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李军:搞不清瑞典和瑞士,想哭

小时候能够接触到一些国际展览会的资料,那个时候印象深刻的是,捷克和瑞士的精密机械的精美。

随着年龄增长,视野的开阔,慢慢知道了

瑞士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机械手表,有秀美的山川,有瑞士军刀,有瑞士的芝士,有英勇善战的士兵,有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世界大战的永久中立国,有世界上最保密的银行体系……

而瑞典呢?就是世界上最合适的求婚地之一的宜家,是一个北欧国家,宜家的肉丸咖啡是大妈们下午茶的最爱,然后就没有任何其他印象了,再就是这次闹的沸沸扬扬的“酒店事件”,对了瑞典是高福利高税收高消费的国家,其他在脑海就真的搜不出什么信息了。

再后来我亲自出过瑞士,触动我的是法国皇家的瑞士卫兵,他们拼死保卫国王到最后一个人,为了纪念他们在琉森雕刻了一组“濒死的狮子的雕塑”,祈求世界和平。

但是从没有到过瑞典,这次终于踏上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亲自领略瑞典的气息。

坐车到达酒店后,第二天计划就是去老城区,看博物馆,没有选择坐出租车,而是选择坐公交和地铁。上了公交车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司机我们的目的地是否可以送达,结果司机说了半天不像是英语,然后就让我们坐下,发动汽车走了。当时我犯嘀咕,这是要把我送向何方,我还没有买票呢?我记得是司机不要我买票的,但是不买票心里不踏实啊,就这样忐忑坐了很长一段之后,到达了一个火车站,司机指着这里,大概意思是坐铁路去。然后笑着挥手告别,太温馨了。

到了买票窗口,小姐姐也非常耐心地在地图上告诉应该在哪一站转车,应该坐几站等等,上了火车,一路很安静,大家带着耳机听音乐,看报纸,到站出来,就有穿着information标志衣服的工作人员帮助找到转车点,顺利到达老城区。

到了老城区,感觉有点脏和乱,因为雪后的地面是很脏的。

第一个去的目的地就是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博物馆。

今天正好有关于马丁路德金的展览介绍

进去后我就去找中国人获奖的介绍和照片,绝大部分获奖的都是西方人士。

我没有找到一个中国人获奖的介绍,不过肯定是有的,中国人少就淹没在茫茫的西方人群之中。

好在在买明信片的地方找到了两位中国人:莫言和屠呦呦,其他中国人应该是华裔就不算了。

再接下来就去了瑞典皇宫,门口是两位盛装的女士卫兵,这个挺特别的,我没在其他欧洲国家见过。

进去之后整体感觉有点阴沉老旧但是庄严和高贵。

在皇宫里,我发现营造氛围是多么重要,也就是仪式感是多么重要,这不是你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这是关于国之重典的问题。

我们在小到家庭,中到企业,大到国家,都不可忽视仪式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国人很唾弃所谓形式主义,但是问题是什么样的形式主义,显示对家庭,企业,国家社会重要性的形式主义,一点都不能少。

我们现在就是太现实,而缺乏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物质的提升是有限的,精神的提升是无限。我们到了要重视精神力量重要性的关键时刻了。

正好在网络新闻里报道里皮辞去国足教练,并说不会感谢感谢国足队员,表面上看是输了球,实际上里皮最大的失望是看不到国足队员的精神面貌,在我看来国足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还有一个有特点的地方地铁站。

国内的地铁站都是中规中矩的,缺乏艺术感,在这里的地铁站里,你能感觉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非常有特点,地铁里人来人往井井有条,看不到四四方方都是各种不规则的造型,有的就像进入山洞的感觉,有的就像是壁画艺术,在地铁里有种很清爽的感觉。

下午还进入了一个有700年历史的地下室的餐厅,吃了当地特色的午餐,肉丸,土豆泥,这个餐厅估计在几百年前里面住的人是很穷困潦倒的,这个洞里的故事估计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总结在欧洲旅行的特点就是:博物馆,皇宫,教堂,咖啡馆……在欧洲要么做足功课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故事,当你做足功课之后再到实地你就会有一种亲切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希腊,我对希腊神话故事做足了功课,所以当时很有感觉;要么就是对欧洲的建筑要有了解,欧洲的建筑有巴洛克风格,哥特式风格,罗马式风格,拜占庭风格……;要么对宗教要了解,每个教堂里都有特殊的一些艺术风格和圣物,以及各种宗教之间内在逻辑关系;还有就是最好订在各种历史聚集的老城区,既享受酒店的舒适也方便溜达间就能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最后就是美食,每个地方都有美食特点,一定要给自己留出闲暇时光静静体会;……,如果实在不想有文化,那就到乡村去,到郊外去,感受欧洲的乡村,特别有味道,记得喝咖啡,静静看书写文章,很有感觉,现在我就是在房外的风雪中写着瑞典的感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