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干和12地支的形成内涵
我们都知道,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由来已久,在出土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应用和记载。所谓的干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表述一种事物及其规律的方法。
十天干: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土。以这种传统的表述规则安排的。其中1.3.5.7.9为阳干,2.4.6.8.10为阴干。
天干所代表的规律实质内涵,是天体在不同位置对地球的影响。天干在古天文“天球”系统中,表示的天球纬度,即天体在“天球”上的不同位置的体现。在现代的自然科学中,其实天干所阐述的是地球公转分成10等份。其周期性是10为规律。
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意义,其实质是地场自身的能量规律。由于我国在北半球,其观天象的一个重要坐标就是北极星,由于地球的自转,一圈下来北斗星勺柄有规律的以12份的转,这样又回到原来位置,其没转一份30度,我们刚好大概一个月。西方由于无法看到北极星,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黄道十二宫这种12星座的年周期的表述。
从今天的自然科学来看,十二地支其实也代表着地球自转轨道平面的12等份,是地球经线所蕴涵的意义。其周期性是以12为规律。
在那古人以天干和地支这样搭配,就能够确定一个相对比较精准的坐标点,这坐标点对应着天体星体的位置和我们自身所处的相对的位置。以此规律作为古人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系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