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一块屏幕改变命运”的争议,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本质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01 

近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一篇题为“教育的水平线”的报道,在微信公众号以“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为题推送后引发了大量转发,随后在社交媒体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未来教育的曙光,觉得这是贫困地区学子改变命运的契机,有人质疑这只是一场靠掐尖打名气,然后卖产品赚钱的资本游戏。

简单一点说,所谓“这块屏幕”指的是一些教育薄弱学校收看著名的成都七中的网络直播,和成都七中的学生们一起上课、作业、考试。

据介绍,16年来,7.2万名学生跟随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

记者采访了参与学习的云南禄劝第一中学,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源流出严重,自从参与直播之后,成绩提高明显,去年直播班还有两位同学考入了清北,小城也十几年来第一次迎来生源回流。

看来,直播教育的效果,棒极了!

 02 

但随后,大象公会一篇“那些没有被屏幕改变的命运”,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直播教学的另一面。

这一次采访的对象是四川大凉山某网络直播班的学生。

在这些学生的眼里,网络直播班就是“看视频自学班”。由于学生底子不同,直播缺乏互动,经常出现课堂打瞌睡和听不懂等问题。

“同一个知识点,在我们这可能需要5节课讲,七中3节课就讲完了,进度很快,比较难,我们很难跟上”。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听不懂,“老师就让我们拷贝教学视频,不懂的回家自己看。大部分同学都不怎么去问了,可能不懂的地方太多了。”

而且老师常说,“你们考不好,又不是我教的,是七中老师教得不好。”

网络班很快就开始分化,极个别基础好的能跟得上直播,大部分学生虽然听不懂,但依然做着努力,有人甚至开始“摧残式自学”。

也有网络班的同学表示:“现在想起来,老师管得太松了,我们太贪玩了。因为网络班有多媒体设备,我们经常会看电影,看《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还是过得太轻松了。”

最终,在中考时只有考到全县前100名才有资格进入的网络班,高考成绩非常不理想,甚至有2个初中时成绩前三的同学最后没念成大学。

显然,这所学校网络直播班的学生,并没有被那块屏幕改变命运。甚至,对于某些个体来讲,命运还变得更坏。

 03 

为什么两篇报道,两所学校,同一种教学模式,差异却如此之大?

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一下中国青年报对于禄劝一中的报道:

一些远端的老师声称,虽然不用 “亲自讲课”,但为保证跟上进度,1个直播班的工作量,约等于3个普通班。

这些老师琢磨出一些方法,比如整理七中老师事前发送的课件,编制成学案,布置成头一晚作业让学生预习;课上盯着学生的表情,记录下疑惑的瞬间,琢磨着课后补足;屏幕那端偶有间隙,可以见缝插针给学生解释几句。

为跟上进度,禄劝一中把部分周末和平日直到23点的自习安排了课程,帮学生查漏补缺。有老师连上20个晚自习。

“每天凌晨1点到家,6点去学校,在家只能睡个觉。”另一位老师说,自己6岁的孩子,每周只有半天能见到爹。

在禄劝一中,直播班的大部分孩子会在3年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

看出来了吧?禄劝一中和大凉山那所学校相比,老师的责任心,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都完全不同。

而据禄劝县教育局局长称,禄劝县的年财政收入为6.1亿元,但县里、市里都注资教育,使得全县教育支出反超财政总收入3.5亿元。用了多年时间,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全部免费,毛入学率90%以上。

“在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投资教育,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最好的办法。”

该县对于教育的认识,不是一般的高,该县对教育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大。

 04 

其实对比两篇报道,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提高教育水平至少需要以下三点:

良好的教育资源、刻苦努力的学生、有责任心的教育者。

成都七中的直播课,只不过是让薄弱地区的孩子们见识到了更优秀的教师、更出色的学生、更先进的课堂。

充其量,这种直播课只是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以及更广阔的视野而已。

如果把这种学习方式当成“看视频自学”,老师不管不引导,学生不学或用蛮力学,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

而当师生们看到自己的差距之后,去付出加倍的努力,一起想方设法补足短板,老师们倾情投入,学生们真正想学,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显然,对教育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始终是人,而不仅仅是设备或技术。

 05 

关于网络直播教学,这自然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但网络直播教学的优缺点也非常明显,其覆盖面广、具有可重复性、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当然是其优势,但互动性较差、不能根据观看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自制力等等,都是其难以克服的缺点。

我们不必夸大直播教学的作用,它没有那么神奇。否则,岂不是全国一个学科只要一位老师讲课,然后所有学生天天看直播就行?同时,我们也不必完全否定,毕竟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分享到更多的资源,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笔者比较认同来自丽江一中直播班、后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和晓堃同学的观点:

要是说对自己的命运有多大改变,可能并没有,说高考能增加多少分,可能也不是特别明显。但成都七中优越的师资配置、教学条件、自律又资质卓越的同学,让自己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优秀的高中是这样的标准,更多的是,打开了自己的视野。

正如中青报的那篇报道里说的那样:“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

恐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对于在“井下”的人来说,教育给他一束光,让他看到了外面天空的广阔与美丽,然后有了努力向上的动力,拼命去改变命运。

有了这样的认识,采取哪种教育模式,倒在其次。

作者:遗君明珠,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欢迎关注。

(0)

相关推荐

  • 网校系统源码:教育直播app开发中的双师教学优缺点

    与传统的线下课堂,线上教课方式相比,双师大班课可以说是非常有特色的,自从有了双师课堂的存在,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监督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教育直播app开发中,双师教学是不可缺少的 ...

  • 屏幕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易简财经 - 1 - 高考的奇迹 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刷屏朋友圈.这篇报道介绍,在过去3年里,贫困地区禄劝一中的学生通过直播教学,与成都七中的学生同 ...

  • 这是一块改变命运的屏幕么?

    昨天刷微博,偶然间瞥见里八神发了一个帖子,一下子吸引到我了: 里八神何许人也? 你网上搜一曲忠诚的赞歌.沙县.里八神,然后你会跪着回来的.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看见和教育相关的话题自然是感兴趣的 ...

  • 改变命运的不是屏幕,是钱

    改变命运的不是屏幕,是钱

  • 金汇昆:泪目,屏里屏外——忆2020的网课时光

    泪目,屏里屏外 --忆2020的网课时光 文/金汇昆 大家早上好,早读快乐 大声朗读,开始奋斗 小王,背诵要动嘴发声 小李,专注度需要提高 看,小张读书很用心 老师在时刻凝视着屏幕 学生在时刻凝视着书 ...

  • 一块中学里的屏幕,怎么改变了几百公里外几十万学生的学习?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学高二年级学生通过远程网络聆听成都七中老师讲课(陈海宁/摄)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上午9:30分,刚结束一节英语课,高二(14)班的同学们正在课间休息.有的学生抓紧时间来杯咖啡提 ...

  • 直播课堂里:为何诗在远方人在苟且?

    图片选自网络 中青报近日报道,有网络直播班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网络直播班分配到各科有老师,但老师不管我们,上课和自习经常不来.老师认为学生成绩好坏都与他无关,是远端老师的功劳,没有太多的责任感. 用现 ...

  • 同学,看视频吗?咱们班主任直播的那种

    2020年初这场疫情的出现,在导致全民居家隔离的情况下,也使得消费者的需求几乎全部转移到了线上.除了买菜购物靠外卖,工作开会靠在线办公工具之外,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除了延期开学之外,也使得原本沉寂了 ...

  • 【蓬国评论】“屏幕”未必改变命运,但“治本论”足以扼杀希望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戳中了教育不均衡的痛点,刷屏朋友圈.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跟随成都七中同步上课.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 ...

  • 虹野:不要骂屏幕背后的资本

    虹野:不要骂屏幕背后的资本 文/虹野 中国青年报一篇<一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把直播.网课和远程教育推上了波峰浪尖,由于过度强调网课直播的功效,忽视了教育中学生个人的努力.录取中政策的倾斜. ...

  • 第一次直播

    感觉我们学校还是比较贴心,在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的"停课不停学"的同时,工作群众不断地推送一些在线直播上课的培训,并安排了比较详尽的学期开课计划. 估计也是担心老师们的直播上课效果, ...

  • 直播趣事

    直播趣事 作者:李广生 一 某人在家中直播网课,老教研旁听. 见其指手画脚.眉飞色舞,对着电脑屏幕,口若悬河,颇有网红气质. 过了半晌,某人忽然发现异常,屏幕那一端缘何毫无反应? 某人愕然而止,望着屏 ...

  • 人间最美是“园丁” ——读《石友集》“桃李不言成蹊,悦为杏林留芳”有感

    唐永玲是谁我不知道,但她笔下李为老师的形象栩栩如生:他深沉睿智,稳重理性的形象始终在我的脑海浮动.一位敬业爱岗,爱戴学生,话语不多,心中有数的园丁,在短短的文字中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李为老师一家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