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札记】2:袖珍的小学
袖珍的小学
蒙鹏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袖珍的小学。
一边是三间教室,另一边还是三间教室,再一边是一栋三层的教师公租房,最后一边是水泥砖墙,就是整个校园。学校占地,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亩。说是学校,倒像是个农家 “四合院”。
这就是平坝小学。
校园里空空如也。没有绿化树,没有花池,没有体育设施,甚至没有一步梯级,只有光秃秃的水泥院坝,以及一根旗杆。要不是校门口、教学楼上“平坝小学”的字样,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所学校。
因为小巧,学生活动时,就有些显得拥挤。因此,课间时分,学校的保安需在门边站岗,以防玩闹的学生不经意间出界。村委会和小学共院,在学校入口通道的一边。学生们在通道上跳皮筋,跳着跳着就挤进村委会里来。
其实,这是历史上最好的平坝小学。
平坝小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平坝小学”这种说法。那时候,为了子孙能够读书,平坝人郭顺昌、张怀志邀请猪场乡大多拱村的张顺周,来平坝的卡之河办私学。平坝的教育,自此开始。
1970年卡之河的私学垮台后,平坝的孩子又没了读书的地方。于是平坝人选择了相对居中的张家丫口,在山脚下的张习明家的房子里办起了私学,复式教学,教授一到五年级。教师先后有章大贤、赵贤忠。
几年之后的1974年,在今平坝小学的原址,纳雍县姑开区教育组拨款800元,修建了3间石房子,80来平方米,盖上当地烧制的土瓦,作为教室,也是复式教学,教授一到五年级。
虽然国家拨了点钱,但是远远不够。于是全村人出工出料,算作公分。烧石灰,制土瓦,干得热火朝天。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因为青山的木料多,便由青山组提供木料。
那时候的教学条件很差。没有黑板,便用木板刷上土漆,钉个架子,放在教室前,做为黑板。没有课桌,便用石头支起大木方做为课桌。凳子呢,则是学生从家里自带,都是些小木凳子。高高矮矮的,教室里像是凳子展览馆。
教具是老师自己制作。比如用木条刨平,画上刻度,做为尺子;将两支筷子一端钉住,算是圆规。课本呢,则是学生凑钱,老师去买。凑不齐的时候,老师便先垫着。那时候公路还不通,老师们去县城买书,一个来回要几天。
因为平坝村海拔高,冬天寒冷多雨雾大。石教室起初倘能挡风避雨,后来就有点漏了。霜降时节,雨水从缝隙里滴到教室里,地上便泛起“马牙霜”,冷得学生们搓手哈气“挤油渣”(挤在一个角落上取暖) 取暖。没有煤炭烧火,教师们组织学生们上山挖树根来烧火。烧树根火烟大。整个冬天,教室的上空炊烟不断。
那时候是没有营养午餐的。近一点的学生,回家去吃午饭。远一点的,带点包谷花,或是洋芋什么的,聊做午餐。不回家,也不带包谷花洋芋的,就只有挨饿。因此,很多人都落下胃病。读小学时,我挨过饿,那滋味不好受。
那时候的课程不多,以语文、数学为主,同时也上些音乐、美术什么的。因为老师少,都成了“万金油”,什么课都上。没有活动场所,体育课也就是在室外蹦蹦跳跳热身而已,或是沿着山路乱跑上一气。
在石房子里上课,一上就是二十多年。房顶的瓦片换了一片又一片,教室里的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房顶的粱棒,在二十多年的岁月打磨下,已经腐烂得差不多了。重修教室,势在必行。
1997年,纳雍县检察院帮扶平坝村,协调了1.9万元,在石教室的原址,修建了三间教室。这时候的学校,才正式称为“平坝小学”。这期间,李玉学、谢育敏、郭太发等陆续来校任教。
到了1998年,国家拨款600元,修建了学校厕所。从此,全校师生告别了露天厕所的时代。
厕所无小事。以前某小学无厕所,师生入厕极不方便,某老师搞了几句顺口溜:“某某小学无厕所,全校师生,满山遍野东藏西躲,茶不施肥生长壮果。”虽属戏言,却道出了无厕的无奈。
进入新世纪,学校的发展提速。2003年,国家又拨款修建了三间教室。从此,学校告别了复式教学的时代。2007年以来,国家教师特岗计划陆续实施,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2013年,国家拨款修建了6套教师公租房。
学校发展至今,有学生190余人,覆盖平坝全村及周边村寨;有教师11人,科类齐全。如今,学校教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没有教师办公的地方,借用村委会二楼作为办公室。高兴的是,学校已经按照新的建设标准,选址另建。
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希望。平坝的明天,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