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与灵魂的交流——脾主思

导读:中医与西医有好多异曲同工之处,可惜的是懂西医的人往往对中医一点不懂,懂中医的人,尤其是现代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对西医有了解但是不深入,导致中西医一直老死不相往来。

正文:

我是四年前开始关注到这个胃肠道与情绪、思考的关系的,好几个网友求助我,问我抑郁症看不看,我哪会看抑郁症,做医生的一般都很害怕碰到抑郁症,因为媒体经常报道谁谁谁又持刀杀了医生,原因是有精神问题,着实让人害怕。但是也本着学习的精神我也一般会问问他们的基本情况,看一看舌头。好多次看到他们的舌头,我发现好多都有一些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舌中间凹陷,还有一些有舌中间夸张的裂纹。问问果然都有显著的胃肠道问题。

比如这个是在瑞士苏黎世开中医诊所的大勇妈妈让我帮忙处理的病人,就是舌中间裂纹比较多,比较夸张。

还有这种我自己发现的,舌中间凹陷,当然这在我写的舌诊书里都有总结过,裂纹和凹陷是脾胃问题两种最常见的舌头变化。

从发现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几年间断断续续查了不少资料寻找答案,接触到了脑肠轴这个概念,肠道——大脑轴。

肠子和大脑是如何产生联系的?

原来啊,大脑是一个人行动的中枢系统,他要指挥全身,需要派出去一些小兵,这些小兵就是各类信号激素,或者称信使。

肠胃黏腻要消化食物也会分泌一些小激素,这类激素都是直接上场打仗的,有的要催促胃活动加速叫促胃动素,有的要督促胆囊收缩,分泌胆汁消化食物,叫缩胆囊素。还有很多很多小激素。现代研究发现,这些小激素不仅在胃肠里面活动,也会出现在脑子里。也就是说,脑子里派出去的传令兵和胃肠里面派出去的打仗小兵可能是同一个人,他们叫胃肠肽。这种个小兵作用广泛,不管他哪里来的,他既能影响中枢首脑,还能直接在基层作战。

这就是现代西医研究的先进成果,大脑和肠道是密切联系的,他们之间通过脑肠肽这种小分子激素传递消息。

通过这个现代研究,我想大家应该就明白了为什么我说抑郁症的人好多都有胃肠问题,到底是心理疾病导致了胃肠道紊乱?还是胃肠道长期的紊乱引起了心理问题?这个目前来看谁也说不清楚。当下对于很多事物,我们确实还不能完全说清楚。这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东西,我描述的比较通俗简单,其实人家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才挖掘出来这样的联系,非常的不容易。

我们中医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胃肠道与中医的脾胃关系极为密切,中医里面脾胃会影响到情绪么?

但凡是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医的根本理论:脾藏意,脾在志为思(脾主思),黄帝内经讲:思出于心、而脾应之。原来老祖宗早就发现,人的这个思维活动,虽然由心发出(中医的心类似西医的大脑和心脏),但是与中医脾的关系密切,思维活动也需要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中医认为:脾虚则不耐思虑,思虑太多又易伤脾,所谓“思伤脾”。这个跟强调的那个结论一样,导致是胃肠问题导致了情绪问题,还是情绪问题引起了胃肠问题,互相影响,但是非要说出个先后因果还是比较难的。

我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是明白了,无论从西医的角度,还是从中医的角度,认识都是一致的,这个肠胃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大脑”,影响人的思维活动。我们如何判断这个思维活动的异常可能与肠道有关呢?

排便是检验肠道功能正常与否的最显著标志。虽然肠道运输和谐平顺不能完全说明身体健康无虞,但是他极具有代表性。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个精神出了问题人的排便情况,每天排便次数和粪便的软硬程度,据我观察多数肠道不好的,以大便次数多和粪质稀薄不成形为主,也有便秘干结的,文章开头给的那个裂纹妇女就是便秘。

博主理念:对于一心想要从事中医的来说,掌握原理,远比掌握一方一药要重要的多,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避免误区比吃很多药都重要。欢迎加入博主的知识星球。

结语:

一些不当的饮食减肥,消化不良引起的营养不良,导致一个人的精神发生了变化一定要警惕。现代人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吃出来的,现代之所以情绪异常特别的多,跟现代人的饮食改变有很大的关系。总的来说,能吃,排便顺畅的人一般比较开朗和乐观。

当然我今天写的,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发现,我是看了很多的资料之后自己归纳的,中医届也早就有人发现了,比如山东已故名老中医李克绍先生,早就发现了,李克绍先生的大作《胃肠病漫话》就单独列举了一个章节叫: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失常的治法。年轻人看前人的著作,越看越惊叹于前人超人学识,为自己的点滴发现沾沾自喜而惭愧。愿大家都能有收获。

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只分享个人原创作品的中医小众公共号。

(0)

相关推荐