的黄河

仅1933年就有决口40处之多

该段黄河滩地广、河面宽、河床浅

泥沙淤积严重

河势变化频繁

主流摇摆不定

正是黄河水患的典型写照

长垣黄河决溢历史照片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5期

不过别看黄河历史上水患汹涌

下游水量其实很不稳定

季节性断流

由于旱、汛期不均

夏秋汛期有大量黄河水

“白白”流入渤海

旱季则降雨大减、水量下降

再加上黄河的“产水区”主要在上游

从兰州往下,多是“用水区”

历经层层汲取

黄河来到河南、山东时

已经显得“干瘪”

河南花园口段的黄河旱时水量紧缺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从1972年开始

随着沿岸用水量大增

黄河有超过20年出现河干断流

90年代黄河下游水量

不足五、六十年代的五分之二

山东东营入海口黄河湿地

断流除了会阻碍沿岸生活、生产

还曾令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

山东东营入海处的河口地区首当其冲

造成湿地衰退

植被、栖息禽鸟减少

水土流失

黄河中段流经的黄土高原

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在雨水和河水的冲刷作用下

大量泥沙被黄河带走

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两千年来的耕作与放牧

加剧了这一现象

黄土地区土壤侵蚀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黄河沿岸的水土流失

除了造成河水泥沙量增加

加剧下游的决口泛滥之外

黄土地区本身的可耕作地亦会减少

土地变得贫瘠、干旱

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水土流失令黄土高坡沟壑纵横

黄河自此泥沙量大增

摄影/许兆超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不过纵使黄河灾害频频

黄河的子民也从未离弃

他们选择与水患搏斗

治理大河 锤炼文明

从古至今

中国人一直在通过工程建设

让黄河更温顺

令沿岸更宜居

黄河大坝

历史上面对黄河水患

上古就有共工、大禹的治水传说

之后直到明清

皆在不断修筑河堤、疏导河道

无奈黄河问题复杂,牵涉甚广

以往的工程

往往只暂时缓解局部灾情

甚至有可能造成其他问题*

直到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

才整体减轻了黄河下游的灾害

(*六十年代建成的三门峡大坝曾造成渭河倒灌)

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洪

图自《黄河 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有三门峡大坝的经验在前

通过调动

三门峡、万家寨、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的水坝

同一季节往小浪底排水

利用人造洪峰

将沉积的淤沙冲出

飞快的水流犹如砂纸打磨河床

使得地上悬河不再抬升

并且合理调控旱、汛期水量

下游的决堤泛滥与断流

已鲜少发生

小浪底壮观的“飞瀑”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中上游一系列水库

对黄河进行梯级开发

静水沉淀的作用

令河水变得温顺、澄澈

实现上游发电,下游减淤

人为地分配水沙资源

黄河干流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绿化固土

古人很早就提出“治水先治沙”

黄河决堤泛滥与泥沙量息息相关

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

通过把1米多长的稻草

拦腰折起埋在沙里

让其两端露出几十厘米

这样的方格连续地铺设在沙漠中

不仅阻止了流沙

沙漠上还开始结皮、长出植物

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治沙

摄影/吕建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在黄土高原种草植树

形成塬、墚、峁上的防护林

并限制脆弱区域的放牧与耕作

令黄土“变绿了”

黄河林草覆盖率前后对比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耕作方式上

黄土高坡的旱作梯田系统

既是农田

又是高效的水土保持工程

在寻常的降水量下

可以对水土流失近乎100%拦截

甘肃庄浪梯田 摄影/杜雨林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一系列的工程

成功使黄河泥沙量连年下降

黄河输沙量变化比较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黄河下游

愈发清澈、平静

河南孟津铁谢古渡 摄影/高均海

图自《黄河 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引黄灌溉

“黄河百害”的下半句是

“唯富一套”

由于河套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唯有引河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从战国到秦、汉、唐

皆有大规模移民

至此兴修水利、屯垦戍边

造就了遍地黄金的“塞外江南”

迄今宁夏青铜峡

仍在利用汉唐时的水渠

灌溉银川平原

引黄灌溉的河套灌区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位于内蒙古的三盛公引水渠

是现代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

其枢纽位于河套的黄河干流上

引水量巨大

灌溉面积达900万亩

还能兼顾防洪、发电、工业供水

在沙漠的虎视眈眈下

创造了大片绿洲

三盛公水利枢纽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然而

受水库、水坝影响

黄河水面蒸发量增加

绿化增多

植物根系和树叶的蒸腾作用

也在减少地下径流

再加上人口、农业增长

灌溉用水增多

导致下游水量和泥沙量大减

令山东段的黄河水量吃紧

东营入海口处的三角洲

陆地面积不再增长

甚至可能在海洋侵蚀下后退

是治理黄河所衍生的新问题

东营入海口水量大减,已不适合航行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

.

.

治理黄河

难题层出不穷

缓解了一种灾害

又衍生新的问题

但也正是与黄河相处

奠定了华夏的根与魂

直到今天

我们面对黄河

仍在不断地前进、发展

中华文明的主干

生息在黄河之畔

如河水一样

涛声滚滚,源远流长

黄河如丝天际来 摄影/郭萍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河南特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