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李军:“龙舟饭”里吃文化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小时候的上海,外婆买来绿油油的粽叶,亲手准备糯米和腌制的鲜肉,包出精巧带着三个角或者四个角的粽子,美味的粽子没留下记忆,蒸粽子时热气腾腾满屋飘香的情景却记忆犹新。

离开上海之后这种场景慢慢模糊,端午节也就成了记忆淡化的日子,粽子也成了可吃可不吃的食物。

今年端午节收到学生邀请去佛山划龙舟,吃“龙舟饭”,于是带着好奇冒着酷暑来到学生位于黄沥的龙舟基地。

基地面积不大,紧靠珠江边,高铁大桥就耸立在基地上方,不时传来呼啸而过的高铁的鸣笛声。

在简易却规整的基地里,已经摆好了祭神的案桌,桌上有白酒,有用红绳子捆扎的大葱和生菜,有烤乳猪,还有一块挖了洞的巨大生姜......

基地四周插满了三角旗,在江风中猎猎飘扬,江边的龙舟早已准备就绪,龙舟上有锣有鼓,最威风的是龙头绑着红绸昂首于船头。

基地里的男女老少熙熙攘攘,虽然烈日当头但是大家都喜气洋洋面带微笑,有三三两两坐着聊天的,有忙忙碌碌来回招呼朋友的,小孩子们有的打游戏,有的嘻嘻玩闹,更有很多壮硕的大汉们,在龙舟边跃跃欲试,身处其间有种神奇的感觉就是:静和定。

这种“静”是:

喧闹之中,心平静;

嘈杂之中,心安定;

大家彼此间亲切的招呼,热络的寒暄,久逢的热烈,以及忙而不乱的节奏次序,仿佛有种无形的力量指挥着大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大家心有灵犀,恰到好处,井井有条,井然有序。

下午两点半祭神点睛仪式正式开始,柱根负责行礼,伟彦负责点睛,国廉负责祝词,乐峰负责统筹,树铭负责技术,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中礼毕完成,开始正式的划龙舟体验。

置身在其中,忘记了酷热,忘记了疲劳,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工作,就是有股力量将男女老少和天地江河,气温环境,全心投入地汇聚在一起。

龙舟有大小,估计是按人数来定,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浩浩荡荡几十人穿着救生衣,摇摇晃晃坐上龙舟,在锣鼓的指挥下有模有样地划入珠江,随着锣鼓有节奏地敲打,开始了人与环境最亲密地融合。

关于端午节划龙舟的文章数不胜数,比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多达三处地方描绘端午节划龙舟的场景,但是关于吃“龙舟饭”的描述就少之又少了,我也是生平第一次在端午节体验吃“龙舟饭”。

龙舟基地的旁搭起了简易的防雨棚,防雨棚下浩浩荡荡十几围酒席,瓢泼的龙舟雨毫不留情地砸在防雨棚上,好像要驱赶防雨棚下热闹的人群。

龙舟饭的热闹就好像大家如同亲戚一样,无论认不认识的坐在一起,喜气洋洋,喜笑颜开,这样其乐融融的景象,不身在其中很难想象。

上桌的第一道菜是广东特有的“盆菜”,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也是第一次品尝盆菜,在我看来,盆菜就是奢侈地一锅烩,里面有鸡鸭鱼肉海鲜蔬菜,它们烩在一起香气怡人,味道鲜美,有种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值钱的美味佳肴都端出来款待客人的感觉。

第二道菜名字叫“双丁双赢”,这是划完龙舟后必吃的菜,意喻着:人丁兴旺,合作共赢的意头。这道菜有青椒丁,黄豆丁,肉丁,萝卜丁,最后还要撒上香喷喷的花生米,一大盆菜色香味俱全。

这是大家热闹的笑声,碗筷的碰撞声,喝酒的吆喝声,还有龙舟雨砸在雨棚上的撞击声,就像一曲交响乐,雄壮热烈,在珠江边回荡。

最后上的一道菜名字叫“包发菜”,谐音“包你发财”的意头吧。这道菜的吃法就是,新鲜生菜包起蛤蜊肉等一起吃,味道特别鲜甜。

就在酒足饭饱之际,还上了一道红包,印着大吉大利烫金大字红包里装着两棵小葫芦,预示着从今往后“福禄双至”。

看着这尊贵学生们忙前忙后的张罗着,在热闹而有气氛的环境里,全然投入其中忘我地付出给乡里乡亲,同事朋友,忽然有种感觉他们正在做着一件很有“福报”的事情,用文化传统为纽带,把几代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去体验体会人与人之间和睦,无论大人小孩,长辈还是晚辈,男人还是女人在这样的气氛里,大家平等相待,真情付出,将来无论走遍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这是在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这是在积聚着族群能量,让从这里走出去的乡亲们昂首挺胸腰杆硬。

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就是在积累“福报”,树立榜样,未来后辈们也会继承发扬优良传统,造福乡里社会,造福国家社稷。

端午节里划龙舟,划完龙舟龙舟饭,龙舟饭里有文化,文化传承如薪火,薪火相传代代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